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相约五十年代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广州王歌 楼主
一个奇怪现象,平时叫的最响的,三句不离人权 民主 自由的人 对美国政府监听事件集体失声,他们好像一点也没有感觉。过去如果别人讲一下西方的弊端,他们总是跳出来大声指责, 好像他们就是美国的代言人。如今美国摊上大事了,他们到好像没事人似的,你说奇不奇怪?
从凌镜计划曝光中知道,谷歌也充当了不光彩角色。谷歌当年退出中国的时候俺还说它有骨气,现在看来,就像一个国外的妓 女,却偏要在中国立牌坊。
当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的时候,国内一些人就把谷歌树为宁可牺牲公司利益、追求自由之典型。现在不知道他们如何想?说来说去,个人真没觉得美国政府和那些公司高尚到哪去?当然本国政府也不咋滴!
2013年06月15日 16点06分 1
level 10
广州王歌 楼主
 微软也很难堪,他们近期卷入了轰动美国的国家安全局(NSA)“棱镜计划”。据美国前中情局工作人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通过谷歌、苹果、微软、Facebook、Verizon等科技公司,秘密搜集民众的上网记录与通话记录,监视范围甚至包括了欧洲与亚洲地区。
  体感外设Kinect是Xbox成功的关键原因。通过带有摄像头的Kinect,用户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参与游戏。但Kinect诞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隐私的担忧。如今棱镜计划的曝光可能会更加令民众担心隐私受损。更为关键的是,Xbox 360没有Kinect也可以玩游戏,而Xbox One则必须与Kinect关联,而且还必须连上互联网才能玩游戏。
  棱镜计划被曝光后,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公司声誉遭受了巨大打击,他们已经纷纷出面否认参与这一计划。对这些提供云端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来说,失去用户的信任是无法承受的打击。我们用户很无奈,又能怎么样?
2013年06月15日 16点06分 2
level 13
这种“奇怪”感觉也暴露出“王哥”的立场!
2013年06月16日 00点06分 4
是的,我的立场很明显,任何国家,任何制度,都有不足之处。不要硬要把一种制度说出一朵花,别的国家都要照办。你的立场呢?倒很想听听。嘿嘿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level 11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5
level 8
广州王歌忒龌龊.[狂笑]
2013年06月16日 01点06分 6
看来你没有什么拿得出手道理了,又使用“杀手锏人”身攻击?你应该很清楚一个黄金定律: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忒龌龊”送还给你自己吧,请笑纳。[狂笑]
2013年06月16日 02点06分
回复 广州王歌 :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屑厌恶更无闲暇功夫与脑残的人对话,你有咩睇法?!“忒龌龊”广州王8 [酷]
2013年06月17日 07点06分
回复 蚝情万丈8 :忒污浊嚎淸碗疤8? 与脑残的人对话有咩睇法?“忒龌龊,忒费劲!
2013年06月17日 10点06分
level 14
我也觉得奇怪,美国出了点什么屁事,有人就幸灾乐祸,添油加腊,欲其天翻地覆而后快!
2013年06月16日 02点06分 8
是啊,“美国出了点屁事”,因为过去有人总觉得美国人放屁的是“香”的,闻惯了自然不觉得臭,添油加腊?这可都是媒体报道啊,那一条添油加腊?怎么会使有的人“脸面”挂不住了?连欧洲盟友都大声谴责了,难道都是在幸灾乐祸?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回复 广州王歌 :这下好了,屎臭有草冚了。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回复 2396343 :看来你也就是会这几句了,挺可怜的。“脸面”挂不住了?哈哈哈。。。。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怎么好像“凌镜计划”像是你干的似的,挺敏感的啊,至于吗?实话告诉你,与你一点关系也没有,美国中情局都承认了,你放心![吐舌]
2013年06月16日 06点06分
level 10
广州王歌 楼主
纽约时报社论评斯诺登泄密事件:政府已失去所有信誉
2013年06月16日 08: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对于前CIA技术助理泄密事件热点
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秘密监控案件的争议已导致媒体的一些奇怪组合。下面我们将列举20位名人针对此事的评论,你绝对想象不到有些人会有一致看法。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近日在两篇文章中指出,保守派的电台主持人格伦·贝克和自由派的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竟然发了相似的微博,就N
SA的监听丑闻抨击奥巴马政府。这还是挺新奇的,因为两人很少能意见一致。但如果著名时政脱口秀主持人比尔·马赫同意N
SA前局长的观点,认为监控项目是必需的,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
●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特朗普并不是“监听门”爆料人爱德华·斯诺登的狂热粉丝。“对我来说,他看起来像一个喜欢表现自己的运动员。”他对福克斯新闻说。
●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斯诺登是年度英雄。”他在Twitter上说。
●著名右翼女作家安·库尔特———她认为NSA可以收集情报,前提是在
正确的
管理下实施。“美国需要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来当总统,所以下次要做明智的选择。”她对福克斯新闻说。
●前通用电气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两个总统,我们所需的多重分裂国会的赞同票。对我来说够好了。”他在Twitter上说。他曾多次表示对奥巴马政府的不满。
●电台主持人格伦·贝克———“我想我刚读到了我一直等待的那个人的故事。他具备一个真正的英雄的特征。”贝克在Twitter上说。
●《华尔街日报》编委会———该报编辑部人员认为奥巴马政府的数据挖掘项目对国家安全来说是“合法且必要的”。
●《纽约时报》编委会———该报社论说,“在这件事情上,政府已经失去了所有信誉。”
●美国总统奥巴马———“不能在保证百分之百隐私的情况下,获得百分之百的安全。我们要做出一些选择。这里包括了权衡和取舍。”奥巴马为“棱镜”项目辩护称。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黛安娜·范斯坦———“如果可能的话,恐怖分子会盯上我们。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收集好的情报信息。”
●参议员萨克斯比·钱布利斯———“事实证明它(‘棱镜’)是有价值的。因为我们这些年收集了不少坏人的重要信息,但只是针对坏人。”
●众议员麦克·罗杰斯———“这种行为危害到国家安全,且违背了他自己的誓言。我认为泄密者应该受到起诉。”
●参议员约翰·麦凯恩———“我们应该谨慎点……我们讨论的并不是能帮助敌人规避监测和逮捕的行为。”
●参议员凯利·阿约特———“我不认为两党都同意这个项目的存在。”
●时政脱口秀主持人比尔·马赫———虽然马赫认为这是违宪行为,但他还是支持NSA的政策。“我们生活在一个遍布核武器的世界。”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数字时代,隐私必须是优先考虑的事。这种秘密的覆盖型的监控行为是不是令人忍无可忍?”
●参议员兰德·保罗———“我想看是否能在最高法院挑战这一做法。”保罗呼吁通讯服务公司及其上百万用户联合起来将奥巴马政府告上高等法院。
●前N SA局长和前中情局长迈克尔·海登———“对于电子监控,我们的两个总统(奥巴马和乔治·W·布什)都做了同样的事。现在看来,这些举措的确取得了成效。”
●著名导演贾德·阿帕图———“大家都忘了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吗!你们看过那部电影《全民公敌》吗?谁来监督监管者?”
●众议员吉姆·森森布雷纳———“我曾参与撰写《爱国者法案》,斯诺登的行为违反了这部法律。”
●MSNBC节目主持人乔·斯卡伯勒———斯卡伯勒称NSA的这次事件是奥巴马政府遇到的最糟的情况。“历史学家不会认为乔治·W·布什有一套独立政策而奥巴马有另一条政策。”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9
很多美国人觉得这并是一件“美国出了点什么屁事”,他们认为是一件挺严重的事情。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在数字时代,隐私必须是优先考虑的事。这种秘密的覆盖型的监控行为是不是令人忍无可忍?”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level 10
广州王歌 楼主
这就是那个斯诺登。
有人说他是全世界名气最大的间谍、告密者和逃犯,他要对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情报泄密事件负责。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形容他为“美国头号通缉犯”。美国国会议员宣布他为“叛逃者”。
但他的支持者认为,他的行动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人们急需讨论现代社会的安全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平衡问题。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10
采访的最后,斯诺登引用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句话:“那些必须放弃自由才能获得的安全是根本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不值得拥有。”
2013年06月16日 03点06分
level 10
广州王歌 楼主
美国情报部门监视网民数据和电话项目被曝光,而且,硅谷互联网巨头和智能手机服务商为其情报监控、搜集提供了方便。这一计划代号“棱镜”,主要使命是大范围收集并监控网络和电话用户信息。
斯诺登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但“棱镜门”的关键在于让美国的政治家和公众双双感到不安。现在,曾通过《爱国者法案》赋予情报部门以广泛搜集公众隐私权力的国会议员们,如今不安地发现,情报部门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和窥探,已经接近失控的边缘。
这还恐怕只是冰山一角。换言之,谁能保证,政府、国会和司法机构的隐私,不同样被情报部门的眼睛,无声无息地窥探着?
而公众的不安,更加不言而喻:自己日常起居的一切过程,都可能被无数双眼睛审查、监视。他们发现,有关法律在情报部门面前等于一纸空文——从书信到电话、手机、互联网,几乎没有一种通讯方式是安全的;他们更发现,“棱镜门”曝光后,美国政府和情报部门不但承认确有其事,而且他们不安的并非公众隐私受威胁,而是“泄密是对国家安全的极大破坏。”
奥巴马将针对“棱镜门”的批评称为“炒作”,拒绝为窃听道歉,声称窃听是“值得的”,要求公众“明白100%的安全和100%的个人隐私不可兼得,每个人都不得不有所取舍”。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仿佛谁都不明白,安全和隐私到底该各占多少,二者间的“度”如何界定,由谁来界定?在美国政府和情报部门拒绝透明化的情况下,又如何担保其不逾矩?
美国政治家,尤其当权政治家最不安的,仍是政治利益的影响。可以想见,倘美国选民对自身隐私安全的不安超过临界点,在中期选举日益临近的关键时刻,会有更多政治家感到自己的不安和公众的不安息息相关,并开始对“棱镜门”发出更直接的质问。
陶短房(学者)
2013年06月16日 04点06分 11
level 12
2013年06月16日 06点06分 15
level 9
没有了脊梁骨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会很民主?会很自由?
2013年06月16日 06点06分 16
这个题目很大,我没有水平参加讨论,你找有兴趣的人慢慢讨论。注意我的主题好吗?
2013年06月16日 07点06分
level 5
斯诺登先生还自以为是地以为这是向中国献了一功,殊不知,这其实是给中国增添了一份尴尬与麻烦。
2013年06月16日 06点06分 17
斯诺登先生是不是要向中国献了一功我们老百姓真的不清楚,不过这样一搞美国确实挺尴尬的,前不久还大声谴责中国黑客呢,原来彼此半斤八两,而且更甚!真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味道。嘿嘿
2013年06月16日 07点06分
回复 广州王歌 :真是的,说的好。
2013年06月16日 07点06分
level 9
民主的美国宁要领跑世界武器先进之最是最民主之举,没有丝毫专制意图。
2013年06月16日 06点06分 18
好吧,我同意你的观点,民主的美国“丝毫没有专制意图”。
2013年06月16日 07点06分
level 8
两个新凡事论
凡是对中国有利的,就反对。凡是对美国有利的,就支持
2013年06月16日 12点06分 2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