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本人不是生物专业,只能从外行的角度比较二者,敬请各位高人指正。
杂交水稻:把不同品种的水稻掺合在一起,选择产量最高的那种。再怎么折腾,还是水稻。
转基因水稻:把别的物种的基因掺合到水稻里,选择最经济的那种。因为水稻含了别的物种的基因,其后果未知,可能没事儿,可能营养更好,可能有毒。
做个对比:杂交水稻就像用不同的马杂交,选出更好的马繁衍下一代;转基因就有点儿像用马和驴杂交,生下骡子,而骡子是不能繁殖的
2013年06月08日 15点06分
1
level 13
差不多。
但杂交种不留种的原因不是不能繁殖,而是后代发生退化不如一代表现优秀。这与是否杂交是否转基因无关,只是这种育种方式所决定的。
马和驴杂交属于远缘杂交;不同的马杂交可以类比于水稻杂交育种;杂交稻属于杂种优势育种。而转基因,只是在绝大多数原来基因的基础上,导入一两个外来基因。这也可以在同一物种间导入。比如水稻的籼稻亚种跟粳稻亚种杂交不容易成功,也可以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导入优良性状,这是可行的。
2013年06月10日 04点06分
3
level 1
我们不是反对转基因水稻,我们只是反对没有知识产权的转基因,自己不掌握核心技术,被人牵着鼻子,控制住粮食安全,那是会亡国灭种的
2014年01月09日 07点01分
5
level 9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转基因有着传统技术中无可比拟的优势。该项技术在今后肯定会大行其道。
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至今还不知道使用该项技术的副作用,不知如何使用该项技术才是安全的。
2014年01月10日 17点01分
7
level 1
杂交水稻才是马和驴交配,杂交水稻是F1代,F2代就会出现基因分离,所以目前市面上凡是种杂交水稻的都得每年买种子
很多人不清楚什么叫杂交,大部分植物都是自交,通过人工干预,打断其自交,让别的近亲来授粉才是杂交
自交的优势在于后代为纯合体,性状得以高度延续。杂交的优势在,后代基因型为Aa型,部分治病基因变成隐性表达,在F1代上不会表现出来,但在F2代就会暴露出来
一般来说,杂交采取远缘杂交,就好比白人和黑人交配一样,因为我们的祖先就不在一起,所以双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基因,经过配合,混血儿就特别优秀,但孙子们就不行了
转基因就是基于解决杂交后的基因分离情况,治本,把基因改了就不会出现分离了。
2014年01月12日 06点01分
8
虽然我看不太懂,多谢指教
2014年01月12日 13点01分
level 2
"转基因就有点儿像用马和驴杂交,生下骡子,而骡子是不能繁殖的"
很明显是错误的,目前的中国,还没能力搞转基因育种,只是搞转基因研究
这么说,估计很多人不服,那么,你看看CPU技术,英特尔都大规模商业化22纳米技术了,而我们,仅仅是才突破22纳米技术,还吹的不亦乐乎,实验室都没造出22纳米CPU呢
从转基因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转基因,是基因转移,而不是基因交换
杂交属于基因交换,就是2个生物体各自取一半的基因,然后,组成新的个体。杂交育种,就是从新生个体,选优势个体。杂交育种周期长,属于自然生长育种
转基因,就是从选取的生物体,提取需要的基因片段,移植到母体,当然,母体的那部分基因片段是要去掉的。基因的移植,需要借助微加工技术完成,类似,克隆技术,但比克隆技术更高。
克隆技术,就是破坏母体的遗传物质,注入新的遗传物质。克隆技术是所有(或者说大部分
)基因的转移,而转基因,仅仅是部分基因转移
用人做不恰当比方,人和狗,如果交配出下一代,选择更接近人类的,继续杂交,通过几代杂交,来获得狗的优势基因,如嗅觉,这就是简单的杂交,周期相当漫长
如果用转基因技术,就是提取狗的嗅觉基因,分批次来替代人的嗅觉基因,如果取代替代成功,就可以推广了。周期很短
其实,任何生物体的基因,都可以提取,比如,夜视基因,鹰眼基因,都可以转移到人类身体上。这就是为什么转基因技术前景广阔的原因
但是,人类至今还完全没弄明白,各段基因什么作用。比如,癌症就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但至今没弄明白,怎么替换癌症基因。
从理论上讲,如果转基因技术完全成熟,人类寿命,达到几百年,很正常
但是,就目前转基因技术的垄断性,说灭族,也许是夸张的,但就国人的习性来说,我们将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小白鼠。
拿微软的系统来说,他的源代码是不公开的,是否留有后门,只有微软自己知道。普通百姓是无法和微软较量的。而只有政府才有力量和微软较量,微软才和政府达成协议,对政府公开部分源代码,以保证自己国家的信息技术安全
目前,中国既没有专门的转基因法律,也没有很专业的转基因技术专家,所以,像老袁这样,专门大规模搞转基因,国家无法反对,也无法公开支持。
这就是技术落后的尴尬
其实,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已经垄断了中国的市场,政府也无能为力,大概正是看到这种垄断,老袁也是准备扯下杂交的面纱,来搞转基因
2014年01月15日 07点01分
10
level 1
因为杂交水稻的亩产提不上去了,说实话,杂交水稻如果不适应中国广大多样土壤和多变气候,毕竟在海南有肥沃的土壤,充足的热量,这样的水稻再高产也只是官方数据
2014年02月15日 15点02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