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鸿文阁主
楼主
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
曲牌由来
〔题考〕 后唐 庄宗自度曲,词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乐府遂曲「如梦」二字名曲。或云:「庄宗修内苑,掘土有绣花碧色,中得断碑,载此词。」此调复加一迭者,名[如意令],盖唐武氏有[如意曲]词名两袭之。(见毛氏【词学全书】)考后唐庄宗制此词时,本名[忆仙姿],或谓苏轼以其词中有「如梦如梦」迭句,而改为[如梦令],是此调始于五代,已无可疑,惟调名[如梦令],或创于宋,未可知耳。此外本调复名[晏桃源],更名[比梅]。·〔作法〕 本调三十三字。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平为宜。本词「绿」字,盖以入声作平声也。且此二句例用对偶,故于平仄尤不宜假借,最好以一三五字平仄相对,则更工矣。第三句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不用韵。第四句及末句,与第一、二句相同;惟第三字宜用仄声,第一字宜用平声耳。第五、六为两字迭句,叶韵;通篇扼要之句,最宜注意。
曲牌韵律
⊙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迭句)
⊙仄仄平◎▲(叶仄韵)
名作赏析
五代·冯延巳《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苏轼《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
宋·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2013年06月01日 13点06分
1
曲牌由来
〔题考〕 后唐 庄宗自度曲,词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乐府遂曲「如梦」二字名曲。或云:「庄宗修内苑,掘土有绣花碧色,中得断碑,载此词。」此调复加一迭者,名[如意令],盖唐武氏有[如意曲]词名两袭之。(见毛氏【词学全书】)考后唐庄宗制此词时,本名[忆仙姿],或谓苏轼以其词中有「如梦如梦」迭句,而改为[如梦令],是此调始于五代,已无可疑,惟调名[如梦令],或创于宋,未可知耳。此外本调复名[晏桃源],更名[比梅]。·〔作法〕 本调三十三字。通体以六言句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声为佳,第五字则以用平为宜。本词「绿」字,盖以入声作平声也。且此二句例用对偶,故于平仄尤不宜假借,最好以一三五字平仄相对,则更工矣。第三句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不用韵。第四句及末句,与第一、二句相同;惟第三字宜用仄声,第一字宜用平声耳。第五、六为两字迭句,叶韵;通篇扼要之句,最宜注意。
曲牌韵律
⊙仄⊙平平▲(仄韵)
⊙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
⊙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迭句)
⊙仄仄平◎▲(叶仄韵)
名作赏析
五代·冯延巳《如梦令·尘拂玉台鸾镜》
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苏轼《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
宋·秦观《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