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1
小小雪空
楼主
认为人实际上是由互不相隶属的两个部分所组成,一个是心灵,另一个是物质的身体;若这样的主张扩大至应对世界,便称做「心物二元论」。所谓「实体」,意旨「基本存在物」,除了不与其他任何东西互相隶属外,也意味著无法再被化约成其他的存在物。因此,当「心物二元论」指向「实体」时,便是「实体二元论」。实体二元论的拥护者之一,法国哲学家-笛卡儿认为:「心是非物质实体,而物是物质实体。」是此二元论的典型,主张心灵实际上也是客观上存在的事物,而非物质所构造而成。基本上,我们可以将他的二元论归纳为两个主张:
(A)心是非物质的实体,物是物质的实体,是藉由此两者互不相隶属的实体所构成。
(B)心跟物之间是有交互作用的。
所有的实体二元论皆至少主张(A),(B)则是笛卡儿的附带提出。然而,既然心与物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又要怎麼交互作用呢?这就是「传统心物二元论问题」。
笛卡儿透过方法的怀疑来得到心物二元的结论,其推论以下列表示(当中有做修改):
1.我没有理由接受可以被怀疑的存在。
2.我可以怀疑经验,感官不总是可靠的。
3.我可以怀疑先天观念(如数学、逻辑),因为我永远可以想像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正操纵我的理智。
4.然而,即使如此我还是正在怀疑,怀疑本身是不能怀疑的,不然怀疑便不可能进行。
5.进行怀疑必须有一个思考活动的主体。
6.思考活动的主体,也就是正在怀疑的这个「我」,即心灵,是可靠的存在。
7.根据(2),我可以怀疑身体的存在。
8.我的身体(可怀疑)与我的心灵(不容怀疑)不会是同一个存在。
9.我(不论身心)是有限的、不完美的存在。
10.我拥有一个无限的、完美的概念。
11.一个有限的、不完美的存在无法独自产生这一的概念。
12.必然有一个无限的、完美的存在。
13.这个存在就是上帝,维持一切著心物存在。
14.上帝不会欺骗我。
15.因此,这个世界,不论是心灵或物质都是真实存在的。
※至於为什麼身体与心灵可以交互作用?笛卡儿诉诸的是脑中的某个器官,是负责担任交互作用的场所,但是,这又是物质的,根据他自己的推论来看,这样的结论似乎也不合理。
基本上,因果的交互作用必须有空间上的接近性,或者至少有影响力作为联系。前者在笛卡儿那裏只得就是「扩延」,在空间上占有某个位置;然而,他定义心灵是非物质性的,而不具有空间位置的心灵不可能在空间上接近乃至於影响其所要作用的物质,反之亦然。然而,实体二元论也没有因为这种因果上的不可能性而被打倒,因为就连因果律本身也是基础不稳的,因果只是内建在我们认知中的先天机制,只是我们用来认识事物的方式,不见得代表事务的真实性。
客观证据总是支持某个学说的最好方法,在理智上最具说服力。笛卡儿似乎也以怀疑方法举出了心灵的存在了,但是,实际上他的论证只能支持「思维活动的主体(心灵)是存在的」,无法推导出「心灵的来源是非物质的实体」。
客观证据生产的大本营-「科学」,却有些成果可以拿上来谈
谈可能的实体二元样态;譬如:「正粒子与反粒子」、「超弦理论」等。然而,就算如此,实体二元论在科学世界中还是不被看好,因为这样的假设是非常累赘多余的(根据奥坎剃刀),况且非物质这种东西也无法以任何测量与仪器观察方式得到立证。即使真的透过科学方法找到了「非物质」,也只是会被认为是另一种新物质罢了。
总之,实体二元论的优点主要在於符合直觉;缺点在於它难以解决「心物交流问题」与「客观证据支持」。
2013年02月21日 12点02分
1
(A)心是非物质的实体,物是物质的实体,是藉由此两者互不相隶属的实体所构成。
(B)心跟物之间是有交互作用的。
所有的实体二元论皆至少主张(A),(B)则是笛卡儿的附带提出。然而,既然心与物是截然不同的东西,又要怎麼交互作用呢?这就是「传统心物二元论问题」。
笛卡儿透过方法的怀疑来得到心物二元的结论,其推论以下列表示(当中有做修改):
1.我没有理由接受可以被怀疑的存在。
2.我可以怀疑经验,感官不总是可靠的。
3.我可以怀疑先天观念(如数学、逻辑),因为我永远可以想像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正操纵我的理智。
4.然而,即使如此我还是正在怀疑,怀疑本身是不能怀疑的,不然怀疑便不可能进行。
5.进行怀疑必须有一个思考活动的主体。
6.思考活动的主体,也就是正在怀疑的这个「我」,即心灵,是可靠的存在。
7.根据(2),我可以怀疑身体的存在。
8.我的身体(可怀疑)与我的心灵(不容怀疑)不会是同一个存在。
9.我(不论身心)是有限的、不完美的存在。
10.我拥有一个无限的、完美的概念。
11.一个有限的、不完美的存在无法独自产生这一的概念。
12.必然有一个无限的、完美的存在。
13.这个存在就是上帝,维持一切著心物存在。
14.上帝不会欺骗我。
15.因此,这个世界,不论是心灵或物质都是真实存在的。
※至於为什麼身体与心灵可以交互作用?笛卡儿诉诸的是脑中的某个器官,是负责担任交互作用的场所,但是,这又是物质的,根据他自己的推论来看,这样的结论似乎也不合理。
基本上,因果的交互作用必须有空间上的接近性,或者至少有影响力作为联系。前者在笛卡儿那裏只得就是「扩延」,在空间上占有某个位置;然而,他定义心灵是非物质性的,而不具有空间位置的心灵不可能在空间上接近乃至於影响其所要作用的物质,反之亦然。然而,实体二元论也没有因为这种因果上的不可能性而被打倒,因为就连因果律本身也是基础不稳的,因果只是内建在我们认知中的先天机制,只是我们用来认识事物的方式,不见得代表事务的真实性。
客观证据总是支持某个学说的最好方法,在理智上最具说服力。笛卡儿似乎也以怀疑方法举出了心灵的存在了,但是,实际上他的论证只能支持「思维活动的主体(心灵)是存在的」,无法推导出「心灵的来源是非物质的实体」。
客观证据生产的大本营-「科学」,却有些成果可以拿上来谈
谈可能的实体二元样态;譬如:「正粒子与反粒子」、「超弦理论」等。然而,就算如此,实体二元论在科学世界中还是不被看好,因为这样的假设是非常累赘多余的(根据奥坎剃刀),况且非物质这种东西也无法以任何测量与仪器观察方式得到立证。即使真的透过科学方法找到了「非物质」,也只是会被认为是另一种新物质罢了。
总之,实体二元论的优点主要在於符合直觉;缺点在於它难以解决「心物交流问题」与「客观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