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官场这本书本人一直追看,原因是语句通顺(现在很多书的作者中文水平实在太差),对于钢厂的描写驾轻就熟。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应该是在冶金行业工作过并且做过管理工作。本书的硬伤是对官场人物尤其是谭启平的描写不太成功:作为正厅级官员中含金量最高的市委书记那都是积年老吏了,不说他们能力如何起码个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沈淮作为他的下属又是一个派系有招商引资,企业管理,发展规划等诸多特长仅仅因为家族里有人不待见他就也跟着起哄打压显然说不过去,因为沈淮毕竟也流着宋家的血,自己人可以不待见似乎还轮不到别人打压谭书记会不明白?再说哪个书记会不重用有背景想干事能成事的下属?即使谭是个庸官也会大力提拔重用沈这种年轻干部因为这会出政绩会进步。
2013年04月30日 01点04分
1
level 12
两点不同意见。第一点,当时宋老二对沈表示不满的时候,谭虽然心里惊了一惊不过也没准备放弃(起码没表现出来)沈,只是想大家族内部毕竟也不和谐。后来宋老四也不喜欢沈,谭才把沈打入冷宫的。一个连自己的老爸都不待见的人谭书记要敬而远之也情有可原。
仍旧是第一点,谭抛弃沈的时候沈还没有表现出经济事务上的能力,只是在和高市长的斗争中帮了谭不少忙,谭站稳脚跟之后沈的政斗能力
就没什么作用了
(而且在谭看来自己借重的只是沈对东华的熟悉,并不是非常需要沈),也差不多这个时候谭知道了沈不招家里(包括宋老四)待见,所以他就果断抛弃了沈。之后他俩的矛盾就越来越深了。
还是第一点,所谓自己家的人打不得这种事很难说。朱棣清君侧的时候,朱允文曾说“莫陷朕于不义”,有些现代人认为这是说别杀朱棣,留活口,朱允文手下的人觉得他俩毕竟是叔侄,别太狠;也有些现代人认为朱允文的意思是杀了朱棣,别留给他杀,陷他于不义。所以“沈淮毕竟也流着宋家的血,自己人可以不待见似乎还轮不到别人打压谭书记会不明白
”这种事是仁者见仁的,也许就是血缘近才有威胁,才要借不相干人的刀来杀人。
来到第二点了,不知道楼主看过更大的重生之官路商途没,我个人觉得更大靠的可能是查资料,很大可能并没有在什么冶金部门工作过。
the end
2013年04月30日 11点04分
6
你说的不对,沈接手梅钢表现出极强的经济能力,谭是怕沈发展压过了他,影响了他在宋系的地位,所以才拆台打压的沈。说明谭是个政客,不是个经济能手,这也是更大想告诉大家的。
2013年04月30日 12点04分
level 3
按照楼主观点,更大应该在地产,造纸,光伏,新能源,网络,稀矿,消费电子等各个领域工作过。。。
2013年04月30日 11点04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