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松香玫瑰
楼主
品德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品质与品格。“要立人,先立德;要做事,先做人。”老子《道德经》中说:“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就是说,“道”产生万物,“德”抚养万物,物质构成万物的形态,形象完成万物的品类。所以,万物都尊崇“道”;而贵重“德”。 讲到“立德”,我想起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八个题字“爱国、孝亲、尊师、重友”。这几个字,季老一生题了不下百遍。老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季老不顾九十岁的高龄,跪在父母坟前行磕头之理,他老人家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孝亲,也让我们每一个人接受了深刻的品德教育。这八个字是季老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铭记这八个字,作为我们做人的准则。 古人讲,德以养心。这里的“心”,是指一种精神境界。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心灵才会变得宁静,才会达到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连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还要到七十岁时才能顺心而为,而不逾越法度。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更要在生活中不断总结经验,反省不足,加强道德修养。 “心”还有另一种解释。佛经中说,颠倒心。颠倒就叫心,这是什么意思呢?当你想事情的时候,你想完好的一面后又想了坏的一面,这就是颠倒,你的“心”就体现出来了。只想好的一面,那是一厢情愿,是不用心。只有全面考虑,才是用心的表现。在待人处事方面,要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叫做用心。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说话做事,不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多考虑说话和做事对象的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想一想,才能把话说好,把事办对。在与同事、朋友相处,与家人、孩子相处时,常用“颠倒”的方法换位思考,会减少许多矛盾,为单位、为家庭、为社会带来和谐的音符,我们的道德修养会得到提高,心灵也会得到升华。
2013年03月27日 07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