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一场春雨在今儿个绵绵而至,已经滴滴答答了一个下午了,还未见停歇。地上满是湿漉漉的一片。雨总是不愿意给人打招呼就从天而降,即使是前一天夜里雨停了,第二天早上还是会发现它的身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眼中的雨是有灵性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应该认为雨是不愿意给人们打招呼就从天而降,它是来不及吧。
大地经过春雨的洗礼怕是要焕发出勃勃生机了。雨中,已经冒尖儿的小草沾满了雨水,在雨露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路边的柳树早已换了装束,垂入水中的枝条已经是翠绿色;高大的杨树把黄色的衰叶拂去,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的新叶,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对面的杏花也一片片的,全然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象……
小时候很喜欢下雨,而且喜欢被雨淋湿的感觉,每逢雨天,从来不打雨伞,总是趁母亲不注意偷偷溜出去和小朋友玩水。那个时候即使脚上穿的是布鞋,亦或是拖鞋,也“义无反顾”在小水坑里玩水,结果往往是衣服和鞋子全部湿掉,弄得脏脏的一片狼藉,最后被母亲发现教训一番,即便如此,每到下雨的日子我还是会偷偷地跑出去……
清明时节又是踏青的好日子,暖春四月,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古时清明节就有踏青、放风筝、蹴鞠的习俗。古时的踏青和现在不一样,古时的踏青是在寻求亲人在世的感觉,“踏”的地方也应该是和已逝亲人有过美好回忆的地方,这是对逝者的无限悲痛的、深切怀念。而现在的踏青却是单纯的旅游,或者与恋人外出旅行增进感情、或者把踏青当作求爱的途径,对传统节日里这样扭曲的行为不得不令人深思。年轻一代的我们习惯西方时髦的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还有乱七八糟的光棍节,却忽视了传统节日,把传统节日的假期只是当作休息的时间。虔诚,我们应该对传统持虔诚的态度,尊崇传统、保护传统,铭记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惨痛教训!!!!
窗外,雨依然悄然无声地洒落,给即将到来的清明平添了淡淡的哀愁。
2013年04月02日 11点04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