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公平正义大使
楼主
原理:1、两个物体缓慢摩擦,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到,但是狗的耳朵能听到次声波。
同样,两个物体急速摩擦,就会产生人耳听到的声音。
加入一定快的速度摩擦,就会产生超声波,人耳就听不到了。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20Hz~20000Hz,这一范围的声音频率称为音频,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正常的人听不见超声和次声。
2、地震次声波,频率多集中在1~10HZ,能量强大,传播远,人耳听不到,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物理量。几乎所有的大地震发生前数天至数分钟内,都有或大或小的次声异常(当然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显然,强化次声波监测,有利于减少损失。在声音的频谱中,人类的耳朵只能听到有限的信号,如果波长的震动频率低于每秒20至30次,那么对于人耳来说,这种声波已经过长,无法察觉了。这个人类听觉的限制是我们迈入神秘的次声世界的一道门坎。
3、假如把记录的地震次声波一定时间的记录,加速播放,就会产生人耳听到的声波。
或者把平时记录的次声波多倍的叠加,同样也会产生人耳听到的声音。
4、装置很简单,一个次声波拾音器,(大面积的动圈式拾音器)+时段记录仪+快速播放器+功放喇叭。
或者:次声波拾音器+几倍的倍频仪+功放喇叭。
5、在地震活动剧烈去,寻找地震时的声波,掌握规律,只要规律找准了,地震不就可以提前预报了吗?
最后总结:此声波地震仪俗称:电子狗耳朵!
不知此方案可行吗?
2013年04月27日 13点04分
1
同样,两个物体急速摩擦,就会产生人耳听到的声音。
加入一定快的速度摩擦,就会产生超声波,人耳就听不到了。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20Hz~20000Hz,这一范围的声音频率称为音频,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正常的人听不见超声和次声。
2、地震次声波,频率多集中在1~10HZ,能量强大,传播远,人耳听不到,是造成地震破坏的主要物理量。几乎所有的大地震发生前数天至数分钟内,都有或大或小的次声异常(当然逆定理不一定成立)。显然,强化次声波监测,有利于减少损失。在声音的频谱中,人类的耳朵只能听到有限的信号,如果波长的震动频率低于每秒20至30次,那么对于人耳来说,这种声波已经过长,无法察觉了。这个人类听觉的限制是我们迈入神秘的次声世界的一道门坎。
3、假如把记录的地震次声波一定时间的记录,加速播放,就会产生人耳听到的声波。
或者把平时记录的次声波多倍的叠加,同样也会产生人耳听到的声音。
4、装置很简单,一个次声波拾音器,(大面积的动圈式拾音器)+时段记录仪+快速播放器+功放喇叭。
或者:次声波拾音器+几倍的倍频仪+功放喇叭。
5、在地震活动剧烈去,寻找地震时的声波,掌握规律,只要规律找准了,地震不就可以提前预报了吗?
最后总结:此声波地震仪俗称:电子狗耳朵!
不知此方案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