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斋头衔相关解释
1、【一匡天下】
《史记》之《管仲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即,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2、【两朝开济】
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3、【三顾茅庐】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四面楚歌】
陆贾《楚汉春秋》:”汉兵以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5、【五窦联珠】
《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6、【六出奇计】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西汉丞相陈平一生给汉高祖刘邦出了六条出奇制胜的谋略,被刘邦采纳统一江山。这六条计谋即:捐金行反间计,离间项羽君臣;以恶草近楚使;夜出子女二千人,解荥阳之围;蹑足请韩信稳定军心;请刘邦伪游云梦擒韩信;解白登之围。
7、【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8、【八斗之才】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9、【九合诸侯】
《史记》之《管仲列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0、【十全十美】
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11、【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2、【才贯二酉】
《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郡县志》:“大酉山有洞,名大酉。小酉山在酉溪口,山下有石穴,中有书千卷,旧云秦人避地隐学于此。自酉溪北行十余里,与大酉山相连,故曰二酉。”
13、【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收纳了他,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
14、【囊括四海】
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5、【腹载五车】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6、【眼观六路】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17、【倚马七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18、【红袖添香】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红袖,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添,增加。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颂悦2010 @紫晶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