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世玉细说林黛玉】 《桃花行》揭秘林黛玉之死(上部)
红楼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桃花行》告诉你,林黛玉是怎么死的?
《桃花行》告诉你,林黛玉死时,身边都有谁?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
level 3
北级圈
坐等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2
青尘春愁
你沙发抢的太快了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北级圈
多谢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最近,杏花落,桃花红,满树满枝的桃花。
让我,想起了林妹妹,还有她的《桃花行》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3
青尘春愁
【浊世玉细说林黛玉】 《桃花行》揭秘林黛玉之死(下部),已经更新,欢迎大家指正,在本帖子第3页。
2013年03月27日 08点03分
你的初秋
浊世玉啥意思,也不是你网名啊?
2013年07月20日 20点07分
青尘春愁
回复 你的初秋 :“浊世玉”有两个意思:1、清代花间词人【纳兰容若】被称作“浊世公子”;2、《红楼梦》里【贾宝玉】常自称“浊物”。“浊世玉”就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依然保持一颗玉一般透彻温润的心灵。不被社会风气污染,不随波逐流。
2013年07月21日 00点07分
level 7
MaxMaralove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4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读林黛玉的诗词,都是充满了哀伤、忧愁、凄美、心碎的感受。
《红楼梦》中林黛玉可以算是“诗仙”
(宝钗是“诗圣”、湘云是“诗豪”,其他人是“诗客”)。
她的诗词灯谜酒令“风流”、“别致”、“轻巧”、“凄美”,真是以诗寓人,以人喻诗。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5
高中生不要早恋
妙玉也诗客?
2013年04月01日 12点04分
玫瑰色的晚餐
妙玉才是诗仙吧
2013年04月06日 11点04分
衣中同穴
回复 玫瑰色的晚餐 :何必纠结这玩意。。
2013年04月06日 11点04分
金刚葫芦孩
回复 玫瑰色的晚餐 :妙玉是诗魂
2013年04月11日 04点04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葬花吟》,从狭义上,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总的象征,从广义上,是大观园诸位红楼女儿的悲剧的一个缩影。
《秋窗风雨夕》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生离诀别后,黛玉的“枉自嗟呀”的情景象征。
《桃花行》则是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泪尽而逝的象征性写照。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6
魂断怡红
当然.由此看出她便是芹师的倾心所在.堪称"红"书的灵魂.
2013年05月03日 03点05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宝玉读过这首诗的感受是:“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
滚下泪来”
并借助和宝钗的对话,点出这是“
哀音”。是不吉祥的。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7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桃花行】的写作背景:
黛玉的这首《桃花行》,是在
仲春天气,
“虽得了工夫,争奈
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
剑刎了尤小妹,
金逝了尤二姐,
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
紧接着,
李纨出场了,她的丫环碧月说“如今
琴姑娘又跟了老
太太
前头去了,更寂寞了。
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你瞧宝姑娘那里,
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个
云姑娘落了单。”
而看这首《桃花行》诗的当场人有
“宝钗”、“宝玉”、“宝琴”、“湘云”、“探春”。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8
青尘春愁
“两个姨娘今年过了,到明年冬天都去了,又更寂寞呢。”此处,伏笔,李纹李绮姐妹的结局,是在黛玉死后的第二年冬天。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9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我们说《桃花行》是黛玉泪尽夭亡的“哀音”,而亲自见证这首诗的几个人物,等到黛玉死的时候,他们都在哪里?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0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
贾宝玉】
“
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这条线是
宝玉和柳湘莲。
因为
赖尚荣管辖的地方出了
人命案,从而牵连出“柳湘莲”,因为那人恰是柳湘莲当初的同伙,因为招供,所以把旧年和
柳湘莲的抢劫案也翻出来了。
如今“柳湘莲”已找不到,素日和柳湘莲相交亲密的
贾宝玉成为焦点,
受了牵连。
“赖尚荣”名字暗示这个由贾府谋职的上等奴才最终“赖上荣国府”了。作者通过赖嬷嬷说出了这个赖尚荣的恶习,
有关赖尚荣的结局,此是后话,以后再说。
眼下贾宝玉因为“柳湘莲”受牵连,遭到贾政的训斥甚至笞打。
这一回还交代了宝玉因为
贾政的书信几个月后就回京,开始赶功课,与之相对应的是,贾宝玉的“牵连”通过走关系送钱摆平了,贾政要外调他乡,所以就坚持把宝玉一起带走任上,多加学习仕途和管教。
所以,
宝玉走了,不在现场。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1
白衣赛雪
贾政这条有待商议,因为自诡婳词后他就再没逼宝玉参加过什么仕途之类的事了
2013年04月30日 23点04分
清韵墨竹
我觉得是宝玉逃亡逃罪类,后文不是有狱神庙之说
2013年05月01日 02点05分
淡月云疏周
这一回还交代了宝玉因为贾政的书信几个月后就回京,开始赶功课,与之相对应的是,贾宝玉的“牵连”通过走关系送钱摆平了,贾政要外调他乡,所以就坚持把宝玉一起带走任上,多加学习仕途和管教。-----没有读出来
2013年06月17日 12点06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宝琴】
“
琴姑娘又跟了老太太前头去了,更寂寞了”。
这条线是
贾母和宝琴。
贾母死于黛玉之前,这个结论,待日后专文解释。
宝琴是在贾母去世之前走了,出嫁了。所以,黛玉死时,
宝琴不在现场。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2
lxd1992离忧
”跟了老太太前头去了”这句话开头是个”跟”字,作跟随意,所以只能解释成”跟随老太太往前头去了”而不是”在老太太之前去了”,字面看是在老太太之后啊。
2013年10月23日 07点10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湘云】
“
把个云姑娘落了单”。为何湘云落单呢,因为出去了一个香菱。
这条线是
湘云和香菱。
香菱“出去了”,代指和湘云“相恋相怜”的
丈夫卫若兰“出去了”,所以湘云成了一个人,落单了。
香菱死了,湘云婚后不久,丈夫远去他乡,
湘云一个人在家守着等着。
黛玉死时,
湘云不在现场。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3
灰原不二桔梗
卫若兰太可恨了,黛玉和湘云都被他拆散了
2013年05月01日 01点05分
level 7
梦落凋花
期待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4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探春】
“
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
性格刚烈,就像好看又扎手的玫瑰
副册里的“尤三姐”,是
正册“三妹妹探春”的对应人物。恰好
尤三姐和柳湘莲的一死一出家的结局,是
黛玉和宝玉的
结局引子。
软弱任人欺凌的
副册“尤二姐”,是
正册“二姐姐迎春”的
对应人物。从府外被赚到府内的尤二姐流产郁郁而死,也是被赚入宫中流产调理不当受贾家牵连而死的
元妃的一个
影子。
黛玉的桃花社,因为
探春的生日,最后不了了之。
探春的这次生日,王子腾夫人亲自来了,元妃也送来寿礼。
贾府众人为何不摆酒席唱戏?因为正处在“国孝”老太妃薨逝。
这条线牵出了
元妃、探春、王子腾夫人。
“老太妃薨逝”伏笔“
元妃薨逝”。
正是后文探春生日刚过,
清明时节,含悲远嫁。
虽然按照礼制应该是盛大的喜庆的场面,但是因为“元妃薨逝国孝”和“贾母病逝家孝”的孝期内,还有此时走下坡路的贾府,再也没有当年元妃省亲时的钱财和人力,只能有心无力。
所以
探春的亲事就是“两个凤凰和玲珑喜字带响鞭”的风筝绞在一起,“倒有趣”,但是“
忒促狭了些”。
所以,
探春在黛玉死之前走了,
不在现场。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5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这里提到的两个重要的人物,
宝钗和李纨,都是黛玉《桃花行》的现场见证人,黛玉死时,只有
李纨赶到了潇湘馆,第二日,才是宝钗以及其他人。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6
蘑菇蘑菇不开椛
看87电视剧记得演黛玉之死是在二宝大婚之时,但当时林妹妹弥留之际,紫鹃吓傻了,赶忙出去叫人,但是没有一个人去,也就只有李执赶到了潇湘馆~~~~~
2013年03月27日 10点03分
冖骟人🐴福报
回复 蘑菇蘑菇不开椛 :87的不是
,87的是宝玉从战场上回来林黛玉就没了,貌似。然后才是二宝成婚。
2013年03月27日 10点03分
冖骟人🐴福报
回复 蘑菇蘑菇不开椛 :新红和高鹗的续书是你说的那样
2013年03月27日 10点03分
蘑菇蘑菇不开椛
回复 邪恨雪 :
是啊,现在看87的没有那一集,但是我小时候真的明明看过那一集,就是二宝成婚,黛玉死的,然后第二天宝玉知道了自己娶的不是林妹妹,跑去潇湘馆人已经没了,当时我还哭的撕心裂肺的。。。。真的很真实的记忆,不知道为什么长大看就没了那段~~~
2013年03月27日 11点03分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2013年03月26日 09点03分
17
衣中同穴
好图,好分析
2013年04月06日 11点04分
魂断怡红
仍然未达到书中带来的震撼效果,晓旭的形体质素.较之"风拂柳"形态略有出入,更在演黛玉病重期及临终戏必须减食或停食二天.方能收其虚脱.憔悴等功效.而这样的导演在中国很少.
2013年05月03日 03点05分
level 10
槛内小生
占座,受教。
2013年03月26日 10点03分
19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其二,有“美人”的意象。
以桃
花比拟美人,或
将美人比作桃花,在古代桃花诗中屡见不鲜。《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首唱
以桃喻人的先声。
唐代崔护的“
人面桃花相映红”(《题都城南庄》),借绯红的
桃花衬托少女的羞容。
唐代韦庄的“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庭前桃诗》)则用
湘女之泪、息妫无言描摹桃花的姿态。
2013年03月26日 10点03分
21
level 12
青尘春愁
楼主
其三,有“桃源”的意象。
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陶渊明在《
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世外仙境,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那里与世隔绝,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无忧无虑。桃花往往和桃源联系在一起,成为文人雅士
避世隐居的理想处所。
比如陆游的“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泛舟观桃花》) 是诗人向往晚年归隐后生活和心情的生动写照。
宋末元初的谢枋得在“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庆全庵桃花》)中,把自己隐居地庆全庵比作桃源,将自己比作桃花源中的“
避秦”之人,像桃花源中一样不记时日,看到桃花开放才知道又是一年的春天来到。诗人看到落英缤纷,花落流水,就担心会有“渔郎”问津,害怕暴露“桃源”所在。
2013年03月26日 10点03分
22
1
2
3
4
5
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