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1978年: 1.谈恋爱。此前整整十年,年轻人公开的约会被视为是可耻和堕落,他们只能用谈工作为由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一定是革命的敬礼,但在这一年,爱情开始与阶级感情稍稍分开,恋人们手拉着手逛公园,轧马路,恋爱终于还给它本来的目。 2.《望乡》。这部原名《山打根八号妓院》的日本电影对国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反响程度竟达到了北京电视台转播市民代表座谈会实况的地步。有人说:还可以有色情场面更浓厚的镜头。。。。。 3.德国大众。德国大众公司在这年开始跟中国政府谈判。那时的中国,大街上除了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只有公共汽车和老气横秋的“上海”,“红旗” 4.烫个“鸡窝”最时髦。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8年6月8日:虽然单调的灰色蓝色衣服仍然是标准的服装,但是妇女开始涌向百货商店,从有限的供应品种种选购衣料。在城市,新时兴的卷发和电烫发型(这些长期以来都被斥为资产阶级和西方的影响)北京排队最长的地方是理发店。 5.最早的出境游。能到香港探亲然后购物的人最值得羡慕。 6.范思哲。第一个国际顶尖时尚品牌来到中国。 7.劳力士。戴这表的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的人的梦想,也是被伪造最多的品牌表。 本年焦点:不良少年引领时尚。 在街头出现寥寥几个外国人就必遭围观的年代,伟大的喇叭裤动摇了这个东方大国数十年的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游唱歌手艾敬在她的《艳粉街》里记录了这一幕:有一天一个长头发的大哥哥在艳粉街中走过,他的喇叭裤时髦又特别他因此惹了祸,被街道的大妈押送他游街,他的裤子已经扯破,尊严已剥落,脸上的表情难捉摸。25年后,我们对喇叭裤鼓掌。
2007年06月28日 00点06分
1
level 8
1980年: 1.穿白色紧身衣的男子。上海芭蕾舞学校在湖南演出时,当地观众对舞台上出现身穿白色紧身衣的青年男子十分惊讶,在他们看来,这仅次于完全裸体。落幕时,一个很生气的干部打破了静默,他突然喊道:“这同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2.西服出租。英国《卫报》1980年4月14日报道,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有一块牌子,写着“这里出租西服”,这迎合了人们喜欢穿外国衣服照相的爱好。橱窗还陈列着一些白色结婚纱照。但是,有一张照片旁边贴了一条地地道道的中国口号:“为了革命,只生一个孩子。” 3.麦克哈里斯旋风。电影《佐罗》的观众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人次。但这一年最火的是《大西洋底来的人》的主人公麦克哈里斯,据说当时某单位评选先进典型,有的选票上竟填写了“麦克哈里斯”的大名。他的“麦克镜”可以写入未来的中国服饰史,游泳池里多了一种泳姿—麦克式。这部电视剧还使一项健身运动风靡全国,那就是飞盘。 4.新《婚姻法》和独生子女政策。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并经调解无效。中国人终于认识到“爱情灵魂”。 5.“下馆子”。“改善伙食”有偶尔变成平常。 本年焦点:偶像时代来临 文革后的第一代青年偶像在这一年诞生,他们是: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歌星”一次替换了“歌唱家”和“唱歌的”。邓丽君是一些人的梦中请人,对那些听惯了口号式歌曲的男女老少来说,邓丽君那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歌声,让人情不自禁的“蠢蠢欲动”,刘文正和罗大佑带来了长达10年流行期的校园歌声,罗大佑更被奉为“音乐教父”。《兰花草》的歌词源自胡适的诗作《希望》,随着胡适的暮年漂泊到台湾,然后又随着刘文正手中的吉他再一次流行内地。早恋的男生几乎都会唱“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而听到的女生则会心有灵犀的宛然一笑。罗大佑1979年创作的《童年》举国传唱。紧跟着是《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你的样子》、《滚滚红尘》、《明天会更好》等,罗大佑至今谱写了150多首经典流行歌曲。
2007年06月28日 00点06分
3
level 8
1982年: 1.走上神坛的山口百惠。《血疑》是山口百惠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满大街“幸子衫”,“幸子头”、“光夫衫”、“大岛茂包”不仅让个体户赚个钵满盆满,也让中国大众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名人效应”。 2.电视版的“狮子王”。日本动画片《森林大帝》开播,讲述了小狮子雷欧成长的故事。《森林大帝》标志着中国广告业进入新时代。日本广告商提供动画片,可在节目进行30分钟后插播1分钟商业广告。 3.《武松》。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国产电视剧。 4.神童计划。15岁的华裔美国儿童秦志斌考入剑桥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这件事似乎刺激某些部门,国内也开始了自己的神童培养计划,大学纷纷开办少年班,父母们为“制造”神童着迷。 5.黄书充斥。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玫瑰梦》被查禁,这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一个焦点事件。这一年,正式出版社被查禁的淫秽色情图书30多种,6家出版社停业整顿,查处因刊有淫秽色情描写或封面插图低级下流的期刊130多种。 6.军装复苏。街头上重又出现穿草绿色的旧军装和布鞋,挎军用包的年轻人。 7.牛仔裤。伴随着打工潮开始流行至今。 本年焦点:第一个体育明星诞生。 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一个面目清秀的小伙子一个人夺得共7个项目中的6枚金牌,这在体操史上尚属首次,他的名字—李宁,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里。 李宁不仅是25年来第一位大众体育明星,也是最成功的一位。李宁一共获得14个世界冠军,包括3个奥运会冠军,此外还有8个亚运会冠军。他是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中的第一个亚洲人。1999年6月,李宁与迈克尔乔丹、贝肯鲍尔、贝利等25人一起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选为“本世纪最佳运动员”。
2007年06月28日 00点06分
5
level 8
1984年: 1.健美操。日本《读卖新闻》1984年11月2日报道,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变得苗条魅力,在邻邦中国出现了健美操热,健美操的独特之处是,把太极拳和现代舞蹈结合起来。在西欧风格的广播体操中,吸取了“踢腿”和“出拳”这些中国武术动作。 2.《我的中国心》。当年春节晚会推出的香港歌星张明敏红遍南北,特别是他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成为除国歌外,中国人都会唱的歌曲。 3.涉外饭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4年6月6日报道,耸立在北京市郊的长城饭店是一座富丽堂皇的20层高楼,乍看上去,它好像与周围的环境不大协调。长城饭店是令人瞠目的暴发户生活方式的象征,是西方物质主义时尚的一个实例。一位来访的朋友一边在前厅品尝林茨果子牛油蛋糕,一边说道:“在这里,只有窗外的尘土是中国货。” 4.第一次公开招聘模特儿。中央美院等10所艺术院校在《北京晚报》上联合刊登启事,为美术系公开招聘模特儿,吸引了171个报名者,大多数人是待业青年。有些报名者不敢告诉父母,要求不公开名字。 5.西式快餐。合众国际社1984年2月19日电,中国的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开张,这是唐老鸭带动的食品革命。除了汉堡包之外,还出售热狗、油炸食品、榨鸡、冰激淋卷、煎薄饼和份饭。 6.街上流行红裙子。《红衣少女》中的安然掀起了穿红裙子的风尚。 7.录像厅。比比皆是,很多人沉迷于这里播放的港台片和好莱坞盗版片。 本年焦点:我们都“下海”吧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3次下海经商浪潮,分别发生在1984年、1987年和1993年。1984年那一拨,多数是靠继承海外遗产、留洋打工、倒腾紧缺商品、甚至包括部分靠辛勤劳动先“富”起来的人群,也就是银行账户上存有十几二十万的人群,俗称“食利阶层”,他们过着悠闲、富足的生活,成为当时社会羡慕的对象。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不过,1984年的经商潮灰色经济特点巨浓,最终被国家整顿下去。当时的“大款”,按现在的标准,不过是一个中下水平的工薪阶层。
2007年06月28日 00点06分
7
level 8
1987年: 1.艾滋病恐怖症。共同社1987年8月13日电:在饭店服务员、导游人员等涉外旅游工作人员中,艾滋病恐怖症正在扩大,卫生部门正在竭尽全力普及
正确的
艾滋病知识。饭店服务员最讨厌的工作是打扫外国人的房间。他们说“要是染上艾滋病怎么办。”有的导游极力回避和外国人握手。 2.霹雳舞。美国电影《霹雳舞》上映后,“太空步”开始席卷内地,是当时最酷的舞蹈。有些人在大街上跳舞,引得观者如云,堵塞交通。年轻人烫爆炸头。 3.彩票。福利彩票发行。1994年,又发行了体育彩票,到了2000年,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彩票销售点了,一两元的彩票最高可中500万大奖。 4.肯德基。11月12日肯德基北京前门设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 5.一切从“大哥大”开始。摩托罗拉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开始向国人推销模拟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 6.游戏厅。从都市向乡村蔓延。 本年焦点:费翔铸就第一批追星族。 混血儿的外貌和奔放的舞姿在冬天点燃大火,从此,崇拜明星现象逐渐成为都市文化的主流。第一批追星族出现了。直到15年后,我们才逐渐认识到:费翔是一个敬业的艺人,不是明星。“我不知道我是为什么成功的,是我的实力还是‘费翔’这两个字,所以我决定到谁也不认识我的美国去。”来到纽约后,费翔租了一个小房子,找了一个经纪人就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他每天把打印好的简历投到不同的地方,在当地登记的7万多名演员中寻找机会。除此之外,费翔从不玩“绯闻游戏”,现在哪还有比他更单纯的偶像?
2007年06月28日 01点06分
10
level 8
1994年 ①《过把瘾》 根据王朔的《过把瘾就死》、《空中小姐》等几部小说改编,王志文和江珊成本年度最受注目的影视明星。 ②第一部进口大片 11月12日《亡命天涯》首映,主演哈里森·福特。 ③诺基亚 接通中国第一个GSM移动电话。2003年,它挤下摩托罗拉,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供应外商。 ④宝马 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国人“开奔驰、做宝马”的财富大梦想由此起步。 ⑤哈日 一股崇尚日本明星的风潮从台湾省吹到了内地,在1970年代后出生的人中风行开来。他们出门玩滑板,穿HIP-HOP的衣裳,扎花里胡哨的头巾,喜欢《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流星花园》等卡通片,看《情书》、《爱情白皮书》等日剧,他们穿着松糕鞋和有短流苏的裙子,顶着一头纤维烫发,《HOW》杂志为哈日族提供了精神食粮。他们疯狂地热爱酒井法子、安室柰美惠、宇多光和木村拓哉。他们对西方时尚文化可不来电。 本年焦点 超市革命 3月26日,马来西亚零售商百盛进入中国,超市出现了。第二年,家乐福和普尔斯特等蜂涌而至,将超市演变成国人最喜欢的购物场所,先是柜台式超市,然后仓库式的大超市也来了。与传统购物方式不同,超市对我们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琳琅满目的商品近在咫尺,相当有视觉效果,令人充满购买欲望;不必再看售货员的嘴脸,自选自取的方式给了顾客最大的选择权,如果你改变主意可以把商品随时放回原地;在超市流行的初期,偷窃现象时有发生,要抵御不把触手可及的商品偷偷放进自己口袋里的诱惑的确很难,这考验了我们的道德。 在超市已经遍地开花中国的今天,逛超市成了很多闲来无事的人的首选,很多男性一直不喜欢去商场,但他们都会喜欢逛超市。这有助于调整夫妻和男女朋友关系。
2007年06月28日 01点06分
17
level 8
1996年 ①网吧 5月,第一家网吧威盖特在上海出现,这种高科技休闲方式很快被爱追潮流的年轻人接受。不过,家长通常都痛恨网吧:他们的孩子逃学到网吧玩游戏;网吧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 ②搜狐网问世 8月,著名的尼葛洛庞帝的弟子张朝阳在创办了这家门户网站后,成了时尚人物,受到国内媒体的追捧。 ③张国立和李保田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吸引了大批观众。连刘罗锅爱吃的芋头也突然热销北京。同该剧一同蹿红的还有王刚演的和。此后, 王刚几乎包揽了所有和的角色。 ④中国式的美国梦 只要是美国梦,不少中国人都爱做,不过这一回,好莱坞却做了个中国式《廊桥遗梦》。同名的书籍也在国内热销。 ⑤男人弱“性”? 性生活里,女性的期望值开始超过男性,不是处女已不受歧视。壮阳药泛滥。 本年焦点 韩流入侵 这股潮流从歌坛吹到影视界,连韩国高科技公司也受益匪浅。9月,SM公司包装推出了H.O.T组合,这5位唇红齿白小男生凭借劲爆的视觉张力、颇具颠覆性的自我表现舞曲及炫丽的舞台效果,刮起了强劲的旋风,席卷了整个亚洲及中国,迷倒18岁以下的少年人。他们是第一支被中国正式引进唱片的韩乐队。 2000年2月1日,H.O.T乐队在北京举行演唱会,现场狂热犹如当年欧美追随披头士。H.O.T穿着裤管异常肥大的超级“水桶裤”,戴着亮闪闪的首饰,耳朵上挂着耳环——无一不被争相模仿。中国最大的韩国流行音乐俱乐部Do-re-mi有约1万名会员,鼎盛期每月以3000人的速度递增。随着韩国音乐大行其道,安在旭、张东健、金喜善等韩国明星在中国的声望如日中天;韩剧流行,到《我的老婆是大佬》及《野蛮女友》时达到顶点;三星电子和LG等韩国公司也大借东风,中国区销售额节节攀升。
2007年06月28日 01点06分
19
level 8
哈哈,02 年的删啦?人体艺术无可厚非啊,好吧,不发图片了
2007年06月29日 00点06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