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东汉十三州都督
楼主
1)
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整体的风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2)
标识.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规定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
正确的
定名是正确坚定的前提。
3)
看细部与装饰.是佛像鉴定时非常使用的小窍门。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4)
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铜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铜.黄铜和红铜。我们在鉴定时,要注意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同的。如同样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因为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是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别好,所以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轻许多。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同和用料也不同。如内地宫廷的佛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而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清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而受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的藏地造像,多以黄铜铸造,澄黄亮丽,他处少见。同时,眼部常以白银镶嵌,唇部和衣喜欢用红铜镶嵌,使整体造像显得非常华丽。而受尼泊尔风格的藏地造像,则多用红铜铸造鎏金并镶嵌宝石。
5)
铭文和题记。铭文与题记是造像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文字鉴定内容。一般说,佛像上的题记从佛像出现就有了,所以在鉴定佛像中,还有要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013年03月22日 14点03分
1
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整体的风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2)
标识.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规定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
正确的
定名是正确坚定的前提。
3)
看细部与装饰.是佛像鉴定时非常使用的小窍门。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4)
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铜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铜.黄铜和红铜。我们在鉴定时,要注意不同时期的用铜是不同的。如同样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因为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是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别好,所以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轻许多。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同和用料也不同。如内地宫廷的佛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而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清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而受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的藏地造像,多以黄铜铸造,澄黄亮丽,他处少见。同时,眼部常以白银镶嵌,唇部和衣喜欢用红铜镶嵌,使整体造像显得非常华丽。而受尼泊尔风格的藏地造像,则多用红铜铸造鎏金并镶嵌宝石。
5)
铭文和题记。铭文与题记是造像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文字鉴定内容。一般说,佛像上的题记从佛像出现就有了,所以在鉴定佛像中,还有要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