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一) 在开始这篇东西之前,我首先想问王铮亮一个问题:“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问题可能让人有些不知所云,却是我有没有必要往下写的关键。我们一生当中会面临很多选择,很多选择未必是我们心甘情愿的,即使是心甘情愿的选择可能也会在若干年之后成为一段以“如果当初我……就好了”作为结语的糟糕记忆。我们没有权利指责一个人选择过他自己想过的日子,更没有权利替他设计人生。谁说选择平淡寻常的日子对于一个人来说一定不好呢?王铮亮今天是有这样的机会的,通过秀场,很多人认识了他,估计会有很多学生慕名上门学艺,倘若他求安稳,便可继续在学校教他的书,同时外面带带学生,上上节目,其收入应可奉养双亲、娶妻生子、小康有余了。同时,在成都这样的城市,生活有声有色,安逸而舒适,有什么不好的呢?这是你我大多数正在经历甚至期望经历的生活,很现实,也很踏实,会少很多纷扰,也算是幸福一种。倘若王铮亮选择这样的生活,那么我后面种种的关于什么“市场定位”这样的东西就不用写了,我们要一起为王铮亮祝福,因为只要王铮亮幸福,亮点就觉得幸福。 然而很多人包括你我都相信:王铮亮的理想应该远不止于此。 二十九岁,甚至,三十岁,对于一个男人的野心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男人是要有野心的。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3
level 5
(二) 成就野心的第一步:一定要有“亮之队” 想当年王治郅作为亚洲登陆NBA第一人出国时何其意气风发,没想到最后竟然是如此灰头土脸地回来,大家回头再看他那一系列个人决策的失误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到最后真的混到里外不是人了,其实我个人觉得他的那段经历不值当承受国人那么多指责。而稍后赴美的姚明在NBA的成功如今有目共睹,这其中除去个人在技术上的精专,其背后的“姚之队”功不可没。“姚之队”的能量,不仅仅在创造姚明商业品牌价值、塑造姚明健康形象方面,更厉害的是他们强大的公关能力,包括和联盟的公关、和火箭队的公关,和美国媒体的公关,和华文媒体的公关,和体育总局国家队的公关,其间涉及到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文化差异问题,核心是利益分成问题,这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处理好了,才换来姚明今日已经远远超越体育范畴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姚明何时陷入到成吨的口水和是非中去过?姚明走到今天,基本上没有蒙受过什么大损失,老板、球迷、媒体、国家队对他都蛮不错,以“名利双收”来评价姚明丝毫不为过。 由此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呢?在亮点心目中,小亮是我们无可争议的巨星,我们为小亮每一首歌而感动,我们为他琴剑合一的境界而击赏,然而王铮亮需要更大的舞台,要迈向音乐的顶峰,我们都希望亮点的队伍能够不断壮大,这一切的前提是王铮亮自身的质素已经可以让他成为一个王者,但任何王者要想成就霸业都是要有自己的队伍的。这个队伍构建于对小亮前途充满信心的忠诚度之上,拥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多专业的人才,能够齐心协力地帮小亮处理好各方面的事务,让他能不受干扰全情投入地进行音乐创作。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4
level 5
(三) 而王者铮亮和亮团队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和天娱公司打交道。 天娱据说在2005年“松散合约”直接导致张靓颖小代价跳槽华谊之后,就加强了格式合同法律保障方面的力度,之后的2006年尚雯婕想走就没这么便宜了。今年,天娱跟各个赛区的十强都签订了合同,我不清楚是“经纪约”还是“演出约”,但到了13强,肯定就是经纪约了,不过,按照天娱目前的实力与想法,它不可能养这么多歌手,别说60个,13个它都不见得都要留着。不留着难道就马放南山了么?当然不可能。各个赛区10进1比赛的时候坐的“专业评审”,来自于国内目前主要的唱片公司,这些人可不是来这儿露一小脸就拉倒了,其实就是来为老板当星探来了,他们都看重这档节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未来的市场),因此各个公司都会有看中的选手,下面就要有一番讨价还价了。有些天娱自己也看好的摇钱树自然是不会放手,但剩下的它也要尽量争取卖一个好价钱。其实,对于一个唱片公司来说(不论大小),一年能做好三四个歌手已经不易,所以,我感觉天娱最终留在自己身边的,顶多也就是六七个。 那么,王铮亮是去还是留呢?也许此刻他更需要弄清楚的,一方面是自己未来要做的音乐什么样的公司能够做并且愿意做,另一方面则是天娱对他的定位以及打算。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5
level 5
(五) 既来之,却不能安之,我不知道王铮亮位列步酷发片计划的第几顺位,如果天娱最后选择让快男按照名次顺序发片,将对王铮亮非常不利,因为届时公司的宣传资源将全部倾斜到冠亚季军上面(前提是这三个都不跑)。其实对天娱步酷而言,王铮亮完全是一个让公司放心的“成品”歌手,发片应该最容易,他不需要再去接受什么演唱上的训练,也不需要再经过搜歌的过程,完全可以使用他自己的原创,进棚录音他这样有经验的歌手也不用磨蹭很长时间,剩下的便是企划与包装了。无论如何,如果公司明智,应该在快男本赛季结束前率先推出王铮亮的唱片,因为在已经离开的几位选手之中,王铮亮是唯一有条件立刻发片的。这样的先声夺人,一方面可以在快男唱片市场上起到探路的作用,还可利用小亮虽离开赛场却仍然高涨的人气,以及众多欣赏小亮实力的非亮点的支持,创造不错的销售业绩,同时避开了挤在一起发片的尴尬(实际上也不可能),也不会对赛季结束后前三甲选手的唱片市场造成冲击,既然一向喜欢“赚快钱”,天娱步酷就应该尽快出手。 对于小亮和他的亮之队而言,一方面要尽量和天娱步酷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创业的初始阶段,先不要太计较经济收入的多少这样的问题,一切都是为了打响开局这第一炮,让公司充分认识到自己市场价值的高度成长性与稳定性,另一方面也要争取机会,向公司高层游说尽速发小亮的唱片,秀场的人气聚集难散得却快,这是残酷的现实,不趁热赶快发片待到将来的市场很难说,不出一年,当明年喧嚣的选秀再次登场,一个没有发片的歌手会迅速丧失公众的注意力。当然,尽速出片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步酷那张十三强合辑做的确实不怎么样,小亮如果得到出专辑的机会,在音乐制作上一定要盯紧了,绝对不能含糊,小亮是专业的音乐人,我想这也不用我们担心。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7
level 5
(六) 成就野心的第二步:出专辑 既然要出唱片,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是:谁会来买小亮的唱片? 毋庸置疑的,首要的便是亮点。 那么,亮点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 亮点的构成非常有意思,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人群是不会去自诩社会精英的,它拥有广泛的年龄和职业分布,我在坛子里面观察了一段时间,仅在留言板上给我留言的就有刚参加过高考的中学生、平面设计师、海外留学生......还有工程师(比如说我),爱炒股的家庭主妇(比如说我的妈妈)。而且不同于其他秀场选手的是,亮点的男女比例相当和谐,大家喜欢王铮亮的理由很简单。我问我妈为什么爱看王铮亮,我妈说我看这一堆人里就他瞅着顺眼且歌唱得最好,我妈说话一向直白,但却点出了两个王铮亮被人爱的理由:什么叫“顺眼”?有亲和力,干净,简单自然,平和,是一个你肯把自己交给他的身边朋友,而不是潮流时尚一卦的美型男;什么叫“唱得最好”?有实力就是有实力,专业就是专业,我们的耳朵不会欺骗自己的心。 所以,亮点是朴实的,我们简单地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拥有才华不应被埋没; 所以,亮点是睿智的,我们坚定地相信内在的修行远胜过外表的浮华; 所以,亮点是感性的,我们执著地相信我只要被触动我心灵的好声音感动,就够了; 所以,亮点是理性的,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在心爱的歌手离开秀场后,果断地中止了所有向这档节目的投票。 这种朴实、睿智、感性和理性,是跨越性别、年龄、职业和社会阶层的。 而这,也将深刻地影响王铮亮唱片的策划、设计、发行和宣传。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8
level 5
(七) 总体上看,王铮亮唱片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仍然集中在18岁——35岁这个年龄段的城市人群,往下,是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一族,这些孩子如果肯使用零花钱来买CD,多半选择他们这个阶段迷的青春偶像或者动漫;往上,要么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重压阶段,估计没有时间也没有多大兴趣来长时间关注某档文娱节目及其选手,要么再老一些,节目可能会看,但会更加“理性”,也就是说——钱虽然不多,你让我买一张CD还是五斤鸡蛋呢?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选秀节目里各个选手的粉丝群都会有HC粉,HC的定义很广泛,我们姑且以“将偶像作为幻想中的交往对象”作一个较窄的界定,我前面讲过,HC粉买CD回家基本上不是为了听音乐,而是为了继续给自己营造HC的气氛。这里没有鄙视HC的意思,我要指出的是:在掏银子买偶像CD的时刻,恰恰是HC粉出手最为坚决,甚至一人购买n张的也不足为奇。可在亮点这个群体中,HC粉比例却相对较低。那么在营销上,一定要注重亮点组织的动员能力。我建议各地的亮点可以参考前年“张靓颖全球歌友会”的形式,成立一个较为集中统一的组织,并且在民政部门注册,一方面有利于亮点们聚会活动,一方面也方便了小亮企划人员和亮点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给小亮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在发展成熟的唱片市场上,唱片公司及歌星是非常重视歌迷组织的。尚雯婕和天娱解约闹得不可开交,可她由华谊灌录的EP一上市便卖到脱销,足见芝麻的利害。 我为什么反复强调王铮亮要尽快发专辑?王铮亮是实力歌手没错,但他成就大名为你我所熟知却的确是拜这档节目所赐,所以,尽管早早离开,被人评价是“人气打败了实力”,可已经在手的人气却要好好抓住。我前面分析过亮点是理性的群体,他们不会轻易喜新厌旧,也许会喜爱小亮一生,但我却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理性的力量不断增长,火虽不灭却活力渐失,无法形成对小亮事业实质性的推动力。要知道,唱片公司都是很势利的,你说你有人气却形成不了购买力,对不起,靠边站吧。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9
level 5
(九) 3、唱片类型: 首张的话建议是EP,原因如下: 其一,曲目较少,相对比较容易流行传播,集中宣传力道; 其二,现在一张10首歌的专辑和一张两三首歌的EP从制作成本上来说相差不大,因为出版一张唱片的大部分经费全都投向宣传环节去了,所以,在预算一定的情况下,与其平平地做10首歌,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两三首歌; 其三,有一定的试水作用,探测市场反应; 其四,有利于抑制定价,刺激更大的购买欲望。 EP这种模式在日本唱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日本唱片业年终总结的时候会做单曲销量的排行,专辑(10首歌以上)的排行相对较少。厂家之所以热衷EP,是因为EP的定价会吸引大量没有特别崇拜歌手只爱听歌的游离消费者。对于王铮亮,完整专辑肯定是要出的,如果从“尽速发片”的角度出发,做EP是比较好的选择,但公司如果真的要把小亮的专辑发行后延,那就慢慢磨这10首歌吧。 我个人是不大赞同出翻唱集,因为对于一个想要有大发展的歌手而言,第一张专辑做翻唱集并不合适,很容易被定型为“录音室歌手”,也就是基本上只闻其声而很难见到人的歌手,何况涉及到老歌版权费用以及重新制作的问题,还要唱出和原唱不一样的感觉,所耗费的财力和精力未必会比制作全新专辑来得少。对于王铮亮这样有原创能力的歌手,首要任务是打响自己的作品。若干年后功成名就之后再推翻唱集也不迟。 4、音乐选型: 后面我想着重谈,此处略去不表。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11
level 5
(十二) 成就野心的第三步:其他的走向 前面提到,在目前的生态下,出专辑对于唱片公司而言是很难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的,有的专辑制作精良,有的专辑粗制滥造,除却歌手和音乐本身的因素,能投入多少是关键。港台大唱片公司对一线歌手专辑的投入是惊人的,砸下重金,最后单从唱片一块即使创造白金销量最后赚到的钱相对于投入而言也是九牛一毛。所以,专辑的畅销,看重的是炒热人气和口碑。基本上盈利空间全在人气衍生产品上面,如商演、广告代言、影视剧等等。 对于王铮亮而言,这第一张专辑如果获得了巨大成功(销量惊人),那么他往后的发展道路会相对平顺。商演的机会会有,广告代言的机会也会有。只有把脚跟站稳了,“向音乐的顶峰迈进”才有可能。 对于王铮亮个人的发展,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供考虑: 1、影视原声音乐创作: 我个人是OST的疯狂爱好者,尤其是对Ennio Morricone创作的电影音乐,我不知道小亮在川音学的是什么专业,但我相信你的古典音乐基础是有的。我所说的OST,不是简单地如前面说的那样写个主体歌唱一下就拉倒了,而是较高层次的音乐创作。国内目前的电视剧音乐我认为基本上都是拼贴,原创比率较低。电影的稍好一些,但除去大片,小成本电影的音乐和电影的啮合度还是较差,我希望你能有所建树。但即使是只写主题曲如果闯出名气你这方面的活儿会非常多,好事。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14
level 5
(十五)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谈到了流行音乐产品的几个内在要素:歌词、作曲、编曲和唱腔,如果我们再划分得粗一些,基本上一首歌就是两部分:歌词和音乐。人的听觉是有选择性的,比如当我们听另外一个人讲话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指挥耳朵自然地将这个人的话音同周围环境的声音区别开来,此时语言是第一位的,而其他声音则基本上“过耳不闻”,但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则有所不同,因为音乐对于我们的耳朵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当我们第一次听到一首歌的时候,最先引起我们反应的往往不是歌词,而是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以及歌手的嗓音,这是纯粹感官上的愉悦,而歌词所承载的却具备人的理性思维特点。只有再听过第二遍、第三遍之后,歌词所起到的作用才逐渐凸现出来。这就是音乐和讲话的区别,有人一定要强调歌曲的宣传效能,事实上却在根本上忽视了歌曲最重要的地方仍然在音乐。文以载道,歌曲首要的就是要在听觉上打动人,过度强调歌也要载道那我们不如直接去听讲话好了。所以,抓住人的耳朵,首要的仍要在音乐上下功夫。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18
level 5
(十六) 流行歌曲的历史同人类文明史几乎同样久远,今日奉为高雅艺术的美声唱法,在它的欧洲老家以前也是“通俗唱法”,“歌曲之王”舒伯特的很多作品,在他活着的年代是不登厅堂的“市井小调”。我国很多地域的民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当地的“流行歌曲”。但是,流行音乐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至少也得是在清末民初随着留声机传入我国的。自然的,相关的工业标准——比如对音乐类型的划分,也随着不断的更新和交流为我们所认识。 中国大陆现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并未承袭1949前的发展成果,而是在八十年代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而来的。CCTV-10曾经做过一个节目叫《中国流行音乐20年》,以邓丽君始,采访人物的时间节点到张靓颖为止,很有意思,从早期爆发“靡靡之音”还是音乐的争论,到中国进入全民疯狂选秀的时代,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同样见证着大时代的变迁,见证着一代代中国年轻人的心路历程。我们的文化在变得越来越包容,我们对音乐也变得越来越包容,中国的流行音乐人从学习港台,到直接向鼻祖欧美取经,甚至也开始触及最先锋前卫的音乐,一切都来得太快,我们的求知欲如此旺盛,以至于来不及筑牢根本,再丰富的音乐类型,玩儿的再花哨,却只得皮毛,未得其骨。在舶来品的本土化以及中国民间音乐现代化方面也建树稀疏。我个人认为真正让人服气的、值得铭记的根源于中国本土的现代流行音乐人,只有崔健和“中国火I”时代的摇滚歌手。如今崔健老矣,魔岩三杰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非常遗憾的事情。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19
level 5
(十七) 大家可能会奇怪我为何在一个讨论王铮亮的帖子里面将几个摇滚音乐人拿出来说事儿,我之所以说这些摇滚歌手值得铭记,是因为他们在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上第一次触及到了灵魂的东西,第一次在港台音乐体系之外发展出了较为独立的大陆流行音乐。这里我所说的“流行音乐”是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了很多流行度不见得很好的摇滚音乐。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的摇滚乐曾经灵光乍现,一度也能成为畅销的音乐类型,但很快归入沉寂。这其中有我在以前的帖子里面谈到的社会环境问题——摇滚乐作为“精神层面且具社会批判功能”的音乐不见得为官方和大众所容。然而在欧美,摇滚作为整体性的音乐范畴却占据流行音乐的主体市场,一个摇滚歌手,从20岁开始走红,一直到60岁还能很红,这不仅仅是商业的成功,而是文化的自觉传承,他们的艺术寿命远远超过了通常意义上的流行偶像,犹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我对王铮亮的期许,是希望他能成为Eric Clapton、Neil Young那样伟大的乐神,在他60岁的时候,还能出唱片,还能吸引58岁的我去买他的唱片,如果将王铮亮未来的音乐走向定成王力宏或者陶喆,我要说这个目标未免也太低了。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0
level 5
(十八) 在现阶段,让王铮亮去彻底的“摇滚”,市场会做的很小,但目前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却要求一张专辑中一定要有“摇滚的元素”,才具备好的卖相。为什么呢?一首歌为什么流行?总要有触动大家耳神经并且引起心灵感应的东西,这种东西来源于何处?来源于“个性”。这种“个性”要令人感到新奇,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听觉上的不适,而摇滚音乐类型的丰富足可以提供这种“个性”,另外,一般的流行音乐专辑也是讲究“荤素搭配”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是需要节奏与动感的,最直接的节奏与动感,也可以从摇滚音乐中提取。昨天晚上的《音乐不断歌友会》,我为什么要对《肩上的翅膀》褒奖有加?因为我听到了属于年轻人却又不是玩儿闹性质的的节奏与动感,听到了轻摇滚的元素,听到了市场流行度,很多人喜欢王铮亮的“低吟浅唱”没错,但一张唱片里面要是一大半都是这种歌曲是卖不动的。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1
level 5
(十九) 其实,即使不局限在摇滚,目前在华人流行音乐范畴内流行的音乐类型,还是相对狭窄,王铮亮有丰富的领域可以去拓展。 我虽然谈到摇滚,但对于噪音或者硬核这类东西我是不大能听的,对RAP也不是很感冒,这就是个人的爱好差异了。我个人比较爱听旋律性较强的音乐类型,比如乡村或者民谣(Folk),但如果完全听那种祖父祖母级的乡村或民谣也会烦,还是要带些摇滚的色彩,比如Sherry Crawl、SheDaisy和现在大红的Dixie Chicks,轻一点的比如Ben Taylor都是我所钟爱的。在流行摇滚方面,意大利的Paolo Meneguzzi可作为小亮的一个借鉴,这个家伙已经年过30,外表看却年轻得很,他是很好地将流行气息与摇滚节奏融合的很好的人物,在欧洲市场上所向披靡,网络上有一首歌《Musica》很流行,大家不妨去听听看。如果是以钢琴为利器的歌手,我非常喜欢Tori Amos和Fiona Apple,不过她们的音乐稍显另类,但却是另类的甜美与动人。我在这里不是为了罗列名字,这其中有我个人的喜好,但是这些人他们的音乐在个性与流行上把握的平衡点比较好,且其中的一些我在华语流行音乐市场上找不到对应的参照歌手,王铮亮不妨去关注一下(但我相信他听过的应该比我丰富多了)。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2
level 5
(二十) 这两年乐坛风行“R&B + 中国风”,比如陶喆、王力宏、林俊杰、周杰伦、吴克群,大陆的胡彦彬都有不少这类作品问世。从市场做滥的角度,我建议王铮亮回避,黑楠评价《曹操》是“垃圾”不无道理,在流行音乐市场上当大家一股脑都做某种类型音乐的时候,它离垃圾的距离就不远了。 有人说王铮亮可能不适合强烈节奏的东西,对此我存疑。即使是“低吟浅唱”,我觉得台湾地区有个很好的范本就是戴佩妮,她虽然是女歌手,但是我却觉得她和小亮的市场有一定的共通性,她的音乐具有知性的民谣风,温暖而不灼人、感伤而不悲戚、深情而不滥情,通俗而不媚俗,制作精致而无匠气,她也是一位创作歌手,钢琴也弹得很好。 若是想从民间音乐攫取因素,早些年有个叫李杰的光头歌手,出过两张专辑《谁都看到了希望》、《花舞》,既保留了民间音乐的根源性,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但绝对不是《辣妹子》那样的伪民歌或者《大花轿》那样的低俗流行歌曲,很有想法,稍显另类,仅供参考。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3
level 5
(二十一) 有的朋友觉得王铮亮不适合摇滚路线,“无法想象王铮亮像姚政那样‘蚂蚁蚂蚁蚂蚁蚂蚁蝗虫的大腿’会是什么样子”,我要说的是我并没有要王铮亮去接触那种很“硬”的摇滚,而是将摇滚的元素引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我在前面评价姚政的时候,也说过他的程度就摇滚音乐来说也是太粗糙了,特别是演唱。谁说摇滚就是声嘶力竭闹哄哄或者在台上窜来窜去呢?听过Eagles的《加州旅馆》么?觉得吵么?小亮要想获得大的成就,在创作上是要丰富自己的类型的。另外还要考虑到女性听众和男性听众的不同需求,女性朋友可能比较爱听“低吟浅唱”,作为男人尤其是年轻男人可能更钟意节奏和动感丰富的音乐。如果王铮亮的市场仅仅局限在快男阶段的亮点群,那么他将来唱什么歌都无所谓,我们都会支持。但是如何进一步拓展亮点的群体呢?从现在开始王铮亮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发片歌手来经营了,如何将市场做大且维持一定的艺术品位以期把市场做得长久,是王铮亮急需面对的问题。 还有R&B加中国风的形式,我个人觉得长久不了了。前两天看了《梦幻女郎》(Dream Girls),不禁爆汗,这才是真正的R&B,同他们相比你会觉得王力宏林俊杰之类的R&B水准都只是婴儿爬那个层次的。如果真的要开辟R&B的新领域,也至少要跟这个层次的老师学习吧。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4
level 5
作者:寻欢同学 回复日期:2007-6-27 7:37:38 王铮亮何其有幸啊,获得了这么好的一位支持者。 亮点同庆幸。 我也跟着随便说说,但无技术含量。 个人觉得,王铮亮现在最大的问题和最大的可能性,是没有风格。他好像什么歌都能唱,都唱得不错,但是他到底最适合唱什么歌? 以我个人来看的话,我建议他加入一些爵士风,轻摇滚最好。 可能因为我是听崔健、窦唯、罗大佑、平克弗洛伊德和恐怖海峡过来的吧,时下流行的R&B总是不能真正打动我,就只是流行。 包括王铮亮现在出来的,我听过的三首原创,肩上的翅膀、给不起的爱、别放手,这3首歌都有流行元素,但其实都没法让我有内心的触动,虽然对王铮亮,我算是首次发花痴(我也纳闷,从他的歌路到长相,照说都不是我往常好的那口)。 肩上的翅膀是湖卫《再见一帘幽梦》时听的全曲,尤其觉得爆发力不足。 我不知道对别人是怎么样,也许我的感受是极为个人的。 说了一堆废话,其实最想说的一句话,希望他的歌,能有灵魂,有内心的力量。一张专辑里,有这样一首歌,就很好了。 这是个很高很高的要求。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6
level 5
作者:寻欢同学 回复日期:2007-6-27 20:20:41 是啊是啊,王铮亮本人格外俊秀。 王铮亮前一阵在成都莲花府邸开歌友会的时候,因为我订的位置是正对舞台第二排,还特别戴上了眼镜,所以看得比较清楚。 他一上台,我们所有朋友一起惊呼:“王铮亮太不上镜了!” 真的,本人出奇的俊秀,这个是跟电视里的他自己相比,不跟著名美男们比:) 鼻子从侧面看特别挺秀,笑起来唇角和下颌弧度很柔和,开口唱歌时口型也好看。 就是要减肥,身体有点肉。 总之王铮亮当晚让我们花痴得不行。 作者:天酬勤者 回复日期:2007-6-28 0:24:30 天才!!!!!!!!!!!!!!!!!!!!!!!!!! 作者:小细小细 回复日期:2007-6-28 1:10:27 爪 作者:
lz
d_198911 回复日期:2007-6-28 11:38:16 好贴,顶起 作者:yig0604 回复日期:2007-6-28 12:03:30 喜欢王老师和小魏!顶一个~ 作者:lzd_198911 回复日期:2007-6-28 16:18:06 好贴,顶起 作者:彩虹菲舞 回复日期:2007-6-28 16:40:13 楼主油菜,帮顶. 作者:临去秋波哪一转 回复日期:2007-6-29 9:50:27 就像我家里人说的我们不是专业的,但是我们相信自己的耳朵。小亮你是最棒的,有你音乐就无求了。 作者:兔子佳佳 回复日期:2007-6-29 9:56:02 看到了LZ的真诚,不得不顶。 作者:子非韩 回复日期:2007-6-29 10:34:04 分析东西看不来,凭直觉也就是出出发烧碟,像是没什么市场的主儿~ 作者:在时间里走 回复日期:2007-6-29 10:43:21 在秀场的漫天HC贴里,难得有如此清醒的贴。 致敬~! 作者:lzd_198911 回复日期:2007-6-30 15:36:02 在秀场的漫天HC贴里,难得有如此清醒的贴。 致敬~! 作者:lzd_198911 回复日期:2007-6-30 15:36:55 在秀场的漫天HC贴里,难得有如此清醒的贴。 致敬~! 作者:leafraincao 回复日期:2007-7-1 22:16:46 作者:子非韩 回复日期:2007-6-29 10:34:04 分析东西看不来,凭直觉也就是出出发烧碟,像是没什么市场的主儿~ ------------------------------------- 我更相信事在人为。 作者:leafraincao 回复日期:2007-7-1 23:23:39 作者:无名鹤 回复日期:2007-6-27 0:12:57 我觉得楼主还应该考虑一下王老师的气质类型 感觉他不适合另类和摇滚的东西 优雅又比较契合市场那种貌似比较靠谱点。。 多句嘴,别介意哈 ---------------------------------------- 我哪里会介意 王铮亮的类型将来仍让是在流行这一块,只不过从给人耳朵新的感觉角度,“摇滚”或是“另类”都只是其中的元素而已,从专辑中拿出一首歌,大众口味占九成,其它元素占一成,这九成帮助歌手稳定市场,这一成帮助歌手脱颖而出,这就是理想的境界了。 作者:lzd_198911 回复日期:2007-7-2 10:25:03 在秀场的漫天HC贴里,难得有如此清醒的贴。 致敬~! 作者:海澄雷 回复日期:2007-7-2 12:40:22 顶起哦,楼主说的很好,很全面到位哦,小亮的唱功无人能比阿 作者:leafraincao 回复日期:2007-7-2 21:38:16 作者:海澄雷 回复日期:2007-7-2 12:40:22 顶起哦,楼主说的很好,很全面到位哦,小亮的唱功无人能比阿 ---------------------- 您也从百度那边杀过来了,谢谢您的捧场。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7
level 9
很久前看过..这篇东西是值得我们去看去思考怎么去做一个好亮点
2007年07月17日 06点07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