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1残存之魂
	  
	  楼主
	  
	
	
	  潮汕地区的饮食文化不同于广州地区,单就处理米的方式就有很大的区别:
从粥开始说起:潮汕地区其实不叫粥,叫糜,说白了就是把米煮到开花后算大功告成,而在珠三角地区,粥是煮到米粒与水完全融解,加入皮蛋瘦内就是皮蛋瘦肉粥,但如果潮汕媳妇把糜煮成这样会被骂死不可。潮汕的糜可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糜煮好后,用饭捞把干米捞起来,就变成饭,如果要吃的时候把米粥加入,又能变成糜,这种相互转换方式是广州的粥无法完成的,广州的粥只能趁热吃,但潮汕的糜冷热都能吃,这就是所谓的热饭冷糜。
而炒饭,更是不同广州地区。潮汕人炒饭叫戈饭,它是在饭煮好时趁热,加入虾,肉等不同食材再行翻炒,这就是正宗的潮汕炒饭。而在广州地区,炒饭非得等到饭冷却甚至过夜之后,再加上鸡蛋或食材番炒出颗粒样的金包银,这种炒冷饭对胃不好,又上火。跟热饭冷糜的效果是相反的。
再来补充一下另一个重要的米制品:炒河粉
通俗来讲,炒牛河分为干炒和湿炒两种,通常人们所称的广式牛河实际上应该为干炒牛河,在广州干炒牛河确实是一种技术活,他跟蛋炒饭一起并称厨师的入门菜和出师菜,虽说是简单,却考虑到了火侯炒功等各种必备元素,实际上,蛋炒饭和干炒牛河中配料跟主料是完全结合在一起,讲究的是跟广东粥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潮式炒牛河实际上就是湿炒牛河,它用的是过水熟河粉,它讲究的是勾芡和淋油的比例,它的配料特点是最嘉搭配是牛肉和芥蓝,而且这种搭配法跟干炒牛河不同,牛肉炒芥蓝是分开的,是添加在湿炒牛河之上,因此能单独尝出牛肉炒芥蓝的独特味道,又能试到河粉与上面菜的结合,不像干炒牛河一样,混成一团,这是另一种不同。
介绍广东肠粉,
其实肠粉确实是属于广州所有,但是把肠粉发扬光大的却是潮式肠粉,
我们熟悉的肠粉分为广式和潮式,正宗的广式肠粉应该就是布拉肠粉,实际上它的材料是相当单调的,说白了就是河粉皮淋酱油,但是如果讲究起来,肠粉的筋道和酱油的鲜甜是它的特点,这点在喝早茶时就能体现得出来。
而潮式肠粉则演化出来肠粉加蛋,菜,肉,虾,等其它配料在肠粉里面,这一点,更加重视的是配料的多少,同时,它还加入了潮式卤水的精华,卤汁,这一点很多老一点的广州人是吃不惯的,就像我们潮汕人吃广式肠粉初时的不适一样。现在的简化肠粉实际上肠粉加蛋加卤水,没有潮式肠粉,广东肠粉是没法走入早餐行列的。
	
	2013年02月24日 16点02分
	1
	
      从粥开始说起:潮汕地区其实不叫粥,叫糜,说白了就是把米煮到开花后算大功告成,而在珠三角地区,粥是煮到米粒与水完全融解,加入皮蛋瘦内就是皮蛋瘦肉粥,但如果潮汕媳妇把糜煮成这样会被骂死不可。潮汕的糜可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糜煮好后,用饭捞把干米捞起来,就变成饭,如果要吃的时候把米粥加入,又能变成糜,这种相互转换方式是广州的粥无法完成的,广州的粥只能趁热吃,但潮汕的糜冷热都能吃,这就是所谓的热饭冷糜。
而炒饭,更是不同广州地区。潮汕人炒饭叫戈饭,它是在饭煮好时趁热,加入虾,肉等不同食材再行翻炒,这就是正宗的潮汕炒饭。而在广州地区,炒饭非得等到饭冷却甚至过夜之后,再加上鸡蛋或食材番炒出颗粒样的金包银,这种炒冷饭对胃不好,又上火。跟热饭冷糜的效果是相反的。
再来补充一下另一个重要的米制品:炒河粉
通俗来讲,炒牛河分为干炒和湿炒两种,通常人们所称的广式牛河实际上应该为干炒牛河,在广州干炒牛河确实是一种技术活,他跟蛋炒饭一起并称厨师的入门菜和出师菜,虽说是简单,却考虑到了火侯炒功等各种必备元素,实际上,蛋炒饭和干炒牛河中配料跟主料是完全结合在一起,讲究的是跟广东粥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潮式炒牛河实际上就是湿炒牛河,它用的是过水熟河粉,它讲究的是勾芡和淋油的比例,它的配料特点是最嘉搭配是牛肉和芥蓝,而且这种搭配法跟干炒牛河不同,牛肉炒芥蓝是分开的,是添加在湿炒牛河之上,因此能单独尝出牛肉炒芥蓝的独特味道,又能试到河粉与上面菜的结合,不像干炒牛河一样,混成一团,这是另一种不同。
介绍广东肠粉,
其实肠粉确实是属于广州所有,但是把肠粉发扬光大的却是潮式肠粉,
我们熟悉的肠粉分为广式和潮式,正宗的广式肠粉应该就是布拉肠粉,实际上它的材料是相当单调的,说白了就是河粉皮淋酱油,但是如果讲究起来,肠粉的筋道和酱油的鲜甜是它的特点,这点在喝早茶时就能体现得出来。
而潮式肠粉则演化出来肠粉加蛋,菜,肉,虾,等其它配料在肠粉里面,这一点,更加重视的是配料的多少,同时,它还加入了潮式卤水的精华,卤汁,这一点很多老一点的广州人是吃不惯的,就像我们潮汕人吃广式肠粉初时的不适一样。现在的简化肠粉实际上肠粉加蛋加卤水,没有潮式肠粉,广东肠粉是没法走入早餐行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