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zgyume
楼主
上帖者:红狐笑话与《好了歌》 红楼笑话可分两种格式:警世式和谶语式,即笑话具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和揭示贾府结局的作用。《巧嘴媳妇》和《怕老婆的汉子》两则笑话属于警世式笑话,《聋子放炮仗》和《偏心母亲》两则笑话主要为谶语式笑话。 《红楼梦》中作者及批者多次提到该书警世意义。在凡例中即指出,此书的另一书名题为《风月宝鉴》,是警醒世人“戒妄动风月之情”。《好了歌》及其注解明显是警世之作,如“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等,对封建社会末世勾心斗角、道德伦丧进行了辛辣讽刺。这四个笑话与《好了歌》正具顺序对应关系。 《巧嘴媳妇》对应《好了歌》的前四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说的是世人的功名。笑话中巧嘴媳妇搏得“功名”(心巧嘴乖,公婆最疼),引起另九个媳妇的嫉妒而去问阎王爷,相当于世人去求问功名,“惟有功名忘不了”。孙大圣奚落了她们一番,说那个巧嘴媳妇是吃了猴子尿,即为讥讽功名得来非福。 《聋子放炮仗》对应《好了歌》的第二阙:“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笑话中炮仗一响众人散去,寓人死金银散去,那个抬炮仗的人“原是聋子”与“只有金银忘不了”而一心聚财的人何等相似。 《怕老婆的汉子》对应《好了歌》的第三阙:“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笑话中那位怕老婆的汉子当然是“只有姣妻忘不了”,但到头来如何呢?只有那么一天喝醉了酒忘了姣妻,妻子竟要舔臭脚,这与“君死又随人去了”为妻的男人一样可悲。 《偏心母亲》对应《好了歌》的最后四句:“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笑话中那位母亲只是得病,却被诊为偏心,这与《好了歌》中忘不了儿孙的“痴心父母”相同。难怪贾母听了这个笑话后不高兴,后来,贾赦(足歪)了腿,贾母即命两个婆子快看去,还说“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 《好了歌》具警世意义,笑话亦然。警世式笑话主要是《巧嘴媳妇》和《怕老婆的汉子》。笑话《巧嘴媳妇》的寓意在于,牙尖嘴利、善于拍须钻营搏取功名的人,未必是命好,普通人也不必去强求所谓的功名,还是“难得糊涂”为好。笑话《怕老婆的汉子》亦警示那些“禄蠹”。贾宝玉对热衷于“仕途经济”之流骂作“禄蠹”,笑话中的“老婆”象征着朝廷,“男人”象征着贾雨村、贾政等热衷于“仕途经济”之道的人,只能给人一副“恶心”的酸相。偶尔想摆脱官场的纷扰,还得给朝廷“舔臭脚”。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元宵夜击鼓传梅行令之前,贾母“破陈腐旧套”,对过去那些才子佳人的戏文进行一番批评,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也属于警世式的评论。这样,后来说的笑话具有警世性也就不显得突兀了,说笑话也就成了《掰谎记》。
2007年07月26日 07点07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