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李健
李健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
如棋人生 楼主
再谈李健(文章转自“岭上岁月”的博客) 看明星的演唱会,生平只有两次。一次是应朋友之邀到广州拍孙燕姿,一次就是昨天李健的歌友会——如果这也算演唱会的话。 前半段所谓厦门原创音乐的展示就不提了,如果去年海边戏台的演出我还持保留态度的话,那昨天的作品只能用不堪来形容。加上两个娘们似的主持和老实得象个高中生的厦大学生,我们几乎要担心李健会不会在后台就此晕死过去。 李健终于出场,一样的沉静,一样的白衣飘飘。犹如在燥热的夏夜吹来的一阵凉爽的风,让我们好一阵神清气爽。 但是看完整场演出,我突然印证了之前的一些不祥的预感。 我对大陆纯粹的校园民谣一直不太感冒,他们在象牙塔里的自恋和意淫基本上被高晓松之流搞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很快就销声匿迹。但是李健是一个异数。他从水木年华中的出走代表了与校园民谣某种意义上的决裂,走上一条更宽广,也更遵循内心的音乐道路。 我们从李健的新专集中看到了种让人欣喜的改变,他的音乐更象是河,绵绵不断地滋养着我们已经麻木了的音乐神经。我开玩笑地说:在这个年代,没有好吃的菜,起码要吃点干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健不代表校园民谣的复兴和传承,他更多地是在做这样的努力:突破小我的校园情结,通过对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拷问,试图走向更宽广的、我们称之为真正的大民谣的方向。犹如摇滚(ROCK)和现代摇滚(ROCK AND ROLL)的区别。 李健在离开校园十年之后,他的作品终于在校园和现实之间完成了某种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张《想念你》可以称得上是集大成者,一方面向过去的校园民谣致敬,一方面打开了更为广阔的音乐之门。 可是我担心的是,走向真正的民谣之路需要挣扎和痛苦的蜕变,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当李健坐在台上唱起那些经典的校园民谣时,我担心他舍不得这青春的温床,而缺少了坚忍的力量。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他会在叩响民谣之门的同时射失那关键的临门一脚,最后留给我们的依然是校园民谣的苍凉一瞥。 真正的民谣需要血与火,需要面对淋漓的鲜血,惨淡的人生。注:在此对“岭上岁月”表示感谢。
2007年07月01日 15点07分 1
level 1
如棋人生 楼主
以上转载文章仅作交流之用。
2007年07月01日 15点07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