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陈总448215024
楼主

当下,一些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把父母的宠爱和娇惯当作应当之事,不体谅父母,不尊重父母,不懂得为父母分担,长期养尊处优,成为宅家一族、啃老一族,有的进城之后,反而嫌弃起仍为农民的父母,甚至将从远道赶来的父亲拒之门外,父母一事不随,便反目成仇。更有甚者,因为嫌弃父母老土而残杀双亲。“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宋人留下的这句饱含人文哲理的不朽格言,数百年来在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传承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教化作用。然而,时下孩子嫌弃父母的事时有发生,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被无数代人坚守的道德理念,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当然,在我们正为满目嫌弃父母的新闻而悲伤时,也看到了有大学生在炫耀父亲是“收棒子”的。一边是嫌弃父母,一边是“子不嫌母丑”,那么,究竟是谁造成这种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