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一不小心在大学因为太无聊写了一部小说《甄嬛传》”;“出版社能获奖,比我自己获奖更高兴”;“读书是人类古老而优雅的习惯,写书的人无论是虚构类或是非虚构类的作者,都是为人类的这种习惯而服务的人。”……在昨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颁奖典礼上,刘心武、贾平凹、刘震云、梁晓声、解玺璋、流潋紫、张羽等多位获得2012年度最具影响力文学类和非文学类好书的作者、译者们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获奖感言,用炽热的心声与现场的读者朋友们一起品味图书的风尚,分享阅读的魅力。
文/记者吴波、卜松竹
图/记者庄小龙
刘心武(《刘心武文存》作者):
“文存的原则是实事求是”
上这个榜单我的第一反应是好奇,在得奖的作者中我应该是年龄最大的,我这把年纪穿越时代的风云,感慨可能跟别的作者不一样,因为在我的少年跟青年时代,一个人不可以说你有势力,我从小受的教育是要夹着尾巴做人。现在中国图书势力榜已经是第四届了,我感到很欣慰,这说明我们的时代在不断进步,我们的观念、使用的符码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
在这种更新变化中,我的文存居然也能获奖,我很惭愧,文存里面有很多很幼稚的东西,是一个很杂的文字集成,里面收纳了16岁以来我所有公开发表的作品。我过了70岁,从小喜欢写作,第一篇作品发表于1958年。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此要叫文存,而不叫文选也不叫文集。文学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诚实。我很感谢出版方给我出版,也很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的荣誉,该感谢的方面太多了。
贾平凹(《带灯》作者):
“获奖是对作家的鼓励”
这次能够参加中国图书势力榜的活动,我自己感到很荣幸,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20年间,我主要写作长篇。这几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写出来之后给出版社,他们说能出版就出版,他们说不能就不能,反正一切由他们决定。《带灯》这本书写出来之后让几个朋友看过,有人说这本书涉及社会敏感内容,能不能发表很难说。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朋友看了给予相当的肯定,说能发表、能出版,于是就这样发表出版了。这次年度好书评选中,《带灯》能入选,这是对作家的一种鼓励,在文学边缘化的当下尤其有意义。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自己也积极参与其中。
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作者) :
“出版社能够获奖,
比自己获奖更高兴”
首先说一下势力这两个字,我赞同刘心武老师说的,因为作者或者是图书在目前的中国是弱势群体,越是弱势群体越是喜欢说自己有势力。感谢出版社,感谢广州日报,感谢评委会,感谢网上投票的读者朋友们。《我不是潘金莲》创作过程非常正常,但是写出来之后是不是能出版?什么时候出版?我和贾平凹有一样的担心。中国这个民族虽然苦难深重,但是永远不缺喜剧,在我犹豫时我碰到了和贾平凹老师一样的情况,出版社包括编辑说可以出,出之后稿费是我的,出了问题是他们的。出版社能够获奖,比我自己获奖更高兴。同时,中国图书势力榜能对弱势群体表示一些肯定,我也非常感谢,谢谢大家。
梁晓声(《郁闷的中国人》作者):
“读书是古老优雅的习惯”
读书是我们人类古老而优雅的习惯,写书的人无论是虚构类或是非虚构类的作者,都是为人类的这种习惯而服务的人。这次来图书势力榜见到很多老朋友,作为写作同行我本来和贾平凹他们是真正的同行,但是又写了很多非虚构类的作品,给我带来很多的益处。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归队到虚构类的创作队伍中,和贾平凹他们重新站在一起。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