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9
酒狂中国古代琴曲,是晋代竹林七贤阮籍所作。阮籍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在晋代司马氏集团统治下,当时士大夫为免遭杀戮,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借酒佯狂,以洁身自保,并示不满。《酒狂》反映的正是这一特定历史环境中,士大夫阶层的精神状态。古琴谱是以记录演奏技法和音位为主的一种记谱法。其中虽蕴含着某些节奏型,但一首琴曲完整准确的节奏,却要靠琴师口传心授。现存六百多首古琴谱中,今人能演奏的仅有一百首左右,大部分则谱存绝响。古琴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把没有师承的琴谱详订出节奏来,这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叫“打谱”。
古琴家姚丙炎先生以《神奇秘谱》的《酒狂》谱为蓝本,又参照《西麓堂琴统》谱整理打谱,他确定乐曲是重音在第二拍的三拍子,把乐曲处理成在古琴乐曲中罕见的6/8拍子。这种处理,在传统琴曲中虽较奇特,但较符合谱中固定低音周期性出现,绝大部分为三字(音)一句的特点。由于弱拍常出现沉重的低音或长音,造成音乐的不稳定感,表现了人在酒醉后步伐踉跄的神态。同时他不着重表现表面的狂态,而是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以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古人饮酒至酒酣时孤傲不驯,放浪自任,轻佻礼疏。唐天宝初年春,一日唐玄宗与贵妃在兴庆宫沉香亭畔赏牡丹,忽听楼上李白饮酒狂歌:“三杯通大道,一半合自然。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太监连忙上楼大呼:“奉旨宣李学士见驾!”谁知李白全然不理,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太监无奈,只得扶他进兴庆宫。玄宗见李白烂醉,忙命宫女含水喷其面,并亲自递来醒酒汤,李白睁眼一看,便要玄宗赐酒。玄宗关切地说:“你刚清醒,再醉怎么办?”李白答曰:“臣斗酒诗百篇,醉后诗如泉。”文人墨客与酒之性情,于这可见一斑。
2013年05月29日 07点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