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3
首先普及一下基本知识:
发一下三国杀DIY术语: “为何很多民间的技能不被采用?如何辨别山寨武将和官方设计的区别?” 相信很多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里我们通过一篇文章,来解密三国杀武将设计的表述密码。当然,本文并不是教授你如何设计技能,能令你一夜成名的“葵花宝典”,而仅仅是帮助你了解正规的设计师在自己的作品中是怎样规范地表述,让你能够一眼就从文字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01、“玩家”和“角色”的区别。 玩家指的就是玩游戏的人,而角色指的是玩家在游戏中扮演的某个武将。在游戏中,发动的武将技几乎都是让角色去做某些事情,而几乎没有让玩家去做某些事情。比如貂蝉的离间,“指定两名男性角色进行决斗”,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但如果改成“指定两名男性玩家进行决斗”呢,玩游戏的这两个人难免要真的进行真人PK了。
02、“你”。 接着第一点来说,“你”和“你的”这两个词,在描述中也经常出现。三国杀的武将技中,这两个词指的是你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而非正在使用该武将的玩家。否则,苦肉这个技能要想发动,在场的除了“你”以外的玩家就能大饱眼福了……
03、如何表述数字。 为了公整与规范,《三国杀》中对数字的规范如下。 表示角色数量,用“一、二(两)、三”等。例:“一名角色”、“指定两名角色”、“弃三张牌”。
表示次数的同上。例:“一次伤害”、“一次判定”。
表示体力值,用阿拉伯数字。例:“回复1点体力”、“失去2点体力”。
表示距离和攻击范围,用阿拉伯数字。例:“计算距离时-1”、“攻击范围+2”。
表示伤害值,用阿拉伯数字。例:“受到1点伤害”、“该伤害+1”。
04、处理牌的方式。 一般情况,牌的处理方式有“使用”、“打出”、“弃掉”、“重铸”四种,技能描述中一定要写明。 举例一:“你手中的红色牌可以当【杀】使用”,如果接那个描述是这样,那么当其他角色使用【南蛮入侵】时,这个技能就不能发动。因为【南蛮入侵】的描述为打出【杀】。
举例二:“你每打出一张【无懈可击】,便摸一张牌”,这个技能属于描述错误,不可能发动。锦囊牌一般只有“使用”和“重铸”两张处理方式,没有打出。
举例三:“你可令一名角色对另外一名角色出【杀】”,这也属于描述错误。当某张牌需要指定目标或有指定目标时,一定是“使用”这种方式。打出、弃掉等无需指定目标。
05、技能描述中的牌名和技能名。 提到牌的名称的,一定要加【】,提到技能名称的则加“”。
06、手牌和牌 技能中描述为“牌”的概念,均指你的手牌、装备区的牌以及由你而进行的判定牌。而“手牌”只是拿在手里的牌。在设计的技能中,如果有用到和牌有关的效果时,要注意区分。
07、花色和颜色。 四种花色的描述文字分别是:黑桃、红桃、梅花、方块。表现在技能卡上,应是四种对应花色的图案。颜色只有两种:红色和黑色。红色包括红桃和方块,黑色包括黑桃和梅花。
08、事件的响应。 响应【杀】和【闪】或响应锦囊的【无懈可击】之作用,描述应为“抵消”。例:“当你使用的【杀】被【闪】抵消时”、“你被【无懈可击】抵消锦囊效果时”,均属于
正确的
描述。 伤害事件中,减少的伤害均属于“防止”。对于伤害的响应,也只能用“防止”,不使用抵消、避开、减少等词语。例:“若如此做,你防止此次伤害”、“你每次只受到1点伤害,防止其余的伤害”、“防止至多2点伤害”。
09、摸、抽取、交给。 任何从牌堆获得牌的行动,均使用“摸字。另外,任何摸牌行动如无特殊说明,均从牌堆顶摸牌。”例:“摸牌阶段”,“目标角色摸X张牌”。 任何从其他角色手牌中获得牌的行动,均称之为“抽取”。另外,如果某张牌或技能的效果可以使你获得其他角色的装备牌,那么就用“获得”两个字。例:“你可以抽取目标角色的一张手牌”、“你获得该角色的一张牌”。 任何把自己的牌给其他角色的行动,均为“交给”。例:“以任意分配方式交给其他角色”、“将其中一张牌交给任意一名角色”。
10、距离,范围。 需要注意的只有一点,只有“距离”和“攻击范围”这两个概念,而没有“攻击距离”这个定义。例:“你使用的锦囊没有距离限制”、“攻击范围无限”。
11、锁定技,限定技。 锁定技或限定技一定会出现在技能的最前端,表示技能的属性。“锁定技”表示满足条件则必须发动,或是持久生效的技能。而“限定技”则是整局游戏只能发动一次。如何给自己的技能做属性定位,还要看对这个技能做全面考量,包括与典故的结合,以及游戏性、平衡性等。
12、不可被闪避。 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细节性概念,在三国杀的描述中,没有“强制命中”的概念,只有“不可被闪避”以及“依然造成”两种。
例:“你使用的【杀】不可被闪避”、“则【杀】依然造成伤害”。
13、新元素的利用。 拼点:拼点的句式比较固定,但前面的条件可以随意变化。
通常的效果句式为:“若你赢,________;若你没赢,________”。如果有其中一种效果没有任何事发生,可以不写。 翻面:这个词一定要注意的是,翻面是一个动作,而不是一种状态。被翻面的武将可以是从正面翻到背面,也可以是背面翻回到正面。所以在技能描述中,一般不会出现“翻面的武将”的描述。如果想表达的是背面朝上的武将,正确的描述应为“背面向上的武将”,或“若你的武将牌背面向上”。
14、分清容易混淆的时机。 在伤害事件中发动的技能,可以分为四个时机,他们的描述分别是:“造成伤害时”、“造成伤害(后)”、“受到伤害时”、“受到伤害(后)”。 这四个时机中,技能发动的先后顺序为:“造成伤害时”>“受到伤害时”>“造成伤害(后)”>“受到伤害(后)”。 在技能描述中,“后”字是不用明写的。没有写“时”字时,默认此技能的发动时机为造成或受到伤害后。 举例:“你使用的【杀】造成伤害时”、“当你受到1点伤害时”、“你妹造成一次伤害(后)”、“你每受到1点伤害(后)”。
15、“体力”、“伤害”,还有“回复”。 在三国杀的定义里,只有体力值,没有“血量”的概念。例:“无法如此做者,失去1点体力”、“自减1点体力”。 “失去体力”和“受到伤害”是两种扣减体力值的方式。失去体力是一种没有来源的减少体力。受到伤害则一般情况下是有伤害来源的(除非伤害来源已经死亡或伤害来源为【闪电】)。例:“你没受到一次伤害”、“你可以立刻获得对你造成伤害的牌 增加体力的词汇只有一个,就是“回复”。
2013年05月19日 01点0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