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几天后,我在浙江桐庐的白沙镇参加华东地区电视台协作会议,接到福州《聊斋》录制总部的电话,转告黄湛从北京打去的电话,说阮若琳看了我送去的材料和录像带后很兴奋,说她早想找一个这样的典型,一直没有找到。她马上叫蔡骧(艺委会委员、研究员)从南通赶回来,叫我们去两个人同他们一起研究一下,准备在11月左右,由艺委会出面,再为《聊斋》专门开一次会,讨论《聊斋》的做法和精神,以及如何向全国宣传和推广。过了十天,黄湛又打电话告诉我,说广电部艺委会已决定开一个电视剧生产组织和经营
管理专题研讨会,以福建台为主,请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天津和上海的电视剧制作中心,以及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广电部政策研究室等单位代表参加。
这个叫做“全国电视剧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交流会”的会议于11月13、14两日在北京中组部招待所举行,到会的除了上述各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外,还有不少新闻单位的记者。我在第一天的下午作了近两个小时的发言,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也都发了言,除了介绍本单位的经验外,也对我们的做法进行了讨论。会议由蔡骧主持,阮若琳在开始时讲了话,结束时又做总结,基本上肯定了《聊斋》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精神是一种创新,并认为《聊斋》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带方向性的问题”。这对我们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在“全国电视剧生产、经营和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