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6
读言情,我并非驾轻就熟,算来,是个新手,甚至还在磨合期。但近一个月的耳濡目染,足使我还算可以略微辨别优劣。看罢,我可以立即给出第一评价。《我的蓝》,是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初识,莫靖远二十四岁,罗蓝二十岁,两人还都是豆蔻般华年呵,弹指间,十年不翼而飞,两人各自抛却的年少的轻狂,多了些执着与认真。自始至终,莫靖远都是爱极罗蓝的,我没有丝毫怀疑。自始至终,罗蓝都是极爱莫靖远的,我同样没有半分疑惑。就算莫靖远最初见罗蓝的目的并不单纯又怎样?从他第一次见到罗蓝就打算放弃游说她进莫氏开始,他的立场就不在莫氏,而在他自己。图书馆里面对莫靖远时,罗蓝的紧张不自在充分说明了他对于她是不同的。或者,当莫靖远的立场动摇开始,两人关系就注定将演变得剪不断理还乱了。只是第三次见面,莫靖远何以说出关于恋情的提议?只是第三次见面,罗蓝何以慎重地考虑并最终应允?戏码已然上演……两人分别爱得太辛苦,简直称得艰难。他们以自己的角度体贴地替对方想出一厢情愿的问题解决方法,却不知反倒造成两人之间隔阂愈深。勉力呵护着易碎的爱情,惶惶然,戚戚焉,手足无措,都失掉了往日的镇定智慧才华水准,像极了恋爱中的傻子,再平凡不过。相互牵念却都不愿放下矜持先说出口,于是彼此一遍遍造成细小的伤害,任凭伤口一次次加深,伤口上长着难看的疤。对待爱情,他们是懦夫。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对对方来讲有多么重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早已把持不住,陷入了爱情的漩涡,逃不掉了。『爱是拘束,爱是桎梏,爱是一根麻烦的心头刺。』第一次分手,罗蓝伏首喃喃:「莫,Eric,靖远,再见,我要走了?所以……再见。」第二次分手,情爱更浓,距离却远了,有种绝望的味道,谁也洒脱不起来。即使是相对暗自神伤也不愿放下身段向爱情投降。有必要如此固执吗?在这场无关胜负的游戏中,胜了如何,败了又如何?况且,就像莫靖远所说,「这种事永远不会有公平。」『说了再见,不要思念。既然分手,请勿回头。』他们不曾回头,有的只是重新压抑的热情,以及无法承受的寂寞苍凉。即使二人都各奔东西,却仍忘不掉曾经有过怎样的风清云淡、刻骨铭心,于她,于他。罗蓝花光了自己打工得来的2000美金买了瓶白葡萄酒托人送给莫靖远。莫靖远则是没有理由的跑去法国。尔后两人在南非不期而遇,于是别无选择地复合。只是,复合却是为了更彻底的分别与遗忘。『与其分手分得不干不脆、藕断丝连、牵牵念念,还不如交往到底,至少会有结束的一天。』他们把未来就这样抛给世事的无常,放任它顺其自然。分明是挚爱,却好似对于近乎残忍的选择无能为力。一次次的相遇,一次次的分离。一次次美丽的意外呵,接着是一次次伤感的孤单。没有承诺,一个字也没有,谁对谁都不具有任何约束力。本就是为了埋葬爱情,哪还有道理为爱情二次买单?谁是谁的推卸不掉的负担,谁是谁不曾打开的心结。长长的拉锯战没有尽头,遥遥无期。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在为什么而战。或者,统一战线?还是各自为营?只知道不放弃,要战,要战,哪怕战到死!不爱了吗?已经不爱了吗?结束这场爱情,是为了逃避以爱为名的禁锢。却不想执着于结束,竟也让他们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天长地久,你的牵绊,我的拘束,爱情的牢狱之灾。』罢罢罢,就算将这牢底坐穿,也不服输!电脑的故事,手机的故事,飞机的故事,地球仪的故事……八年了,举例初识已有八年了。所有的故事过后,终究是免不了要一场谈判,就像旁征博引过后论点的提炼总结——关于未来的美好,抑或灾难。……人潮汹涌,他们走散了。罗蓝终究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了。所以她寻找,然后她找到了。又过两年,终于Happy Ending。累计下来,十年,整整十年的马拉松呵。人道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2005年07月03日 02点07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