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
合肥历史“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 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秦置合肥县,属九江郡。曾为扬州治。西晋属淮南郡。东晋改汝阴县。隋初复改合肥县,为庐州治所。宋为庐州,元为庐州路,明为庐州 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1912年废合肥县,分置肥东、肥西县。1988年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江淮分水岭南测,巢湖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是安徽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在国内稳定时期,合肥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业都会。而 一旦战争兴起,国内动乱,合肥又常为兵家必争之地。
2007年06月19日 09点06分
1
level 1
合肥发展中...1、针对合肥市发展的基本认识相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所展示的发展前景,我国现有经济格局和城市规模远未稳定成型,因此区域经济的完善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势在必然。合肥地处长江三角洲边缘,区域经济日趋活跃,城市加速发展是总的趋势。当我们沿着区域关系、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等序列,全面“梳理”合肥时,我们深刻感觉到:合肥50年来的历史十分辉煌,横向对比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但是总体发展速度依然很快。为此我们的战略规划便建立在充满自信的基础之上!这种自信使我们相信,面临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合肥凭借各种条件,完全可能继续保持不慢的发展水平,呈现经济、城市的较大发展。 2、合肥市发展的趋势针对合肥的发展,综合分析与研究透视出如下结论:“继往开来,走向辉煌”――产业方面,合肥依托高新区和开发区,实施教育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的追求和启动,实践“继往开来,走向辉煌”的理念;城市方面,合肥可以“站在前辈的肩膀”上,充分保护和利用以环城公园为代表的合肥古城,发扬前辈规划建设者的勇气和气魄,继续合肥“绿色城市”的营建,实践“继往开来,走向辉煌”的理念! 3、合肥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城市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和表现。面对经济渐行渐远的周边省会城市,合肥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省会经济中心”的建设。这一任务最重要一环在于优化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的转变往往引发城市结构的调整,往往成为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本规划重点致力于合肥城市结构形态和布局的研究,力求引导或影响即将全面修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合肥经济虽然面临难以准确预料的变数,但“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才能趋利避害,在保持城市经济良好发展的同时巩固腹地,真正保持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虽然合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但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沿海开放城市普遍的迅速崛起相比较,合肥发展相对速度缓慢、经济优势不明显。合肥引以为傲的三叶型城市结构,在现实发展中面临改变。城市进一步发展受到建设用地不足的限制,尤其是各个开发区建设用地不足,矛盾突出,出现了有项目、有资金,却无地可用的被动局面。合肥城市发展已经走到一个重要阶段:前辈们英明构建的城市建设“老本”已经不能再吃,城市结构面临新的重建,而这一切几乎人所共知,所有的困惑均在于如何去做! 4、规划的重点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形,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大发展可能促使城市形态大变化。本战略规划,在区域分析和产业研究之后,最终把着力点放到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力图通过对城市重要空间结构的把握,擒合肥未来发展的“马首”,避免眼下可能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寻求城市的长期合理发展。通过合肥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我们发现合肥现有发展结构亟待调整修改――现有结构形态下,合肥呈现明显的“中心放射”发展模式。若按照这种模式继续发展,合肥的特色、合肥之美(环城公园之美)可能遭受巨大破坏,某些景观可能不复存在!我们强调:总面积5.2平方公里合肥古城,应该被视为统一整体加以保护利用,重点加强古城密度、高度、功能的规划调整和控制,争取古城密度和高度只降低不增加;将古城内城市金融、商业办公、大型商业等功能逐步迁至新区。古城功能结合环境改善、古迹恢复、旅游发展,定位于传统商业零售、旅游服务基地、人居环境中心等。 5、规划的主要特色5.1 从“引湖入城”到“湖滨城市”遍读合肥的历史,始终离不开水。城市大发展的趋势,促使合肥认真考虑“水景观”问题。合肥水景利用的要点是巢湖的利用。针对围绕或者靠近巢湖发展,建设湖滨城市的问题,我们克服大幅度跨越式发展之弊,富于创意地采取“引湖入城”的策略,根据城市建设的需要,逐步、分期拓宽南淝河水面,渐进式地引水“近”城,分步实施“引湖入城”的总体方案,争取最多的滨水区和最大的环境容量。通过“引湖入城”的方案,城市避免立即沿湖发展的过重负担,巢湖避免低效利用,城市和环境都比较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湖滨城市”的发展构想。 5.2 构建城市发展“新三叶”――避免合肥继续向心放射发展,以交通为先导建立三个轴向发展区,保护旧城、积极发展东西两端、促进合肥-巢湖-芜湖经济和城市带迅速形成。 5.3“绿色城市”:必须保持的传统合肥1952年版总体规划的英明举措,使合肥因环城河公园而在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中独行特立,“绿色城市”的概念已经在市民中深刻树立。规划继承和发扬合肥城市空间的传统格局,以“绿色城市”为合肥发展的形象追求。在城市整体形态发展建构、新旧区发展协调、城市空间拓展、城市总体布局等方面,均以“绿色城市”为总的发展坐标。我们希望本战略规划能够在合肥用地拓展、古城保护利用、空间结构建立等方面,帮助和影响正待全面修编的总体规划。
2007年06月19日 09点06分
2
level 1
合肥名人先秦两代 管仲 庄子 甘罗 陈胜 范增 英布 张良 文翁 桓谭 桓荣 范滂 华陀 左慈 刘馥 三国魏晋 曹操 周瑜 小乔 桓范 曹洪 曹仁 鲁肃 吕蒙 曹真 曹丕 曹植 嵇康 王蕃 刘伶 恒温 桓伊 戴逵 南北朝 何尚之 何敬容 隋唐 耿询 汪华 汪伦 张籍 李绅 杜荀鹤 陈抟 曹霸 五代十国 朱温 朱友贞 杨行密 宋 陈翥 包拯 高太后 李公麟 方腊 吕本中 宗杲 张孝祥 罗愿 吕祖谦 吴潜 胡仔 胡舜陟 毕升 梅尧臣 鲁宗道 元明 朱升 李善长 汤和 朱元璋 常遇春 徐达 胡惟庸 蓝玉 沐英 朱棣 朱权 程繁政 汪机 傅友德 邓愈 何震 胡宗宪 朱有 汪道昆 许国 程大位 戚继光 注迁讷 左光斗 胡正言 阮大铖 吴应箕 清 萧云从 汤鹏 杨光先 弘仁 方以智 钱澄之 查士标 汪昂 施闰章 梅清 梅文鼎 张英 戴名世 方苞 方观承 张廷玉 汪士慎 程兰如 刘大 戴震 鲍廷博 姚鼐 罗聘 邓石如 曹振镛 王贞仪 高朗亭 包世臣 郑复光 姚莹 王茂荫 张乐行 张守禹 程长庚 胡光墉 年羹尧 李鸿章 张树声 刘瑞芬 孙家鼐 丁汝昌 刘铭传 汪莱 近代 杨文会 周馥 吴汝纶 杨月楼 孙多森 程家柽 吴樾 范传甲 施从云 吴谷 宋玉琳 张汇滔 倪映典 韩伯棠 詹天佑 现代 李经方 段祺瑞 周学熙 倪嗣冲 徐谦 许世英 叶春善 柏文蔚 杨小楼 王揖唐 张敬尧 陈独秀 冯玉祥 孙多钰 方振武 朱蕴山 刘文典 梅光迪 当代 黄宾虹 柏文蔚 汪孟邹 方振武 王亚樵 张治中 陶行知 胡适 张恨水 朱光潜 陈延年 王步文 林散之 李克农 阿英 田间 蒋光慈 乔年 刘开渠 戴安澜 王稼祥 赵朴初 吴作人 张曙 黄镇 侯学煜 姚依林 杨振宁 邓稼先
2007年06月19日 10点06分
6
level 9
无邦国是合肥肥东的噢 md百度 讲广告 名字都不让打 日。吴BG是肥东的
2007年06月19日 11点06分
8
level 3
★★★★★★★ ★合肥老规矩★ ★看贴要登陆★ ★回贴要穿衣★ ★顶贴顶精品★ ★字数要满十★ ★做个好合肥★ ★★★★★★★
2007年07月16日 03点07分
14
level 1
张恨水 合肥人?陈独秀 合肥人?邓稼先 合肥人? 黄镇 合肥人?看来 黄梅戏也是合肥的
2007年11月20日 07点11分
15
level 0
(最近操作以短线反弹为主)导致近期国内股市大幅震荡的直接原因就是市场各方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即目前股指处于阶段性高位。导致获利筹码逢高就兑现,场外资金也处于观望中,股价无法继续高位支撑,对股票泡沫释放是必然的,也可以看出国家的宏观调整的作用在不断显现,财政政策使第四季度的流动性偏紧,资金推动回调亦是必然的。然而市场探底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市场会立刻转好,估计技术形态的修复和重新酝酿上攻行情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后期个股将出现两级分化,价值回归是必然的,有些股票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重新站回高点,所以,被套散户可以适当地换仓和减仓,选择成长性有实实在在业绩支撑的,千万不要被边缘化。没有信息,没有技术支持的散户朋友,现在不是买什么股票都赚钱的时代,现在的股票也不是捂着都可以赚钱的,第一考虑的是风险,其次才是赢利!详情请咨询私募QQ:835567110 稳健投资在线不会因为大盘的大起大落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操作原则,这是我们操作买卖盈利的根本!不会因为贪心为了操作而去冒险,因为股市最不缺的就是机会!
2007年11月27日 01点11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