掌故
江门市开平市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掌故内容,全部属转载。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1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太阳历的由来:太阳历,简称阳历。世界上最早使用阳历的国家是埃及,一年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五天节日,一年365天,和现在的阳历(公历)相差无几,现在的公历始于罗马BC46年,但是,后经教皇格列高利13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为目前世界上各国通用的公历,也叫格列历。它是依据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即一个回归而定,应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而现行阳历,每年是365天,这就意为着,每年提前五个多小时过年,所以每隔四年加一天(二月29天)
什么是阴历,也叫太阴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一周,而定为一个月的历法。世界上最早使用太阴历的国家是,古巴比伦王国,我国最早使用太阴历是在夏朝,此历法与回归年相差太大,平均少10日21小时,所以我们现在使用的阴阳历,用三年置一闰,5年再闰,19年7闰,否则窜来窜去三伏天就过年了。您要想阴历和阳历的生日,在同一天过,周期是19年。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2
level 11
余叔出品,必属精品。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3
纯属转抄,慬供大家共同学习。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回复@2396343 :希望余叔坚持更新,让年轻一代了解更多
2013年06月16日 02点06分
回复 女神的仆人 :尽量做到每天一贴。
2013年06月16日 02点06分
level 10
好久没见- -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4
朋友好!天天在此。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妹妹,楼主余叔是开平吧等级最高最受尊敬的吧友。
2013年06月16日 02点06分
失礼了!
2013年06月16日 02点06分
回复 MXZ43 :木客气。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贺年片的起源
过年了,大家一定要互送贺年片,以示祝贺。你知道是怎样兴起的呢?也许有人认为这是近代才兴起的“洋玩意儿”,其实不是,它起源于我国汉代,距今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不过,在汉代称贺年片为‘名谒’,或‘通刺’。
唐宋时期,贺年片除沿袭‘通刺’外又叫‘飞贴’或‘门状’,元明时叫‘名纸’;清代叫‘红单’,或‘贺年贴’,近代才称贺年片或贺年卡。
据史籍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马上定天下后,曾出现贞观太平盛世,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为此唐太宗在新年时大宴文武百官,并用赤金压制成金箔贺年卡,上刻镌着御书“普天同庆”,赏赐给众臣,以资嘉奖和共贺新年。自此达官显宦之家,也纷纷效仿,用竹片或纸片制成贺年片,赠送给亲朋好友。
宋代互送贺年片已很时兴,贺年片改用红色硬纸片来制作,因为红色象征喜庆,吉祥之意,还把贺年片,装进当时很盛行的一种“锦盒”里,送给对方,以示郑重。从公元1912年开始,鉴干受到外来影响,不但 春节,就是在元旦时,也兴起送贺年片之风,一直沿袭至今。
2013年06月17日 00点06分 6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由来
“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
佛教把佛、法、僧视为“三宝”,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是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所在的殿就是“三宝殿“,也就是佛教徒登场做法事的场所,一般都称为”大雄宝殿“。
佛教的善男信女何时去“三宝殿”呢?按规矩,初一、十五拜佛诵经要去;新年、节日祈福祭天要去;遇战祸、灾荒、婚丧、生日、病痛等事时要去;求神拜祖要去;做法事、举行某种仪式、拜佛上香、请僧人出庙要去;病体康复、考试中举、生儿育女等因许愿后要还愿也要去。可见无事的时候,谁也不会去“三宝殿”?
现在,凡求人办事时就常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2013年06月18日 02点06分 7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买“东西”的由来
每当人们上街或进商场买物品,问及去干什么时,一般来讲都会回答“买东西”,那么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原来这还和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有着特殊的关系。
据记载,有一天,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在路上遇见好友盛温如提着篮子上街,朱问:“你上哪里?”生答:“买东西”,朱又问:“难道不买南北?”盛又答道:“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凡属金木类的篮子可装,南方属火,北方属水,篮子装不得水火类,故只能买东西不可买南北。”朱熹听后连说:“有道理,有道理。”原来中医认为金木水火土与东西南北中相对应。
从此,便有了“买东西”的说法。
2013年06月20日 01点06分 9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中国为何叫"CHINA"
关于“china”的由来,众说不一,但最为流行的说法是“China”是汉语“昌南”一词的音译。
“ 昌南”指昌南镇,是瓷都景德镇的旧称之一。该地处昌江之南,故在唐代称昌南镇,。由于昌南镇高岭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刑窑的优点,创造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素有假玉器的美名,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还不会制造瓷器,故中国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在欧洲是十分珍贵的物品。这样,欧洲人就把“昌南”作为“瓷器”<chian>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an>拟称,久而久之,欧洲人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住了“瓷器”和“中国”。
2013年06月20日 01点06分 10
level 13
CHINA 这个 以前听过
2013年06月20日 03点06分 11
谢谢朋友关注!
2013年06月20日 05点06分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弹指”是多久
人们常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时间的短暂,有人望文生义,以为“弹指”就是用手指轻轻一“弹”所化的时间。其实,“弹指”是佛教中计量时间的一个量词,就像我们平常用的时、刻、分、秒一样。那么,“弹指”到底短暂到什么程度呢?
据梵典《僧尺侓》解释:“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依据这一进率进行推算:一昼夜有1.2万个“弹指”,再细算,一昼夜有86400秒,那么,一“弹指”等于7.2秒。
如此说来,“弹指”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短暂,我们常用的“一瞬间”和“一刹那”,分别是0.36和0.018秒,均比“弹指一挥间”要短暂得多。
2013年06月21日 01点06分 12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不孝有三”是哪三条?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供养,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三者之中,没有后人,是最大的不孝。
2013年06月21日 01点06分 13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为何“败北”不“败南”?
两军打仗,输了的一方称“败北”;运动场上比赛,负方也是“败北”,是否失败者都向北方逃走呢?当然不是。看中国历史上的大战役,逃跑的方向都是向南的多,但是总没有说“败南”的。
可知这“败北”之“北”,并不等于东南西北方位的北。优胜劣败,与方位无关。
这个“北”字很像两个人背靠背之形,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北”字即古之“背”字(“背”字是后人为它加个“月”旁而成的)。字的结构原则里有“相向”和“向背”之说,即:面对面向前走,背对背而分离。
两军相接时,是正面相向的,激战之后,败方撤退,就成了背向敌方,这就是“败北”了。
胜方朝着败军背后衔尾穷追,这就是“追奔逐北”,逐其背也。“败北”就是背敌而逃,逃跑的方向不管是东、是南、是西,都是“败北”。
2013年06月22日 00点06分 14
level 10
我能说,这些内容我都看过了吗?我是课外知识很丰富的小学生,要我发一个同类的贴吗?
2013年06月22日 04点06分 16
欢迎,欢迎!
2013年06月22日 06点06分
@2396343 真的?我怕发了没人看啊
2013年06月22日 12点06分
回复 寂寞的樱花雨a :起码有我看。
2013年06月23日 01点06分
@女神的仆人 好哒,明天发
2013年06月25日 13点06分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秦字的由来
传说秦始皇的“秦”字原来不是这样写的,而是写做“琹”。
秦始皇叫嬴政,他灭六国,统一全国后,重立国号时、动了很多脑筋,认为“琹”字很别扭。他认为一槽不拴二马,一国不能有二王,想选一个同音字。有一天,他问部下:“开天辟地以来谁的功绩最大,史书上有无记载?”有一官员答:“从开天辟地,功过是非都记载在《春秋》中”。嬴政一听特别高兴,说:“寡人乃千古一帝,就占《春秋》各一半,定万国号吧。”众人不明白:“敢问陛下之意是……”嬴政笑而未答,便顺手提笔写了一个“秦”字,递给手下说:“寡人取《春秋》二字各一半合为一个“秦”字,以代“琹”为国号如何?“众官称赞嬴政才智过人,便立国号为秦。嬴政自称秦始皇。之后,原“琹”不存,而由“秦”字代替了。
2013年06月23日 01点06分 17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结发妻的由来
唐太宗时,有一位叫贾直言的官员被流放南海,他想到再难活着回家,伤心地对妻子说:“这一去死活难侧,你还是改嫁为好。”妻子泣不成声:“夫君爱我多年,为我梳理一下头发,好吗?”贾直言用头绳为妻子的头发扎了个结,又取出一方绸帕抱住。临上路时妻子跪地拜别,并发誓:“妾发为夫君所结,不是夫君新手,发结永远不解。”20年后,贾直言被赦回家,看到妻子的头发还是老样子,感动得泪流满面。从此,“结发妻”一词就流传开来。
2013年06月24日 01点06分 18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洞房的由来
明明是结婚的新房,为什么要叫“洞房”?
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寻欢作乐,建造了一座很大的阿房宫,要选天下美女陪伴他,其中有一位出身官宦人家的姑娘,长得十分俊俏而且聪明勇敢,因他排名第三,人称她三姑娘。这三姑娘不甘心受蹂躏,就逃出了阿房宫,直奔华山。
当时,秦始皇怕百姓造反,下令焚书坑儒。有一名读书人叫沈博,也因此逃到华山上。
一天,他俩在深山密林处相遇,各自倾吐了自己的不幸,彼此产生了爱情,结成了患难夫妻。在一块大青石底下,他们发现了一个仅能容两人的小洞,于是就把这个小洞作为他们结婚的住房了。他们生活在这个小洞里,虽然困苦,但他们感到非常甜蜜。后来三姑娘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沈香。这位不畏强暴敢于争取自由的姑娘,就是神话中传说的三圣母。
后人出于对他们的崇敬和怀念,便把结婚用的新房也称为洞房。这个称呼,至今还流传在我国的广大城乡。
2013年06月26日 00点06分 20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来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镇压赤眉军。大军在回溪被赤眉军打得大败,冯异只与很少几个部下逃回营寨。他开始招回逃散的士兵,重整旗鼓。决战时刻到了,冯异派壮士混入赤眉军,然后内外夹攻,终于打败了赤眉军,俘虏了好多将领。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昭慰劳冯异,说他虽然先在回溪失利了,但最后又在渑池获胜了,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指傍晚。后来常用此语比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
2013年06月28日 00点06分 23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傻瓜”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地取名“瓜州”,聚集在哪那里的姓姜的人取名“瓜子族”。这一族人非常诚实、肯干,受雇于人时,耕种、推磨样样艰苦 工作都干,而且干去活来不声不响。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进而便把这类的“愚蠢”之人人叫做“瓜子”。
一位清代文士写的《仁恕堂笔记》中便说:“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肃)至四川一带,还叫不聪明的人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变而来的,而后沿用至今。
2013年06月29日 02点06分 24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岳父别称“泰山”的由来
据晁说之《晁氏客语》记载:“呼妻父为泰山:一说云,泰山有丈人峰。一说云,开元十三年,封禅于泰山,三公以下,例迁一阶。张说为封坛使,说婿郑鉴以故自九品骤迁至五品,兼赐绯。因大酺宴,明皇讶问之,无可对。伶人黄翻绰奏曰:‘此泰山之力也。’今人乃呼岳翁。又有呼妻母为泰水,呼伯叔丈人为列岳,谬误愈甚。”据张说封禅之说见于《酉阳杂俎》卷十二,“郑鉴”作“郑镒”。(《辞海》“泰山”词条)
唐开元十三年前,唐明皇决定去山东泰山封禅祭天,便令大臣张说为封禅使,前往泰山修庙铺路以便前行。张说领旨后,火速赶往泰安,把任务交给其女婿郑镒办理。原来郑镒是个贪官,偷工减料,将碧霞祠的面积缩小很多,把铁墙改为砖墙,金瓦换为铜瓦,省下银两揣入腰包。郑镒还仗依岳父权势,由九品官擢升为五品,绿衫改着红袍……
开元十三年,唐明皇率朝廷文武百官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唐明皇但见碧霞祠筑得不像样,气恼不已,指着侍立身旁的郑镒问群臣:“诸位爱卿,尔等可知郑镒官升五品靠的是什么?”慑于张说权势,群臣面面相觑,缄默其口。此时,伶人黄翻绰灵机一动,立即用手指脚下的泰山,并用眼瞄着张说,一语双关曰:“我看郑镒是凭‘泰山’之力高升的!”唐明皇与群臣听后,心知肚明,黄翻绰之言:明说“泰山”,但暗指张说。尔后,“泰山”作为岳父别称、敬称,便被九州炎黄子孙传承下来。《辞海》、《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及其他辞书皆有“泰山”作为岳父别称的诠释。
2013年06月30日 00点06分 25
level 13
2396343 楼主

眼中钉的来源
第一个被人们视为“眼中钉”的人,是五代时后唐的赵在礼。据《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赵在礼在唐明宗时,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在任期间,他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而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致使治内百姓怨声载道,民愤滔天,对赵在礼极其痛恨,当他被罢免时,宋州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喜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自此,"眼中钉"这一词,便流传下来。
2013年07月02日 00点07分 28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