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F1完全手册(1--20)F1赛车的制造]
f1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触电的鱼 楼主
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开始设计到第一次试车需要6-10个月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起着主要作用,计算机的容量和模拟软件使工程师们能够估算出赛车的性能。然而,在那些能够自己生产90%的零部件的超现代化工厂里,机器还没有完全取代人的技能。至今还没有一个机器人能够弯出与发动机相连的排气管。 [模拟速度]:制造赛车前,先用缩小的比例模型在风洞中做实验,每小时300公里的风速,模拟赛车在跑道上的速度。 [高度安全措施]:制图室和车间被看守得象银行一样严密。基地戒备森严,用围墙围起来,有报案人员巡逻,夜间灯火通明,以保证机密不外泻。 [一级方程式赛车生产的六个阶段]:1、在喷漆之前,先将层状的碳素纤维板做成的车壳在真空炉内焙烧;2、将发动机牢固地安装在车的后部;3、车壳一侧的边舱遮住散热器;4、变速器组装后就与发动机连接成为一体(需工作20小时);5、安装横臂、悬架、制动器和后转动装置;6、装上翼板、车身和车轮。赛车终于能启动了。只有变速器和发动机的电子管理系统留待赛车就要开走之前才安装。 [车队主要组成人员]:1、技术主任,开发与工程负全面责任;2、机械师,对其车手进行全面机械工程处理;3、比赛工程师,负责比赛时赛车的技术问题;4、设计室经理,负责设计室的组织工作;5、空气动力工程师,负责空气动力研究;6、复合材料部主任,负责管理复合材料部,在复合材料领域采用最新技术;7、机械加工车间主任,负责机械加工车间的日常管理工作;8、电子工程师,负责记录并输入赛车的全部数据;9、油漆与装饰,负责车身工艺,并按赞助者意图在适当部位喷漆和印制喷字与图案。他们9人代表了一级方程式赛车生产的各个行业。这些老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车队技术主任指导下工作,这位主任可谓是真正的“赛车之夫”。越来越多地采用复杂的技术促使车队直接从一流的技术与航空院校补充工程师。 [赛车车身质材];1、碳素夹层板,为制造车壳,复合材料专家把铝制蜂窝结构夹在两块碳素纤维板之间,然后在真空炉中使之聚合,结果这种板材比普通铝板重量轻1倍,强度高1倍。2、诺梅克斯(NOMEX)蜂窝结构,诺梅克斯蜂窝结构用于车壳的狭窄部分,例如鼻锥形车头。虽然刚性不如铝,但它较轻,柔性好,容易加工 
2007年06月24日 14点06分 1
level 11
触电的鱼 楼主
自从1950年开展这项运动以来,国际汽车联合会曾对规则进行过无数次的修改。为了确保安全,一级方程式车赛组织者曾不止一次地探索如何挖掘那些把改进赛车性能作为第一目标的工程师们的创造才能。锦标赛的技术规则仅用了20多叶来明确规定工程师的工作范围,翻开一看就能发现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定义为“一种至少有四个不在一条线上的轮子的车辆,其中至少有两个轮子用于转向,至少有两个轮子用于驱动”。对于规定,工程师们应尽量做到什么程度,以便获得那极为重要的百分之几秒,这个基本定义非常重要。 [立法者]:技术委员会的14名委员是由国际汽车联合会的最高权利机构世界理事会(WORLD COUNCIL)选出的。由这些资深技术人员、工程师中的一位起草规则,然后提交世界理事会批准 [F1赛车基本规格] 1、鼻锥:赛车前段与前轴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超过1200MM,宽度限制在1400MM以内。 2、双管路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分为两条独立的管路。当一条管路发生故障,另一条仍能继续起作用。 3、耐冲击车身:象普通汽车一样,每种新款赛车的样车都必须经受破坏试验。 4、安全油箱:油箱必须是可变形又刺不破的,这个象“膀胱”一样的东西是用凯夫勒(KEVLAR)强化橡胶制成,油箱的出油管必须是自动端油式。 5、最多为12缸:发动机排量限制为3000毫升,汽缸数不超过12个。不允许采用涡轮增压,只允许用往复式活塞发动机,此条款禁止使用旋转(即转子发动机)技术。 6、四轮:一级方程式赛车必须有四个轮子,其宽度不能超过360MM,车身不能盖住轮子。 7、后翼板:后悬不能超过1000MM,宽度限制在500MM以内,而高度不超过800MM。 8、变速器:前进档至少有4个,最多为7个。必须要有倒档。 9、悬架:不允许采用镀铬的悬架横臂和拉杆。 10、座位与全装备安全带:六点安全带是法定必备的,并须经国际汽车联合会(FIA)的批准。 11、减重的限度:一级方程式赛车规定最小重量(包括车手)为595千克。没有长度限制,但规定前悬和后悬的最大值。宽度不得超过1800MM。从车驾最低部分算起的总高度不得超过950MM。 [改进规则]:立法者与工程师之间就一级方程式赛车一直进行争论,前者往往试图限制后者的创造才能。而比赛的组织者的任务是使赛车处于合理的限度以内。例如,翼板制动器(1968年)、6轮的使用(1976年)以及涡轮推进赛车(1978年)均已被禁用。如果不是这样,安全将很难得到保障。 [从初期到现今] 50年代:装备前置发动机,大梁式车架,“雪茄”状流线型车身、窄轮子、车手坐得笔直,在一级方程式比赛的光辉时代的赛车,其设计类似于战前的汽车。 60年代:车手开始戴头盔和穿放火套装,坐姿向后倾斜。发动机移至后部并采用承载式车身。一级方程式已进入了现代化时期。为安全起见,最小重量第一次被提高到450千克,然后又到500千克 70年代:前部的散热器被移到两边后,一级方程式赛车更象一个榫子了。60年代末就已出现的翼板,是一些反过来装的飞机翼板,以产生将汽车向下压的压力。80年代:限制利用地面效应,而且为使赛车底部产生低压区的裙状结构也在80年代初期被禁用。为提高赛车的速度,车队转而采取其他措施,主要是采用功率高达1200马力的增压式发动机。 90年代:1995年国际汽车联合会规定只准使用自然吸气式3升发动机。
2007年06月24日 14点06分 2
level 11
触电的鱼 楼主
我发现这个排版很有问题,我重新法一个吧
2007年06月24日 14点06分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