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整理】人类之外动物的道德
进化论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一楼喂度娘
2013年02月26日 16点02分 1
level 11
对于进化论这门学说,虽然科学界普遍予以认可,但是有相当比例的普通人,尤其是一些宗教信徒,仍然一厢情愿地将进化论称之为“假说”,并且不断地传播所谓“达尔文去世前向修女忏悔”、“进化论已被科学推翻”等等谣言。他们的目的,一种是希望自己的信仰被传播,一种是对进化论的观点无法想象,不愿相信。
攻击进化论的群体主要由一些原教旨主义的耶和华、耶稣的信徒组成。他们除了有人伪造一些史前遗迹、灵异图片、不厌其烦地对进化论吹毛求疵之外,最喜欢用的一个观点就是:人类有道德,而动物没有,充分验证了《圣经》所说的人类是上帝的宠儿、上帝让人类管理动物的说法。
确实,如果道德观真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东西,那这无疑是对进化论学说的一大打击。因为这样的话进化论很难解释既然物种是由进化而来为什么只有人类有道德。
何谓道德?在我国词典里的解释,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按照字典的解释,道德似乎确实是人类特有的东西。
虽然不了解西方,但古代中国人也有认为动物有道德的观点。
例如,古人认为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汉代韩婴所作《韩诗外传》。文曰:“鸡有五德:首戴冠,文也;足搏距,武也;敌敢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信也。”古人认为羊与乌鸦也有道德,所谓“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说是羊羔懂得敬母,吃奶都要跪着吃,以示对母亲的感激;而小乌鸦经过老乌鸦喂养长大后,老乌鸦的毛会掉光,这时候小乌鸦就飞出去反过来给老乌鸦找吃的,直到老乌鸦重新长出羽毛能够自己找食吃。
遗憾的是,所谓的鸡有五德,首戴冠、足搏距是、敌敢斗、守夜不失、羊羔归入是生理特征,并非主观能动性导致,见食相呼,笔者未予注意。而乌鸦反哺一说,本身是误传。因小乌鸦羽翼丰满后会离巢,不存在反哺一说。但据观察,乌鸦之间确实会发生喂食给没有收获的同类的现象。大概古人观察到有小乌鸦将食物送给大乌鸦,一厢情愿认为他们是亲子关系。
由鸡有五德、羊羔跪乳来看,古人说的动物有德似乎是人为硬安上去的。但据“乌鸦反哺”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似乎就是道德。
笔者养有街头拾来的流浪猫一只。刚捡来的时候,猫龄尚幼,俩月颇有余,半年尚不足,没巴掌大。笔者养宠物,向来是放任自流,除了为防止猫走失而禁止其外出、免受猫发情期啼叫之吵而将其咔嚓之外,不加任何限制。猫尚幼的时候活泼好动,且牙尖爪利,见东西就抓,看会动的就咬,笔者手上颇多痕迹。
久而久之,小猫变大猫,仍然顽劣不堪,但却知道了轻重。即便是笔者惹其不快,此猫怒而回首,将我的手咬住,却也是触皮即止,绝不留痕,爪尖也从不向我伸出。但对陌生而靠近它的人或同类,它则不吝奋起攻击。而对常见的一些人,它则敬而远之,很少主动到那些人身边去。
显然,在猫的头脑里,它将笔者、常见面的人、陌生人和动物划分了远近亲属,并予以区别对待。对于笔者这个恩主,它小心翼翼避免伤害,隔三差五磨磨蹭蹭;对于常见面的其他人,它偶尔示好,允许共存;对于陌生的,它高度警惕,准备驱逐。但这些行为是小时候的它所未表现出来的。
那么,猫的这些行为表现,是否属于道德呢?人以外的动物究竟是否存在道德呢?
笔者认为,人以外的一些动物——主要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普遍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道德伦理观念。人类的道德正是由此演化而来。
我们接下来进行分析。但在分析之前要提及的是,笔者支持动物保护,但对素食毫无兴趣。虽然笔者认为在一些动物中也体现出了伦理道德,但是肉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爱动物与吃肉并不矛盾。
2013年02月26日 16点02分 2

2013年05月24日 11点05分
个人认为道德、情感都是进化的产物,欢迎鉴定在下的帖子(地址:https://tieba.baidu.com/p/2387664545
2013年06月11日 10点06分
爱动物与吃肉怎么个不矛盾?莫非是食人族来的,爱父母就把父母吃到肚子里,让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13年06月14日 05点06分
[呵呵]
2013年06月17日 13点06分
level 11
一、人类的道德
人类的道德,笔者个人理解,实际就是人类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有的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是由由社会地位较高的个人会团体推行并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
这方面可以用《诗经》、《周礼》为佐证。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国风,是将西周时各地民谣加工润色而成。其中一首《出其东门》。诗中写到: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首诗表达了男子对爱情的忠贞。而对爱情的忠贞正是道德的一种。它表现于民谣之中,可见忠贞与爱情已是民间的共识。
《周礼》据说是西周时期的周公旦所著,被奉为儒家经典。《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后人常称夫妻房事为“行周公之礼”,即源于“周公制《周礼》教化民众长幼尊卑、婚丧嫁娶等道德礼仪”的传说。
说人类的道德实际就是人类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道德实际就是有利于人类族群繁衍、发展的规则。它是婚丧嫁娶的依据,是长幼尊卑的规则,是喜怒哀乐的表现。它规定我们应该彼此友善,以避免战争造成的损伤;它促使我们互助,以保障个体的生存。今天人类的道德,小到禁止随地吐痰,达到不准杀人放火,究其本质,无不是为了保障个体的安全,保障整个群体的发展
人类的道德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原本的道德并没有如此博爱。
在中国,有句比较知名的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古代的华夏王朝在道德上并不认同其他民族或国家。这其中就有道德观使然。
据科学家考证,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在茹毛饮血时期是会同类相食的——这种事在近代的新几内亚等区域仍曾经大量发生过。人吃人,在今天我们当然是不允许的,但是在原始社会,吃掉抓到的其他族群的同类,这并非不道德的事情。当时人类祖先的道德仅适用于自己的族群内,而其他族群的同类,是食物,是威胁,而非同胞。
原始社会后的奴隶制时代,人类的道德范围扩大至不同族群的**体,但这种道德并未扩展到异邦和奴隶身上。即时在十五世纪的欧洲,白种人仍将黑人奴隶视为牲畜,而不会将同人种的道德使用于对待黑奴。
今天人类所推崇的博爱的、超越国界、民族、种族的道德观,最早发端于十六世纪末,真正形成于二十世纪末。但知道几天,真正意义上的博爱的、超越国界、民族、种族的道德观仍未被接受,而是受限于地域、国别、信仰、文化、矛盾、贫富等因素。
基督教的“信者得救”说以及原教旨主义这的非同样信仰不可结婚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人类道德目前仍处在狭隘阶段的一个体现。
人类道德实际上就是对与错、可与不可、该与不该的各种行为规则,规范着人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人与人相处的通道。这些行为准则脱胎于人类早期的实际生理需要,在人类意识发展的条件下逐渐开始扩展。
2013年02月26日 16点02分 3
写得很不错
2013年05月08日 01点05分
[呵呵]
2013年08月03日 11点08分
level 11
二、从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说起
道德演化,也可以说成是道德进化。这一观点,实际上就是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著作的达尔文在他的另一著作《人类的由来及性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
道德进化论是达尔文广义进化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在考察生物物种的进化的起源时,他就把人这种特殊的物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在《物种起源》一书中,他诚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论述其他生物物种的形成上,但他在这本书的出版里就已经指出:通过这本书,人类的起源,人类历史的开端,就会得到一线光明。当时,达尔文以为这样点明一下就够了,因为这意味着,任何一个关系到人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概括性的结论,都不可能不把他和其它生物种类一起包括进去。后来,由于物种自然起源思想在欧洲范围内的影响逐步增大,大多数自然学者采纳了自然选择的观点,这就促使达尔文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而着手把他的资料札记收拾在一起,整理了一番,“为的是要看一看,我以前在其它著述里所已达成的一些一般性的结论究竟能不能适用于人,能适用到何种地步”。这就有了他的《人类的由来及性的选择》。他认为写作这本书是特别值得的,因为此前他尚未把人特地挑选出来,作为进化观点的适用对象而专门加以探究。
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主要是要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即良心的形成,因此,他的道德进化论也可以说主要是一种良心进化论。
这种良心进化论主要探讨人类良心的起源和形成,同时试图考察良心在原始人那里逐步形成之后在人类社会中的继续发展。正是由于他试图对良心做自然史的考察,他也试图看看对低等动物的研究对于考察良心问题是否会有所帮助。因此,在他的良心进化论中,实际上包含着对低等动物的许多类似于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现象的研究。他一方面强调人具有良心这种道德意识造成了人和动物的最重大的区别,另一方面又由于其自然主义立场而肯定在一些具有社会性的动物那里,已经有了道德意识和良心的萌芽。他指出某些动物的心理同人类的道德意识并无性质上的区别,而只有程度上的不同。
达尔文的基本观点是:良心的形成,是人这种社会性动物所具有的社会本能(主要包括恩爱和同情心)进化的结果,是这种社会本能在人的心理层面即自觉意识当中的反映。作为良心之直接根源的社会本能是群体自然选择的结果,最早表现为两性之爱和亲子之情。人的同情心的适用范围的不断拓展,逐渐发展为对全人类的普遍的“人道”和“博爱”,甚至发展到对其他动物的一种“泛爱”。
把达尔文的道德进化论归结为良心进化论,并不意味着良心进化论没有涉及到人的道德行为、德性或美德以及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社会道德规范的进化问题,而是包含对道德行为、道德规范、德性或美德的进化的考察。
在论述社会本能概念时,他指出同情心会促使社会性动物为同类“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
当然,由于条件所限,达尔文对道德进化机制的主要论述还是对人类社会的到的进化的论述。并且他的一些观点并不成熟、准确或者说正确。
2013年02月26日 16点02分 4
[呵呵]
2013年07月29日 10点07分
level 7
[Love] 收藏!
不知道你觉得认为宗教是否算是道德进化的一个阶段?毕竟算是通过‘超然的存在’而对人类行为的一种引导。
2013年02月26日 16点02分 11
宗教属于道德进化的一个阶段。中国在春秋至西汉有发家思想做道德依据,西汉后则以儒家思想做道德依据。而西方在同一时期内据我所知并没有统一的、被广泛接受的道德理论体系。公元3世纪以后,天主教的国教地位被欧洲各国纷纷承认,教义便成了社会道德规范的依据。
2013年02月27日 01点02分
我个人认为:人类社会道德的发展,原本是由己及人、更具动物性的规范,发展到后来有理论依据的道德规范,再到现在跨越各种疆界,更具包容性的道德规范。
2013年02月27日 01点02分
level 10
顶。
道德就是一种规则。相当支持。经常听说一句话,叫“道德法庭的审判”,就表明在人为制定法律规则以外,有另外一种名为道德的规则。
非本能以外的行为规范,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其中表现出约束性的规则就是道德。
2013年02月27日 04点02分 13
level 10
人类社会性的道德,并不比动物游走在本能边沿的道德更高尚。
道德的高尚是体现在一个群体内部的。对敌人的残忍,就是对自己族群的一种高尚道德。
白人讨论黑人是不是人的问题的时候,就是在按自己心中的道德标准在审判。
2013年02月27日 04点02分 14
level 11
是的,白人曾经视黑人为牲畜,中国曾视游牧民族为蛮夷。同一人种但是不同族群的人可以相食。同一信仰的人可以视不同信仰的人为魔鬼。人类的道德并称不上多么文明,基本上本质与其他动物并无区别,只是规则更多、更复杂罢了。
2013年02月28日 03点02分 15
level 11
基督徒不懂道德,口头上乱喊罢了!
2013年02月28日 03点02分 16
level 8
凡是社会化动物,都存在道德行为。道德本就是因群体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
2013年02月28日 16点02分 17
level 11
社会化的动物是否都存在道德,这个值得商榷。
我认为道德与大脑是有关的。
因为在蜜蜂、蚂蚁这种社会化动物身上,是体现不出来道德的。在它们身上体现的规则更像是法律,而不是道德。
2013年03月01日 01点03分 18
你说的让我想起一种论点。蚂蚁的单位个体不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整个蚁群加上蚁后才是完整的生命个体。类似于细胞之于人类,蚂蚁之于蚁群。
2013年07月29日 11点07分
这种说法的依据很直观,无论小蚂蚁到哪里寻食,都是在能感知蚁后的范围之内活动,一种没有肌肉与表皮的生命形态。我不是相信这种说法,只是听过。结合你的动物道德观点,似乎是“蚂蚁”这个生命体的“脑”部活动存在某种制约。
2013年07月29日 12点07分
回复 寒水SWX :也许正是这种散状生命形态的“脑”存在制约呢?
2013年07月29日 12点07分
level 13
楼主职业是什么,不会是写书的吧?
2013年03月01日 10点03分 19
不是
2013年03月01日 10点03分
回复 含笑看苍天 :好奇心还没有满足- -
2013年03月01日 11点03分
回复 三千分灭劫 :一晚上弄的,很多地方没写好,没整理好。
2013年03月02日 00点03分
回复 含笑看苍天 :天才阿- -,比我花十多天修修改改的还好,- -没修改的必要了[88]
2013年03月02日 10点03分
level 13
留名 慢慢 看
2013年03月01日 11点03分 20
level 9
科普贴好
2013年03月01日 12点03分 21
level 11
顶起![Yeah]
2013年03月01日 12点03分 22
level 3
来顶,细看
2013年03月09日 03点03分 23
level 9
科普贴好
2013年03月09日 07点03分 24
level 9
支持科普贴
2013年03月16日 02点03分 25
level 12
非常好,谢谢楼主
2013年03月18日 04点03分 26
level 11
补充资料:
为一场事故,英国萨罗普郡的一只大丹犬莉莉(小白)的眼睛瞎了,在过去的5年,麦迪逊(小灰),另一只大丹犬,就是它的眼睛。麦迪逊会叼着莉莉的狗链,给它指引方向,会引导它找到食物和水。它们俩从此没有分开过。成了很好的朋友。
一只狗如此无微不至地关照另一只狗,而这种关照行为显然对那只健康的狗来说,除了获得友情之外,没有其他的利益。这种关照行为在人类社会里,就叫善良,就是道德,为什么在狗身上就不能叫善良、不算道德呢?
很明显,这就是道德。
人类以外的动物也有道德,这说明不仅在其他属性上人与其他动物并无不同,就连道德属性也并无本质区别。
2013年03月20日 09点03分 27
好感人的狗狗,怪不得人们这么喜欢狗狗。。。
2013年03月22日 17点03分
挂不得人们这么喜欢汪星人。。。
2013年03月22日 17点03分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