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被掳亚米念
圣经研究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任大弟兄 楼主
(转贴)
马丁路德在1520年所写的『教会被掳於巴比伦』,旨在说明:教会在中世纪沦陷,被掳於教皇专权的黑暗权势之下,「宗教改革」是要归回圣经,如同以色列民自被掳之地巴比伦归回。假如路德在今日看到教会的乱象(又回到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则他所写的书必定改名为『教会被掳於亚米念』。
天主教的信仰生活,自中世纪起直到今日,一直是活在「半伯拉纠派」的「神人合作,天助自助」的祸音之下。但是,「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教会,则不断遭受「亚米念派」思想的侵扰;亚米念派「人本思想」以不同面目在历史上出现,直到今日。
本文的目的,乃是从教会历史学到惨痛的教训,痛定思痛,坚壁清野,亡羊补牢,归回并持守「宗教改革信仰」。由於我们里面的老我旧人,正是「人本思想」的根源与大本营,它随时会伺机而生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儆醒祷告,穿上新人,治死旧人,免得入了迷惑。让我们靠主打这美好的仗(内外属灵争战),跑这当跑的路(十字架的道路),守住所信的道(宗教改革信仰),直到主来。
2013年02月11日 01点02分 1
level 9
任大弟兄 楼主

一.德国路德宗的发展
路德在1525年的名著『意志的捆绑』,旨在驳斥「半伯拉纠派」的依拉斯穆。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之后在路德宗的教会,「半伯拉纠派」思想又借尸还魂,兴风作浪。
路德离世后,路德宗的领导棒子传到墨兰顿手上。墨兰顿原先完全同意路德的立场,这从他所写的教义手册『LociCommunes』第一版明显可见。然而遗憾的是,墨兰顿后来接受「神人合作说」,在其教义手册后来的数版中,偏离了路德的「唯独神恩」正统信仰。显然,关於「神的预定拣选」,他采取了宽松的立场(倾向依拉斯穆的人本主义),退步到接近「半伯拉纠派」立场。以致在路德宗教会里,产生了忠於路德与跟随墨兰顿的两派纷争。
路德宗教会领袖在墨兰顿离世后,开始整合路德宗教会里的分歧。由於墨兰顿的个性温和,并未在路德宗里采取「对立抗辩」的立场;而路德宗第二代领袖们为要「和平共存」,因为他们都是路德与墨兰顿的门生,就采取了「妥协折衷」的方法,1577年制订了「协同信条Formula ofConcord」作为信仰告白。其中「第二条」追随路德,强调罪人全然的败坏,意志的捆绑,毫无自己选择接受福音的能力;其遣词用字比加尔文宗信条还强烈。但「第十一条」是步墨兰顿的后尘,承认罪人自己有能力来配合接受福音,如此的「神人合作说」,与「第二条」是明显矛盾。
基本上,路德宗大体上跟随路德,然而容许了墨兰顿的另类思想。使得日后的路德宗教会,一直活在路德与墨兰顿的挣扎张力之间,直到今日,甚为憾事。
2013年02月11日 01点02分 2
level 9
任大弟兄 楼主
卫斯理终於明白:此确据是真实信心中的要素,这才是使人得救的信心。卫斯理在1744年「会议记录」中,表明此点。此教训类似清教徒的教导,与荷兰的亚米念派不同。至於卫斯理的「称义」论,是归回了改教家的立场,他论及「基督的赎罪」是除去罪恶与代替受罚,坚持唯有根据基督的死,我们才蒙神赦免接纳(卫斯理在1765年,公开承认他自1738年来,所相信的「称义」教义,与改教家加尔文所相信的一样)。
卫斯理的「雅德斯格街」经历,使得他修正了一些「道德主义式的亚米念派」想法,往「宗教改革信仰」归回了一步。但是非常遗憾,他的一生从未放弃「亚米念派」的思想架构,与「道德主义」的「神人合作说」。这使得他自1741年起,在神学立场上与怀特菲决裂,走上「亚米念派」的不归路。
3. 卫斯理反对加尔文主义
卫斯理总是要人们记住:他是以「亚米念派」的出发点来解释他的教义。他憎恨加尔文主义,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其实大多数是出於误解的自导自演。在其著作中,表示:追求圣洁的卫斯理循道派,其直接的对头就是加尔文主义。因为他错以为「加尔文主义」是宿命论:人得救是藉著蒙拣选,不需要成为圣洁。
卫斯理对加尔文主义的误解,导致他在三方面一直嘲弄加尔文主义,他误以为加尔文主义是:(1)反律法主义(拦阻人追求圣洁,使得圣洁无意义),(2)反对向世人传讲神的爱(他总以为加尔文主义认为世人中只有二十分之一是选民),(3)命中注定的宿命论(摧毁了人的道德责任,否定了方法的重要)。这些误解不只是令人遗憾,更是令人费解。因为他有许多加尔文派的朋友(例如怀特菲),也有许多机会可以阅读加尔文派的著作。看来,卫斯理对「加尔文主义」的不求甚解与讥讽毁谤,很可能是因为他终生活在苏珊娜的阴影之下。
4. 卫斯理与荷兰的亚米念派之不同处
卫斯理早年在当时圣公会的亚米念派背景中成长,追求自我努力想获得重生的经历,但遭遇连串的挫折;后来在莫拉维亚弟兄会聚会中获得突然而来的重生经历。这使得他不得不承认「罪人自己是彻底的败坏,无法自救;罪人连选择回应神的能力,也是全然丧失」。而荷兰的亚米念派则是相信「罪人虽然堕落,但是罪人自己仍有选择悔改回应神的能力」。在此点上,卫斯理与荷兰的亚米念派是截然不同的。
卫斯理认为「罪人是全然的堕落,全然的无能,丧失了悔改回应神的能力」,在此点上他认同路德与加尔文所说的。但是仅此而已,因为他认为:每一个人又从新得回悔改回应神的能力;此能力是神赐给每一个人的超自然恩典,是十字架所带来的普遍结果。换言之,卫斯理认为:主耶稣为每一个人钉十字架,使得每个人都得到此恩典,恢复了可以选择悔改信主的能力。至於当事人会不会悔改信主,这是那人自己要作的决定,他自己有能力可以接受福音,或是拒绝福音。
我们用「主耶稣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神迹作例子,来说明:拉撒路死在坟墓里,没有任何能力听到主的呼召来回应;因为死人是没有听觉与回应的能力。神的儿子大能的声音「拉撒路,出来!」,这有效恩召使得拉撒路先活过来,听明白主的命令,就立刻起身从坟墓里出来。这就是「宗教改革」根据圣经所宣扬的福音,大喜的信息:罪人全然败坏,死在罪中,自己无能回应福音的召请;主耶稣的呼召叫我们从死里复活,重生我们,使我们以悔改相信听从来回应。
荷兰的亚米念主义的看法与「宗教改革」南辕北辙,认为:罪人不是死在坟墓里,乃是重病躺在坟墓里,奄奄一息,虽然自己没有能力医好自己,但仍有能力在坟墓里作最后抉择,自己可以接受或拒绝听从医生的救法,要不要康复从坟墓里出来。所以,荷兰的亚米念派可说是「拉撒路的病体躺在坟墓里,但是没死」。
卫斯理承认「拉撒路死在坟墓里」,也承认「主耶稣叫他从死里恢复了听觉,有了回应的能力,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中;从此他还是重病在身,病体躺在坟墓里;他必须自己作一个抉择,要不要听从主的话,完全活过来,起来走出坟墓;他也可以选择继续躺在坟墓里,不理会主的吩咐。所以,卫斯理可说是「拉撒路的尸体,因著普遍恩典,变成病体躺在坟墓里」,卖个关子,从尸体变成病体,又回到了亚米念派的原地踏步。
I
2013年02月11日 01点02分 5
level 9
任大弟兄 楼主
卫斯理从自己的经历中,发现不能不承认「罪人全然的败坏」,不能苟同「亚米念派」的「罪人有限堕落说」。但是,卫斯理转了一个大湾,还是将「尸体」变回「病体」,接下来他就安心的踏上「亚米念派」的不归路。所以他可被称为「四点的亚米念主义」。此即说明为何卫斯理将其在1778年创办之刊物,命名为『亚米念派杂志ArminianMagazine』(在其离世多年之后,卫斯理循道会於1805年将之改名为『循道会杂志MethodistMagazine』)。
卫斯理虽然未能完全脱去圣公会中的「道德主义」,但是他强调要依靠神的恩典,也承认「愿意与神配合的能力」也是来自神的恩典,不认同亚米念派的讲法(存在於罪人的本性中)。但是,他始终是以「亚米念派」的「神人合作说」来解释,人的意志要与神的恩典配合,才能使神的恩典发生实质果效。神的恩典赐给人能力,但是不能改变人自主的意志。此即为卫斯理仍然落在「人本主义」(自伯拉纠至亚米念的「人自己作主」思想)桎梏中的根本原因。
5. 卫斯理的「完全成圣」主义
十八世纪英国循道运动的领袖,怀特菲与卫斯理两人因著信仰立场不同而分道扬镳。怀特菲在美洲带领「大觉醒运动」,与爱德华兹带来第一次大复兴,这是持守「宗教改革信仰」的开花结果。
怀特菲原先在英国所带领的会众与工作,由卫斯理接收。当怀特菲回到英国后,谦卑退让,不与卫斯理竞争,继续持守「改革宗信仰」开荒布道,牧养教会,在贵族与知识份子中带来很大的影响。他在威尔斯的工作果效存留至今,「威尔斯循道会」(又称「加尔文宗循道会」)即步随他的脚踪,名牧锺马田就是在此教会背景中成长并事奉,后来成为伦敦西敏教会的牧者。
卫斯理没有听从怀特菲的劝告,继续坚持其「亚米念主义」,由於其组织行政的长才,带领「卫斯理宗循道主义」的发展壮大,成为今日「亚米念主义」的大本营。「卫斯理宗」的信息是「神人合作」导致信徒的得救,得救的信徒必须继续「神人合作」才能得救到底;所以,真正重生的人也有可能至终灭亡。这使得信徒只有「暂时得救」的确据,却没有「至终得救到底」的确据。这样的结论,正是「天主教」与「亚米念派」的一致看法。
卫斯理强调:信徒如果努力靠神恩典,在今生可以达到「完全成为圣洁」的状态。卫斯理的「完全成圣主义」,正是「神人合作说」的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结果。遗憾的是,这是不合圣经的教导,误导人们以「主观感觉:自己完全圣洁无罪」代替了「客观事实:我们仍有隐而未现的罪」。
卫斯理从未宣称自己或其他任何人,在今生已经达到「完全圣洁」的地步,他只是强调:基督徒在今生有这个可能,所以,人要与神合作,自我努力追求以达至此目的。由此看来,「完全成圣主义」的假说,是「道德主义式的亚米念派」发展到最终的必然结论,也诱导了「圣洁运动」的起始与发展。
2013年02月11日 01点02分 6
level 6
感谢主。楼主对今天大陆教会的亚米念教义盛行怎么看?
2018年02月01日 16点02分 7
level 1
无聊的宗派主义
2018年08月19日 01点08分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