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致意——为什么我说可以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
沈阳市育源中学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john980118 楼主
一楼防吞
本贴转自 百度贴吧 化学吧 https://tieba.baidu.com/p/2162743542
感谢 @mingda1986
2013年02月24日 08点02分 1
level 11
john980118 楼主
事到如今,为了打消高中生的种种疑虑,我终于打开天窗说亮话。简言之,我回答两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写学习类的文章?
它们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
在这之前,先澄清一件事,其实我应该在写第一篇《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之前就和你讲清楚。之所以拖到现在,原因如下:
如果说,写文章的根本原因是对制度和教育手段的失望,那么就有理由担心,作为读者的你,会因此放弃学业,“反正方法都不对,教的都很烂,那我还学什么?”
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今天还是写了出来,因为很多人表达了同样的困惑,也为了让你重新审视书包和课桌上的一切。记得一条,你要为自己的将来负责,教的不好不是自己不学习的理由。教育方法的卑劣是他们的错误,不是你的。不可以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此外,如果不想你的孩子将来和过去的我们一样痛苦,那么你今天的努力,就可能会促成未来的根本变革。
首先,我想先解释一下“教育产业化”这个概念。 从前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大学工业园,致力于把大学的研究成果及时的推广到工业界,最终发展成硅谷。此外,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园附近,都有星罗棋布的科技公司,IBM, Microscoft等大公司也会把分公司开到名校附近,以方便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这就是教育产业化本来的意义。
到了中国,教育产业化就全都变味了儿。教育本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是zf必须提供的一种服务。然而,你肯定听过“择校费”,“赞助费”,“借读费”。这些所有的费用,就是把一种公益事业应有的投入,转嫁到爸爸妈妈头上。这本身就已然很不对,然而,这还仅仅是只是早期的轻微例子;真正把教育从公益性变成产业化的不是这件事。
所谓中国的教育产业化,就是把教育,从公益性,变成了以营利为目的,变相出售产品,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这就远远背离了教育的公益性,更谈不上教给我们真知灼见了。换句话讲,什么样的教育方法,能让掌控资源的人获得最大的利润,就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而不管哪样教育方法能让我们收获最多。
你可能不信。容我搬两个例子,第一个是老例子,新华书店。在中国,只准国营新华书店卖教育教辅类的书,不准民营的卖。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卖这些书占了太多的利润。之前的统计数据是,中小学教辅书占大城市新华书店70%的收入,小县城新华书店90%的收入。回头想想,会不会觉得不正常? 这个世界的知识浩如烟海,有文学有艺术,有理学有工程,有计算机有经济,有法律有社科,每一样的知识都远远大于中小学的含量,为什么占据知识总量微不足道的中小学知识,却占据了营业额的大部分? 这个问题的解答放到后面,先看第二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是新东方。2010年,新东方年净收入3.8亿美元,利润约9400万美元(利润率不低吧):http://it.sohu.com/20100719/n273609410.shtml
想想看,不就是英语吗,怎么赚了这么多钱?还在美国上市。英语公认比汉语简单很多,每个英语国家的人都会讲。我们这么努力的学英语,其实早应该水平得很好了才是。为什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费力经历12年的长周期,除了大城市少数准备出国的或国外经历的学生,很多人还是只能半天读一小段文章呢? 有没有想过,如此努力,却没有收获,可能是路子不对?
也许你会觉得,正因为多年的传统路子不对,所以新东方才这么热门吧。那你又想没想过,既然新东方能帮人学好英语(这是个假设),为什么不干脆把它的方法作为标准,直接全国推广呢?
这两个例子都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教育产业化导致了完整的利益链和庞大的利益网,有人不能让利益链断掉。作为代价,牺牲的是你的独立思考能力,你的判断力,你的智慧。
2013年02月24日 08点02分 2
level 11
john980118 楼主
其实,不说名字倒好,说了名字就坏事了。根据上一次的信息,人教社的物理组,大约有40个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仅有2个,还不好说到底是哪里毕业的博士。迄今,这些教材作者的基本信息,本来都应该透明公开,然而却很难查询到(ps谁能找到告诉我一下)。你连你每天读的课本是谁写的都不知道,好比一个没有牌子的产品,你敢相信质量吗?
教材,当然是要大师来写。越基础,就要越大的大师来写。这样才把重点写清楚,把难点变简单,把无趣变有趣。比如民国的开明国语课本,就是叶圣陶编写,丰子恺作画。连语文都可以如此,何况数学教材呢。
除了教材问题,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把人束缚在一个虚拟的监狱里,让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断的折返跑,除了累就是累,而无法前行。
如果说,一定要这么累才能学完高中的,那么大学不得累死啊?工作中想吸收那么多知识又怎么办?很多人高中毕业生就是不了解个中奥秘,或说没有掌握健康的吸收信息的模式,直接放弃了大学的学习。
其实坏处远不止如此。 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真知的动力。文理科都一样。文科的教条都经过粉饰,漏洞百出,偏见和低级错误令人惊叹,大有不把人的脑子搞坏不罢休的味道。
这样,由于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学习==苦,学习==累的条件反射,所以将来不愿意再继续追求知识。不继续追求知识,就不知道现在世界的样子,不知道zf的责任,不知道宪政,不知道法律,不知道经济学应该怎么运作。因为知识的获取,书本是一个很快的渠道,就好象电影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增加生活阅历一样,书籍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新知——如果单纯凭借生活阅历,那岂不是要活2000岁,还得把不同大神的活法都活一遍才能有所感触? 即使这样,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样深刻。书籍就是作者把他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你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领略他一生的功力。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就是因这个初衷写下来的。我把逻辑整理重述:
1. 你的学习能力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好,你有一天会上大学,完成困难得多的学习。像日本,以色列,都是全民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完成大学学习,而他们每年的人均读书量分别是40本和60本。
2. 由于教育产业化,为了赚取利益,你被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其实没有那么多 (相对所有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也没有那么难的东西,用着最低效的方法,即拒绝独立思考。
3. 如果你找到
正确的
方法,那么你可以不受这么多累,不这么痛苦。然而为了让你没有时间去寻找正确的路,所以要先压迫你,让你受苦受累。一旦人累了,就根本无法独立思考。
4. 所以你要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切的意义。 独立思考,才会重新发现社会上看起来数量众多,但是已经很不正常的问题,才能让你的下一代结束这种痛苦。如果不独立思考,不但做学生的时候会痛苦,将来也只会一直被牵着走,从工作到房子,生活将充满被迫和被动,渐渐麻木。
2013年02月24日 09点02分 5
level 11
john980118 楼主
其实,不说名字倒好,说了名字就坏事了。根据上一次的信息,人教社的物理组,大约有40个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仅有2个,还不好说到底是哪里毕业的博士。迄今,这些教材作者的基本信息,本来都应该透明公开,然而却很难查询到(ps谁能找到告诉我一下)。你连你每天读的课本是谁写的都不知道,好比一个没有牌子的产品,你敢相信质量吗?
教材,当然是要大师来写。越基础,就要越大的大师来写。这样才把重点写清楚,把难点变简单,把无趣变有趣。比如民国的开明国语课本,就是叶圣陶编写,丰子恺作画。连语文都可以如此,何况数学教材呢。
除了教材问题,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把人束缚在一个虚拟的监狱里,让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断的折返跑,除了累就是累,而无法前行。
如果说,一定要这么累才能学完高中的,那么大学不得累死啊?工作中想吸收那么多知识又怎么办?很多人高中毕业生就是不了解个中奥秘,或说没有掌握健康的吸收信息的模式,直接放弃了大学的学习。
其实坏处远不止如此。 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真知的动力。文理科都一样。文科的教条都经过粉饰,漏洞百出,偏见和低级错误令人惊叹,大有不把人的脑子搞坏不罢休的味道。
这样,由于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学习==苦,学习==累的条件反射,所以将来不愿意再继续追求知识。不继续追求知识,就不知道现在世界的样子,不知道zf的责任,不知道宪政,不知道法律,不知道经济学应该怎么运作。因为知识的获取,书本是一个很快的渠道,就好象电影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增加生活阅历一样,书籍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新知——如果单纯凭借生活阅历,那岂不是要活2000岁,还得把不同大神的活法都活一遍才能有所感触? 即使这样,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样深刻。书籍就是作者把他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你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领略他一生的功力。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就是因这个初衷写下来的。我把逻辑整理重述:
1. 你的学习能力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好,你有一天会上大学,完成困难得多的学习。像日本,以色列,都是全民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完成大学学习,而他们每年的人均读书量分别是40本和60本。
2. 由于教育产业化,为了赚取利益,你被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其实没有那么多 (相对所有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也没有那么难的东西,用着最低效的方法,即拒绝独立思考。
3. 如果你找到正确的方法,那么你可以不受这么多累,不这么痛苦。然而为了让你没有时间去寻找正确的路,所以要先压迫你,让你受苦受累。一旦人累了,就根本无法独立思考。
4. 所以你要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切的意义。 独立思考,才会重新发现社会上看起来数量众多,但是已经很不正常的问题,才能让你的下一代结束这种痛苦。如果不独立思考,不但做学生的时候会痛苦,将来也只会一直被牵着走,从工作到房子,生活将充满被迫和被动,渐渐麻木。
2013年02月24日 09点02分 6
level 11
john980118 楼主
其实,不说名字倒好,说了名字就坏事了。根据上一次的信息,人教社的物理组,大约有40个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仅有2个,还不好说到底是哪里毕业的博士。迄今,这些教材作者的基本信息,本来都应该透明公开,然而却很难查询到(ps谁能找到告诉我一下)。你连你每天读的课本是谁写的都不知道,好比一个没有牌子的产品,你敢相信质量吗?
教材,当然是要大师来写。越基础,就要越大的大师来写。这样才把重点写清楚,把难点变简单,把无趣变有趣。比如民国的开明国语课本,就是叶圣陶编写,丰子恺作画。连语文都可以如此,何况数学教材呢。
除了教材问题,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把人束缚在一个虚拟的监狱里,让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断的折返跑,除了累就是累,而无法前行。
如果说,一定要这么累才能学完高中的,那么大学不得累死啊?工作中想吸收那么多知识又怎么办?很多人高中毕业生就是不了解个中奥秘,或说没有掌握健康的吸收信息的模式,直接放弃了大学的学习。
其实坏处远不止如此。 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真知的动力。文理科都一样。文科的教条都经过粉饰,漏洞百出,偏见和低级错误令人惊叹,大有不把人的脑子搞坏不罢休的味道。
这样,由于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学习==苦,学习==累的条件反射,所以将来不愿意再继续追求知识。不继续追求知识,就不知道现在世界的样子,不知道zf的责任,不知道宪政,不知道法律,不知道经济学应该怎么运作。因为知识的获取,书本是一个很快的渠道,就好象电影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增加生活阅历一样,书籍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新知——如果单纯凭借生活阅历,那岂不是要活2000岁,还得把不同大神的活法都活一遍才能有所感触? 即使这样,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样深刻。书籍就是作者把他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你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领略他一生的功力。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就是因这个初衷写下来的。我把逻辑整理重述:
1. 你的学习能力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好,你有一天会上大学,完成困难得多的学习。像日本,以色列,都是全民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完成大学学习,而他们每年的人均读书量分别是40本和60本。
2. 由于教育产业化,为了赚取利益,你被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其实没有那么多 (相对所有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也没有那么难的东西,用着最低效的方法,即拒绝独立思考。
3. 如果你找到正确的方法,那么你可以不受这么多累,不这么痛苦。然而为了让你没有时间去寻找正确的路,所以要先压迫你,让你受苦受累。一旦人累了,就根本无法独立思考。
4. 所以你要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切的意义。 独立思考,才会重新发现社会上看起来数量众多,但是已经很不正常的问题,才能让你的下一代结束这种痛苦。如果不独立思考,不但做学生的时候会痛苦,将来也只会一直被牵着走,从工作到房子,生活将充满被迫和被动,渐渐麻木。
2013年02月24日 09点02分 7
level 11
john980118 楼主
其实,不说名字倒好,说了名字就坏事了。根据上一次的信息,人教社的物理组,大约有40个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仅有2个,还不好说到底是哪里毕业的博士。迄今,这些教材作者的基本信息,本来都应该透明公开,然而却很难查询到(ps谁能找到告诉我一下)。你连你每天读的课本是谁写的都不知道,好比一个没有牌子的产品,你敢相信质量吗?
教材,当然是要大师来写。越基础,就要越大的大师来写。这样才把重点写清楚,把难点变简单,把无趣变有趣。比如民国的开明国语课本,就是叶圣陶编写,丰子恺作画。连语文都可以如此,何况数学教材呢。
除了教材问题,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把人束缚在一个虚拟的监狱里,让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断的折返跑,除了累就是累,而无法前行。
如果说,一定要这么累才能学完高中的,那么大学不得累死啊?工作中想吸收那么多知识又怎么办?很多人高中毕业生就是不了解个中奥秘,或说没有掌握健康的吸收信息的模式,直接放弃了大学的学习。
其实坏处远不止如此。 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真知的动力。文理科都一样。文科的教条都经过粉饰,漏洞百出,偏见和低级错误令人惊叹,大有不把人的脑子搞坏不罢休的味道。
这样,由于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学习==苦,学习==累的条件反射,所以将来不愿意再继续追求知识。不继续追求知识,就不知道现在世界的样子,不知道zf的责任,不知道宪政,不知道法律,不知道经济学应该怎么运作。因为知识的获取,书本是一个很快的渠道,就好象电影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增加生活阅历一样,书籍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新知——如果单纯凭借生活阅历,那岂不是要活2000岁,还得把不同大神的活法都活一遍才能有所感触? 即使这样,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样深刻。书籍就是作者把他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你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领略他一生的功力。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就是因这个初衷写下来的。我把逻辑整理重述:
1. 你的学习能力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好,你有一天会上大学,完成困难得多的学习。像日本,以色列,都是全民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完成大学学习,而他们每年的人均读书量分别是40本和60本。
2. 由于教育产业化,为了赚取利益,你被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其实没有那么多 (相对所有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也没有那么难的东西,用着最低效的方法,即拒绝独立思考。
3. 如果你找到正确的方法,那么你可以不受这么多累,不这么痛苦。然而为了让你没有时间去寻找正确的路,所以要先压迫你,让你受苦受累。一旦人累了,就根本无法独立思考。
4. 所以你要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切的意义。 独立思考,才会重新发现社会上看起来数量众多,但是已经很不正常的问题,才能让你的下一代结束这种痛苦。如果不独立思考,不但做学生的时候会痛苦,将来也只会一直被牵着走,从工作到房子,生活将充满被迫和被动,渐渐麻木。
2013年02月24日 09点02分 8
level 11
john980118 楼主
其实,不说名字倒好,说了名字就坏事了。根据上一次的信息,人教社的物理组,大约有40个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仅有2个,还不好说到底是哪里毕业的博士。迄今,这些教材作者的基本信息,本来都应该透明公开,然而却很难查询到(ps谁能找到告诉我一下)。你连你每天读的课本是谁写的都不知道,好比一个没有牌子的产品,你敢相信质量吗?
教材,当然是要大师来写。越基础,就要越大的大师来写。这样才把重点写清楚,把难点变简单,把无趣变有趣。比如民国的开明国语课本,就是叶圣陶编写,丰子恺作画。连语文都可以如此,何况数学教材呢。
除了教材问题,初等和中等教育,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把人束缚在一个虚拟的监狱里,让人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不断的折返跑,除了累就是累,而无法前行。
如果说,一定要这么累才能学完高中的,那么大学不得累死啊?工作中想吸收那么多知识又怎么办?很多人高中毕业生就是不了解个中奥秘,或说没有掌握健康的吸收信息的模式,直接放弃了大学的学习。
其实坏处远不止如此。 久而久之,人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探索真知的动力。文理科都一样。文科的教条都经过粉饰,漏洞百出,偏见和低级错误令人惊叹,大有不把人的脑子搞坏不罢休的味道。
这样,由于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学习==苦,学习==累的条件反射,所以将来不愿意再继续追求知识。不继续追求知识,就不知道现在世界的样子,不知道zf的责任,不知道宪政,不知道法律,不知道经济学应该怎么运作。因为知识的获取,书本是一个很快的渠道,就好象电影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增加生活阅历一样,书籍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新知——如果单纯凭借生活阅历,那岂不是要活2000岁,还得把不同大神的活法都活一遍才能有所感触? 即使这样,同样的经历,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样深刻。书籍就是作者把他最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你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领略他一生的功力。
《如何在一个月内学完高中数学和物理》,就是因这个初衷写下来的。我把逻辑整理重述:
1. 你的学习能力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好,你有一天会上大学,完成困难得多的学习。像日本,以色列,都是全民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完成大学学习,而他们每年的人均读书量分别是40本和60本。
2. 由于教育产业化,为了赚取利益,你被迫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其实没有那么多 (相对所有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也没有那么难的东西,用着最低效的方法,即拒绝独立思考。
3. 如果你找到正确的方法,那么你可以不受这么多累,不这么痛苦。然而为了让你没有时间去寻找正确的路,所以要先压迫你,让你受苦受累。一旦人累了,就根本无法独立思考。
4. 所以你要跳出来,重新审视这一切的意义。 独立思考,才会重新发现社会上看起来数量众多,但是已经很不正常的问题,才能让你的下一代结束这种痛苦。如果不独立思考,不但做学生的时候会痛苦,将来也只会一直被牵着走,从工作到房子,生活将充满被迫和被动,渐渐麻木。
2013年02月24日 09点02分 9
吧务
level 13
太长了 [汗]没看
2013年02月24日 09点02分 10
-_-||
2013年02月24日 10点02分
吧务
level 12
您是有多无聊- -
2013年02月24日 09点02分 11
level 9
这一大串,谁会看啊
(吹泡泡)
2013年02月24日 10点02分 13
汗。。。。这么深刻的东西。。没人看就算了。。。。。
2013年02月24日 10点02分
回复 john980118 :不要介意,你懂得分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2013年02月26日 00点02分
回复 mingda1986 :。。。。。嗯。。。辛苦你了。。。。
2013年02月26日 00点02分
回复 mingda1986 :!!!明达老师我也是沈阳的
2013年03月09日 02点03分
level 1
顶起来[顶]我是市实验的毕业生
2013年03月09日 02点03分 14
。。。。。你也是化吧的?
2013年03月09日 06点03分
回复 john980118 :搞物理的有时候到那拜访一下
2013年03月09日 14点03分
回复 巴力野猫 :哦。。。。有机会一定去拜访
2013年03月10日 11点03分
回复 john980118 :其实我是特斯拉吧的。。。(特斯拉如签名)
2013年03月11日 12点03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