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看到导盲犬的工作和他们为视障人士所作的贡献,你会更加热爱这些工作犬。
导盲犬在中国
在发达国家已越来越普及的导盲犬,对于中国来说还是新生事物,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但规定的具体内容至今仍是空白。
早在2000年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就曾承诺导盲犬可以入境。但我国相关法律中一直没有有关导盲犬的规定。
2000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的残疾人保障法,在第五十八条专门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中国修改法律为导盲犬在奥运期间出行开出了绿灯。
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北京市公安局、农业局、盲协等部门组成了一个导盲犬临时认证委员会,对导盲犬进行噪音、指令、健康等测试,合格之后办理临时证件。在此期间,Lucky的“工作服”里都放着一个导盲犬临时“身份证”,可以带着主人名正言顺地出入各种公共场所、乘坐各种交通工具。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22
level 11
出入场所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8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培训基地
类型: 宠物培训基地
地址: 大连市旅顺口区旅顺南路西段9-32大连医科大学内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中国盲人协会
批准成立, 2006年5月15日正式挂牌。是中国大陆首家导盲犬培训基地。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共有培训人员11名,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本科2人,大专2人,饲养人员2人。现有1条拉布拉多犬和5 条金毛猎犬正在接受训练,有后备犬21条。基地现在有标准犬舍50m2,繁殖犬舍40m2,盲道50米,斑马线3处,红绿灯1台。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以服务盲人为宗旨,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开展导盲犬的繁育、训练工作。我们注重探索发展中国导盲犬事业的途径和方式,及时总结经验,并加大导盲犬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政府支持,为残疾人的福利事业做贡献。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培训导盲犬是向盲人朋友献爱心,使盲人与健康人一起参与社会。我们将为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23
level 11
众所周知,导盲犬训练的专业性强、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耗资巨,已完成训练的首批导盲犬使用者曾建平透露,培养一头导盲犬价值不菲,相等于买一辆汽车。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24
level 11
中国导盲犬
因导盲犬训练的专业性强、时间长、耗资巨,加之驯成后无偿捐献给盲人使用,无资金回收,中国首家导盲犬训练公益机构中国导盲犬大连训练基地目前正陷入困境。此外,多年来相关法规缺失,令国内导盲犬“车难乘、门难进”,难以对盲人提供全面帮助。
生活伴侣
“三好”是一条3岁的黑色拉布拉多犬,2011年11月,经过配对选择,“三好”成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冠军、盲人门球运动员蔡长贵的导盲犬。2012年6月,到北京备战伦敦残奥会的蔡长贵担心留守杭州家中的“三好”在母亲的宠溺下发胖,将“三好”暂时送回导盲犬基地寄养。9月15日,蔡长贵回国后,从杭州赶到大连,去接“三好”回家。“三四个月没见了,经常梦见他。”蔡长贵抚摸着“三好”的脑门说。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25
level 11
2009年,蔡长贵正式向基地提出申请,两年后,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结束,蔡长贵来到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配对合练。基地为他选择了三条拉布拉多犬,“三好”是其中走得比较快的一条,蔡长贵最终要了他三条犬中唯一的黑色拉布拉多。
蔡长贵有超出普通盲人的定向能力,所以导盲犬对他来说最大的好处在于避开障碍物。“盲杖有其局限性,它是两边甩,有可能甩到这边是正常的,但甩到另一边就有障碍物,这中间的时间差很容易让你掉坑里或者撞墙。导盲犬会引领盲人避开障碍物。”蔡长贵集训时住的宿舍离家有3.5公里远,步行需要至少1小时。带着“三好”走过两次后,只要他发出“回家”的指令,“三好”就能引导着他找到回家的路。
爱和承诺
与蔡长贵擦肩而过的导盲犬“沙沙”是一只有故事的金毛犬。
“沙沙”今年7岁,是导盲犬基地培训出来的第一批导盲犬。它原名叫“金子”,为了纪念捐赠她的主人湖南长沙的一对恋人夏军和刘珊,基地给她取名“沙沙”。刘珊喜欢狗,在两人谈恋爱的第二年,夏军买回了出生不到3个月的“沙沙”。但因为工作忙碌,他们能陪“沙沙”玩的时间不多。白天“沙沙”独自待在家中,和笼子里的一堆玩具为伴。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27
level 11
“每次看着"沙沙"忧郁的眼神,我就很难过。”正好这时中央电视台播出关于大连导盲犬基地的专题片,夏军觉得应当让它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28
level 11
在大连基地的档案里,“沙沙”到大连的时间是2006年5月25日。2007年,在错过蔡长贵后,“沙沙”遇到了现在的主人文世鹏。文世鹏3岁时被查出青光眼,父母带着他辗转求医多年,2004年他的视力开始急剧下降,2008年他彻底失明。拥有“沙沙”的那一年,文世鹏在离大连软件园不远的一个中高档小区开了家盲人按摩店,这是他事业的起步。
“盲人的世界很孤单。如果没有"沙沙",没事的时候我可能就待在屋子里不会出门,但现在,我特别喜欢和她一起散步,一起锻炼身体。我们每年都参加大连的马拉松跑步。每年8月13日"沙沙"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会去海边玩。”文世鹏说。
在知道“沙沙”的来历后,文世鹏就下了决心,要找个机会带“沙沙”回长沙,感谢刘珊和夏军。2008年3月30日是刘珊和夏军结婚的日子。3月29日,“沙沙”和文世鹏坐飞机回到了长沙。“当时我老婆叫了一声"沙沙",它愣了两三秒的时间,激动地扑了过来,差点把刘珊扑倒在地。然后就跟在我们身边,不愿意离开了。”夏军说,分开了两年,“沙沙”还能记得主人,这让他们既意外又感动。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29
level 11
导盲犬正常的工作年限在8到10年,按照基地的规定,退役后的导盲犬可以回到原来的寄养家庭生活。夏军原本打算等“沙沙”退役时,将它接回长沙。不过,现在他改变了主意:“她跟着文世鹏这么多年,一人一狗已经融为一体了,所以,"沙沙"会留在文世鹏身边。”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30
level 11
困境重重
今年48岁的王靖宇是大连导盲犬基地的主任。他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看见一批导盲犬带着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便决定要培养自己的导盲犬,以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展示风姿。王靖宇自掏腰包,到鞍山、沈阳等地挑选购买了近百只拉布拉多犬和金毛犬,带回大连。在互联网上,他自学导盲犬训练知识,摸索着进行培训。
2006年初,王靖宇征得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支持,申请挂靠其名下,成立大连导盲犬基地。2007年9月,经历十多轮的淘汰式训练后,第一只导盲犬顺利培训上岗。至今,基地已成功培训上岗32只导盲犬,在驯的导盲犬有70多只。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32
level 11
目前,基地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经费问题。王燕说,每只导盲犬的培养成本在12万到15万元,这包括基地21名工作人员的工资、狗粮、药品,加上办公、差旅费用等。每年基地的支出均在130万元以上。
然而,由于是公益组织,基地的收入非常有限,主要依靠每年几十万到百万元不等的捐款,以及政府补贴。去年大连市首次对基地进行财政一次性补贴,共96万元,并承诺“训练成功一只导盲犬,补贴6万元”,除此之外,基地仅有的收入来源是网店销售钥匙扣、T恤衫等基地纪念品,一年收益仅数千元。“他已经卖了一套房,并花光了存款。”王燕说,王靖宇还在四处募捐,北京一家公益组织刚捐了疫苗,解决了今年犬只的防疫问题。
“向前!”“左转!”“停!”相同指令,驯导员王林每天要重复数百遍,不论刮风下雨,王林每天要带导盲犬在闹市区行走。导盲犬每天至少要走一小时,以适应车流、红绿灯、鸣笛声,并学会躲避车辆、上下台阶、绕过障碍物。
在导盲犬上岗前,这样的训练要持续一年,而成功概率不足30%。因为有些狗性格过于活泼,或过于胆小,或有咬人的行为,它们都会被淘汰。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33
level 11
王林从辽宁医学院兽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室工作,现在是导盲犬基地的驯导员。她一人管5条狗,每条狗都单独训练。一天下来,她要带着狗走5小时,步行超过40公里。而与此相对应,大连导盲犬基地属民间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薪水低,驯导员的基本工资为1900元,只有大连市人均工资的一半。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34
level 11
2008年9月6日,平亚丽在Lucky的引导下传递火炬的画面被直播,那一刻,体育场里的平亚丽和电视机前的王靖宇都热泪盈眶,他们觉得导盲犬的“春天来了”。然而,奥运会结束,Lucky的特殊临时养犬证到期,作为大型犬,Lucky再也不被允许出现在北京各个公共场所。
大连导盲犬基地已经吸引近10万视力障碍者的申请。以国际导盲犬普及率的1%计算,需要量为1000只导盲犬。王燕说,以现在的年均出产速度,想领到一只导盲犬排队已到了10年后。
目前,其他地方也陆续成立导盲犬训练基地。今年8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规定“视力残疾人可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但有人认为,条例的规定过于宽泛,要真正保证导盲犬出行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权利,还有赖于各地和相关部门的管理细则的出台。
2013年05月30日 02点05分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