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2012年太阳与地球磁极同时"转换"?六年后难道是世界末日?非也! 作者:幽冥鬼冢 -- (长沙理工大学 喻亚林) 前言: 宇宙这一概念是人类自己提出来的,而实际上它是什么呢?一个巨大的磁暴力场?一个最原始的力学模型? 在茫茫宇宙中,有无数个大小星系,这是组成宇宙的本原,是它的分子或原子结构。其中有一个人们称它为银河系,它有一个耀眼的光斑--太阳系,而我们就住在太阳系的一颗蓝色星球上。这是个二元分子结构的行星,月球是其中一员。 四十四亿年前,地球所受的一次撞击来自火星大小的天体,而且撞飞了大量的物质,从而形成了月球,撞击释放的能量液化了地球的表面。一颗直径100米的陨石或小行星砸在地球上的冲击力不小于100万吨级的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然而小行星直径超过一百米的不计其数。 1908年6月30日清晨,西伯利亚中部,一个巨大火球从天而降,引起的大气冲击波绕地球两圈,能量超过丢在广岛的原子弹600倍,要是再过8小时,英国首都就会变成一片废墟,而这个陨石直径才100米。1996年,一个直径500米左右的家伙从距离地球45万千米处飞过,以天文学角度讲,简直是擦着地球过去的。而且人们是在其靠近地球前四天才发现的,可见人类的技术远远落后于人类所需。所以反过来想,幸亏只是在四天前才发现,要不就会让人们饱受恐慌之苦,却又无能为力! 在4.4亿年前的晚奥陶纪,地球公转一周要412天,4.2亿年前的中志留纪,地球公转一周要400天,3.7亿年前的中泥盆纪,要398天,到亿年以前的晚石炭纪,大慨为期385天,6500万年以前的白垩纪是376天,而现在只要365.2天。 根据天体物理学的计算,地球自转速度也在放慢。科学界普遍认为是潮汐摩擦引起的。的确,潮汐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但是还有两个重要因素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地球七巧板块的整体漂移和日地距离的接近,公转周长变短,太阳力量对比变强,太阳正处于中年,磁场能达到峰值,地球被太阳所牵引!后续将对后面两者作详细解释。 在过去的7600万年里,地球磁极表面曾发生过171次反转,地球磁场表面反转之间最长周期将近300万年,而比较频繁的周期为5万年。许多人称之为“磁极反转”。个人认为,实际反转的只是漂流在软流层上的地壳。磁石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可以使其原有磁性消失,这个温度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居里点”!岩石在成岩过程中由地磁场磁化获取磁性。地底熔岩在上涌过程中凝固后,还保留地球磁场的磁极方向,所以在洋中脊两侧的海底有磁化情况相同的磁性条带存在,磁性条带的宽度可作为两次地壳板块运行地球表面一圈时间的度量标准。目前,地球的磁场表面已保留了70万年。 后续 如科学家所言,太阳磁极的转换与蛇蜕皮一样。太阳每经过11年的周期都要蜕一次皮,而且蜕的是磁性皮肤。太阳要实现磁极转换需要极地区域经过上千次的日冕物质喷发,每次喷发都会将数十亿吨的气体抛射到宇宙空间。但是地球的结构与太阳不同,地球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外壳!地球的磁极的产生是因为地核内部的高温高压而将电子“挤”出来以后,逃逸到外层,使地核内部带正电荷;地核外层则变成一个全部由电子充满的壳层,这个壳层是超导体,是它的电流产生了地球的磁场。所以地球的磁极核心在地底,而非表面! 有科学家预测,2012年,太阳磁极和地球磁极将同时转换,其实并不会有地球磁极的转换!对于地球磁极转换一说是不能成立的。地球的磁极是不会变的,变化的只是地壳的位置! 因为地球的磁极在地心,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因为地球要沿着太阳的磁感线方向运动—只有在这样的等力场线上运动时才能不耗功或少做功。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型路线,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这种轨道使地球有了两种惯性离心力,不仅仅使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而且在地心因磁场被太阳牵制后自转速度要落后于地壳!地壳在地心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离心力,在软流层上漂移,我称它为“整体板块运动”。
2007年07月13日 11点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