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个三国知识贴,以后闲的时候看。
临汾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一楼给飞哥。
2013年03月25日 00点03分 1
level 7
二楼乃除三国演义外其余史书对关张的评价,可借鉴。
2013年03月25日 00点03分 3
level 13
文盲 看不懂
2013年03月25日 00点03分 4
我也是,乱看求了,这显的我有文化。
2013年03月25日 00点03分
level 7
第四,糜芳士仁
将军士仁在**拒守,蒙令虞翻说之。……【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仁得书,流涕而降
这是不是被包了饺子?[瞌睡]
【闰月,权征羽】东吴全明星出动
【逊遣将军李异、谢旌等将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异将水军,旌将步兵,断绝险要,即破晏等,生降得凤。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破之。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逊令人诱之,布帅众还降。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数万乡勇加正规军都被破了
2013年03月25日 11点03分 6
level 7
第五,远备
【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于是有樊城之事。】
大水爆发的苗头是有了,但是怎么破?“子孝县军”已经“无有远备”了,此时发现了问题也没办法解决了,就是温恢也没料到大水会如此大。
不被水淹的办法:
一,弃城就逃。
二,早在襄樊之战前曹仁夜观星象,算出将有几丈高的大水爆发,于是组建了一支可以装载几万大军的庞大舰队。号为长江水师。
2013年03月25日 11点03分 7
level 7
下面要说的是八卦阵。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9
level 7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10
level 7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创建八卦阵。
要了解这一点,我们要先分析那个时代的战争环境。
孙子兵法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攻如火,不动如山。
诸葛亮最大的敌人,曹魏的军事始祖曹操,就是个精通孙子兵法的军事家,甚至为他做注。几百年后的李靖就有提到。其中曹操非常重视骑兵的使用,他提出,骑兵分游骑,蹈骑。游骑和蹈骑是可以互相切换使用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就是,利用骑兵的速度,在特定的地点形成攻击的突然性和兵力的优势。用游骑发现敌人,跟随敌人。当战场环境改变后,比如敌军陷入苦战,那么秃鹫一般的游骑就会变成蹈骑,露出凶狠的利爪,形成致命一击。
其经典战例就是,渭水之战。马超的军队陷入苦战后,精锐的虎豹骑侧击,是压倒骆驼的稻草。
我们熟悉的坎尼之战,大流士之战,骑兵都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侧翼形成致命突破并形成卷击。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11
level 7
这么看来骑兵看来是很可怕的,但是汉军在和匈奴人作战了一百多年里,已经有充分的经验如何对付这些来去如风的强盗。
这里再分享一个经典战例:曹彰田豫北伐鲜卑之战
在平原上,曹彰和田豫的军队遇到大群鲜卑骑兵,情势万分危急。好在身边还有田豫这样的牛人。田豫下令部队用车辆形成圆圈,弓弩满于内,并露出些,又留有后手。于是鲜卑军一下子就撞在这个乌龟壳上不知所措。曹彰抓住这个机会,趁敌混乱,发动反击,大获全胜。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步兵原来还可以用战车啊。
步兵不能像骑兵那样来去如风,机动灵活,但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早就告诉你如何使用步兵了“其徐如林,不动如山”
好了,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咱们绕回来了。
诸葛亮,除了是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个发明家。他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牢牢坚持这点,营垒层层,军队森森。
为啥?因为蜀人轻脱不善战。
诸葛亮只有用制度,用军械,用稳健来操纵这些部队执行他的北伐大业。
也因此,他特别重视偏箱车和弓弩的使用,外加拒马。
李靖总结:偏箱(车)、鹿角,兵之大要。
诸葛亮作古数十年后,马隆使用他的技术,以及偏箱车,讨伐异族,大获全胜。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13
level 7
好了,我们已经做足准备工作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八阵图是如何工作的吧
诸葛亮的牌很简单,大批相比曹魏不那么善战步兵,少量的精锐步兵,极少量精锐骑兵。于是部下这个阵: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14
level 7
前面是9个外围阵。精锐的部队分别布置在龙、虎、中军
后面是24队游骑兵,最精锐的底牌
每一个九宫格都配备偏箱车,能在防御和进攻之间切换,其中又有很多缝隙。
如果有个2B,冒失发动进攻,比如进攻鸟阵并从风、地的间隙切入,外围的小阵(风、地、云、天)就变成防御阵型,一边互相保护侧翼一边以弩杀伤敌军;
中军通过移动很容易把八卦阵变成一个大口袋,这时内部小阵(龙、虎)的精锐部队就会变成锋矢夹击突入部队的菊花(听着是不是很像坎尼战役?)
更何况八卦阵的后方还有一支游骑预备队随时等待爆菊指令。
这也就是为什么看似很2B 的八卦阵在防御战时露出獠牙,造成对方大量伤亡的原因。正如李唐问对所说,一旦对方莽撞得发动进攻,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15
level 7
更有趣的是,除了防御战,九宫格还能做万般变化,比方后军向两翼铺开就是常山蛇阵,向一侧集中就是不对称锲型阵(大流士之战亚历山大侧翼突击的翻版),再配合偏箱车和威力巨大的诸葛连弩(冷兵器时代的三段铁炮),很容易理解曹魏当年的悲剧。
李靖的六花阵是简化了的八卦阵,把外围八个阵缩编为六个阵,可以看做是变阵速度更快,士兵利用率更高的八卦阵。
总而言之,整个阵的布置非常非常复杂,调动也非常非常复杂。诸葛亮为了让他的军队严格执行命令,如机器般协调一致,写下了《兵法二十四篇》
这部兵书大部分都是由各种条例组成的,他不想孙子兵法那么华丽,但他是成体系的,是不朽的!(曹操也写过类似的操典,如军令策,不过不成体系)
可是,八阵图是有缺陷的。他最致命的缺陷,就是慢!
因为没有骑兵,也没有足够的精兵,诸葛亮根本无法越过曹魏的预警,完成大纵深运动战。他唯一的期待,就是在大平原上与曹魏军决战,依靠他创建的这头战争怪兽一举摧毁曹魏在雍凉的主力。
所以司马懿“畏蜀如虎”,不是因为他无能,而是因为他很清楚他面对的对手。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16
level 7
司马懿坚决执行的相持战,乌龟战,预判抢占各个战略关键点
他不是战术家,张合提出的什么运动战,他完全不敢兴趣,他是战略大师,不玩火。
司马懿很欢乐,你诸葛亮搞了这么多玩意儿,哈哈我还是制住你了,还不忘讽刺挖苦一番。不过北原那出戏,我觉的司马懿后半夜回想起来还是会后怕吧。
而诸葛亮这只军队留下的任何遗迹,也足以让他赞叹。
这也是中国军事思想魅力所在。生生相克。一直不能疾如风的部队,是天生残疾的。
诸葛亮最终没有完成他的北伐大业。
但是他的军事著作,他的军队组织,他的发明,都被留存下来了。
最终被中国的武人认为是智慧的化身,是不朽的。
这就所谓名将无赫赫之功吧。
2013年03月26日 12点03分 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