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科学家发现点石成金的细菌 能把离子变为金子: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近日发现了一种能把离子转变为金纳米粒子的细菌,这一发现将可以用于黄金冶炼。
  加拿大汉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金溶液中,对一种被称为“代尔夫特食酸菌”的细菌进行了研究,他们观察到细菌的周围有黑色的环状物质,经过鉴别,这种黑色的物质是金纳米粒子。
  科学家们表示,这是细菌的一种防卫机制的表现,金离子对这种代尔夫特食酸菌来说是有毒性的,于是细菌们就将金离子转换为金纳米粒子,从而防止其进入细胞壁之内。
  研究人员们将细菌中负责转换金离子的基因化学物质分离出来,这种细菌将无法产生金纳米环状物,并且科学家利用分离出来的这种基因化学物质,成功地在金溶液中转换出了金纳米粒子。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的环境微生物学家法兰克•理斯表示,代尔夫特食酸菌所含有的这种基因化学物质将可以被用于从开采金矿产生的废水中提炼黄金。”(尚力)
http://it.sohu.com/20130207/n365814733.shtml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1
level 11
是不是以后黄金要降价了?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2
level 11
科学家利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比钻石更坚硬的物质:
这种被称为“立方氮化硼”的透明物质比钻石还要坚硬,其维氏硬度达到了108G帕。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但最新发表在著名《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给出了新的答案。
  来自芝加哥大学、新墨西哥大学、燕山大学、吉林大学以及河北工业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合作,他们在实验室获得了一种比钻石更坚硬的物质——“立方体氮化硼”。这种透明晶体的维氏硬度可达108G帕,相比之下,钻石的维氏硬度为100G帕。
  这种物质的奥秘来自于它的纳米结构,就像洋葱一样一层层折叠而成,又像俄罗斯套娃层层嵌套在一起。当在1800摄氏度和150亿帕(6800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氮化硼就会以这种结构存在。
  通常,为了使物质更加坚硬,科学家设法减小晶体中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其它的物质越难刺穿它(越小的颗粒意味着颗粒之间的空间越小)。但是这种方法有一个限制:当颗粒物的尺度缩小到10纳米以下的时候,其内在的结构缺陷几乎和颗粒本身一样大,反而减弱了结构的强度。
  科学家新发明的这种“立方体氮化硼”有着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其硬度比钻石还要大。这种超硬的物质在机械、研磨、钻探以及切削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一旦进入批量生产后,其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编译:双螺旋)
===========================================================================
看来钻石也要降价了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3
level 10
神族黄金战舰要出来了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4
level 11
高为广:北斗卫星导航精度可达10米
人民网北京1月15日电(记者马丽、王泓漓)卫星导航市场中,GPS“珠玉在前”,精度问题是“北斗”启动服务后面临的最大考题。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工高为广今天在人民网科技频道接受访谈时表示,北斗卫星导航精度可达10米。
高为广坦诚,“我们都很清楚”,精度是任何导航系统服务性能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任何一个导航系统要面向市场,肯定要关注精度的问题”。
他表示,前期为了支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运营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国内上百家的单位在亚太地区布设很多静态测试点和动态测试事项,对北斗系统和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他介绍,经过一年的测试,目前测试结果表明,北斗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可以为用户提供平面10米、高程10米标志性、0.2米/秒的测速情况和50纳秒的授时精度。
================================================================================
嗯,民用足够了,不知道免费不?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5
level 12
喵。
乃们猜猜伦家头像素公素母
PS:由于零水不再卖萌。
为了维护吧里的平衡。
伦家会努力卖萌的。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6
level 11
日研发能跟踪气味信息的小型机器人
中国科技网讯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5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能跟踪气味信息的机器人。目前,他们用雄性蚕蛾带动一个小型的两轮机器车来追踪空气中雌蚕蛾释放的性信息素,以研究蚕蛾的神经与运动机制。下一步,他们将模仿雄性蚕蛾跟踪雌性气味的能力,给机器人装上高灵敏传感器,用来监控环境中泄露的污染物,追寻味源等。
研究人员介绍,选择雄蚕蛾来做机器车驾驶员,因为它们会跳一种“交配之舞”。当它们受到雌蚕蛾释放的性信息素的刺激时,就会展现一种完全不同的走路方式:走直线的折尺形路线,伴随几个转身和超过360度的旋转。论文领导作者、东京大学的安藤德康(音译)说:“雄蚕蛾跟踪气味的行为简单而有效,这让我们能全面分析从单个神经元到整体追踪行为的神经机制,然后模仿这种机制造出一种‘人工脑’,装在移动机器人上,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研究的这个‘昆虫控制’机器车。”
机器车前端有一个能自由运动的聚苯乙烯小球,可以整体控制小车,就像计算机鼠标里的小球。研究人员将蚕蛾附着在这个小球上。车前面还有两个40毫米的风扇,可将空气中所含的性信息素吹到蚕蛾面前,就好像蚕蛾的翅膀不断拍打能让空气流过它超灵敏的气味“天线”。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用了一个1800毫米长的风道,把信息素和机器车分别放在风道两端。他们测试了14只蚕蛾,所有蚕蛾都能成功地引导机器人到达味源。他们还进行了一项转弯实验,改变机器车两个马达中一个的功率,这样它在运动时就会转向一边,蚕蛾就必须不断调整方向,改变自身位置才能到达目的地。
“引发昆虫调整行为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到一个特殊位置。转弯是模仿人们骑在一辆不平衡的自行车上的情况。我们要经过练习才能平稳地骑这种自行车,但是蚕蛾只靠简单迅捷的感觉—运动反馈就克服了不利位置。”安藤说。
研究蚕蛾运动和机器发动之间的时间延迟效果非常重要,因为将来机器人在跟踪气味时,装在它上面的化学传感器需要一个短暂的反应和处理时间。安藤解释说:“大部分化学传感器如半导体传感器,有一个缓慢的恢复时间,不能即时探测气味的动态变化。在把这一昆虫传感—运动系统应用到人造系统时,这些结果是选择传感器和模型的重要指标。”(常丽君)
===============================================================================
日本的机器人还是不错的,这个可以用在医疗上,在军事上也可以运用,比如排雷之类的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7
level 13
只是金离子还原成金,化学转化吧。高中时候有说过一部分细菌在生长初期会富集重金属可以净化或提炼废水的。就和文章说的一样,但产量不会太大,应该不会影响价格。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8
level 11
英国开发基因硬盘1克DNA相当300万张光碟
据新华社电
日前,位于欣克斯顿的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研究小组利用DNA存储数据,其关键是DNA碱基。DNA这种双螺旋结构上有4个化学基团,即核碱基,它们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组成遗传信息,指导生物体生长发育。研究人员开发的DNA数字存储系统同样利用这4个碱基“字母”,开发定制代码,完全区别于生物体所用“语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用来读取生物体DNA的标准设备可以读取信息,当即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研究人员在由《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中写道,DNA作为数字存储媒介的显著优点之一是容量大。英国广播公司23日援引研究小组成员尼克·戈德曼的话报道,DNA分子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密集存储介质,1克DNA能够存储大约2拍字节,相当于大约300万张光碟。
研究人员认为,一些不常用却需要保存的信息,譬如政府文件、历史档案等,尤其适合用DNA存储。不过,他们坦承,鉴于实验室合成DNA分子的成本,现阶段用它来存储信息“惊人地昂贵”,但随着技术发展,“基因硬盘”有望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质量报》
===============================================================================
各种超大容量存储设备层出不穷啊,以后不用担心硬盘不够了
2013年02月08日 02点02分 9
level 11
美科学家在实验室造出人工基因调控系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3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模仿人体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在实验室造出一种人工系统,能再现多种蛋白质是怎样相互作用打开一个基因的。这种新系统能帮助那些基础研究人员,作为他们检查基因“打开”或“关闭”效果的一种工具,并为开发新的基因疗法、促进合成生物学速生研究等领域带来利益。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最近的《自然·方法学》杂志上。
  人体细胞大约含有2万个基因,会产生大量的蛋白质,很多基因也会影响到其他基因的活动。如能理解这些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能从整体上提高生物医学研究水平。但在天然系统中,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极其复杂。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模仿这些作用,造出了一些较简单的基因网络,如能对其中每个组成部分实现精确控制,就可以用它们来实验生物传感、生物计算、再生疗法,甚至作为更复杂的天然系统的模型。
  “人类基因不仅仅是打开或关闭那么简单,它们可以在大范围里不同程度地被激活。天然基因是由许多蛋白质相互作用来调控的,因此在同一生物系统内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杜克大学普拉特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查尔斯·杰斯拜奇解释说,在他们设计的人工系统中,用一种蛋白质来控制基因的活性水平。“我们‘自上而下’地分析了天然的基因网络,开发出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能模拟多种蛋白质是怎样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来调控一个基因的。这种方法与一般的遗传学方法不同,让我们能打开细胞内部的基因,深入到以往无法触及的水平。”
  指导该实验的高级研究员帕布罗·皮尔兹-佩内拉说:“目前我们对天然基因调控的基本机制还知之甚少,新系统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探测工具,进一步推动合成生物学发展,提高对哺乳动物的生物编程能力。”
  “所有的生物系统都依赖基因调控,生物工程人员要面对的挑战就是怎样在人工合成过程中再现这一自然过程。”杰斯拜奇说。对于合成生物学来说,新研究还可作为一种合成蛋白质的新技术,比如一种叫做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子(TALEs)的人造酶,几乎能跟任何基因序列“绑”在一起。这些TALEs很容易生产,人们可以造出大量的TALEs来控制特殊基因。(常丽君)
=============================================================================
看样子以后可以打造超级战士了
2013年02月08日 03点02分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