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报道【1】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表示,中央领导人将率领代表团,到香港出席回归祖国十周年庆典,以及新一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将回归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高祀仁近日在接受中央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目前香港社会气氛和谐,经济运行良好,民生不断改善。目前各项庆祝回归十周年的活动正陆续展开,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庆典气氛日渐浓郁。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将举办四百多场各种规模的庆祝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前不久,“香港各界青少年庆祝回归十周年活动”吸引了十多万青少年参加,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高祀仁介绍说,除中央领导人将访问香港以外,比较大的活动还包括,庆祝“七.一”大巡游,解放军“八一”跳伞大队的跳伞表演,深港万名青年大联欢,以及一批高水平的香港和内地艺术团体的演出等等。目前各项活动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高祀仁表示,目前香港经济处于二十年来的最好水平,连续三年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预计今年的本地产生总值将保持百分之五点三的较高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民生不断改善,香港多个行业出现了加薪潮。另外香港社会比较和谐,市民对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的评价显著上升,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大幅提高,特区政府的财政预算案,让广大市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受到普遍欢迎。 高祀仁也认为,香港社会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经济上需要完善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民生上要防止贫富差距扩大、维护社会稳定等。这些问题需要特区政府妥善应对。
2007年06月25日 07点06分
1
level 8
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报道【2】站上历史的新起点--写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这是香港金钟中信大厦的外墙展示的“庆祝回归十周年”字句(2007年6月21日傍晚拍摄)。香港的夜晚,既有灯火璀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风情,也有白云、山岗和温暖的海风。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为这里带来独有的魅力。
2007年06月25日 07点06分
2
level 8
10年前,“一国两制”在中国香港发轫,世界由此诞生了一个奇迹;10年间,香港走出了一条令世人叹服的路,以其自身的繁荣与活力证明并诠释着这个奇迹;10年后,曾经创造出众多奇迹的香港又将向世界展示什么? 1997年7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隆重召开。图为参加大会的群众挥动旗帜欢呼庆贺。 新华社发
2007年06月25日 07点06分
3
level 8
3600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到伟大实践的演化过程,也见证了“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的 “变”与“不变”。10年斗转星移,香港社会制度依然,生活方式不变;而在祖国内地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新变局下,香港又已从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纽带,自然而且迅速地发展成中国国际化进程中的门户与平台。因“一国两制”而独具特色的香港眼下正在思考和探求自己新的定位,她已然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奋然跃起,这座不平凡的城市注定了要在21世纪再写下新的奇迹。“一国两制”:香港的核心竞争优势 香港是最先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化为现实的地方。但在香港回归之初,对“一国两制”这一开创性构想,怀疑者有之,迷惘者有之,担心者有之,世界知名的美国《财富》杂志甚至早早断言:“香港将死”。 香港的夜晚,既有灯火璀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风情,也有白云、山岗和温暖的海风。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为这里带来独有的魅力。
2007年06月25日 07点06分
4
level 8
香港的夜晚,既有灯火璀璨、繁华喧闹的大都市风情,也有白云、山岗和温暖的海风。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为这里带来独有的魅力。
2007年06月25日 07点06分
5
level 8
香港回归十周年系列报道【3】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跳伞队将首次到香港表演香港各界庆祝特区成立十周年筹委会将于28日在香港跑马地马场举行“雄鹰翱翔庆回归”活动。届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跳伞队将为全港市民献上精彩的跳伞表演。这是解放军八一跳伞队首次在香港表演。 筹委会执行主席郑耀棠22日表示,八一跳伞队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特别设计了多项跳伞花式,将分别在28日下午举行的“雄鹰翱翔庆回归 ”活动及7月1日早上举行的“共成长、共理想”庆回归十周年大巡游中表演。 据了解,八一跳伞队此次共有50名成员来港。跳伞队表演的项目共有10项,包括“吉祥如意”“赤子回归”“欢庆盛典”“东方之珠”“金龙飞舞”“香江彩虹”“香港之星”“紫荆花开”“巧叠罗汉”和“仙女下凡”。 “雄鹰翱翔庆回归”活动还包括多项表演节目,如醒狮、舞蹈、歌星献唱和解放军驻港部队的表演。
2007年06月25日 07点06分
8
level 8
在港英时期,香港官僚体系很少与市民直接接触。曾荫权说:“我在竞选第三任行政长官的时候,深深感受到面对面了解市民的想法很重要,特别是基层、中产人士,他们对政府做法的反应,一定要充分了解。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把自己关闭在礼宾府,一定要走出去,所以我希望在每个星期,有一两次机会走进市民中间。” 把香港带上更高的台阶 近年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去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充分考虑了香港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并配合国家的长远发展,其中特别提及国家支持香港发展金融、物流、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曾荫权说:“国家的快速发展,给了香港很大的机会。这是国家对香港的支持和肯定,更是国家对香港的期望。” 去年9月,特区政府在香港举行了“‘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汇集香港学者、不同业界的人士,研究香港如何全面响应国家“十一五”规划。曾荫权介绍说,对于未来五年,特区政府制订了一个行动纲领,提出200多条策略,我们会一一落实。 曾荫权的眼光不仅局限于香港自身的发展。他对于行政长官的职责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基本法已经写得很清楚,我要向国家负责,也要对香港市民负责;一方面要提升香港的生活,另一方面要对国家作贡献。” 他说:“我每一项工作背后的思考,就是内地与香港要取得‘双赢’。” 曾荫权特别提到香港要发展成为“亚洲时区”的国际金融中心。他指出,香港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城市国际化,是自由港,有完全流通的货币。香港融资能力特别强,世界最大的银行、保险业基本都在香港设了代表处,香港的金融市场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2006年,香港融资能力已超过纽约,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伦敦。这些都使香港有条件成为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 曾荫权坦言,内地城市和香港在某些方面存在竞争,但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经济总量的90%来自服务行业。它的发展方向,跟内地城市不一样,而且香港会“随着市场的要求,特别是内地的发展情况,做出不同的发展和变化。” 他强调,香港与内地城市的互补性很强,“两者关系不是‘零和游戏’。香港发展金融业,一定会对内地市场的发展有很多贡献机会。” “未来5年,我很有信心,把香港带到另一个层次,更高的一个台阶。”曾荫权对香港的前途充满自信,他微笑着说:“未来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2007年06月25日 07点06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