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地方】四川自贡发现距今1.6亿年树化石
按时地方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吧务
level 8
昨日,一株距今1亿6千万年的罕见大型硅化木(树化石)在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大山村一采石厂内被发现。地质专家现场考证后认为,该硅化木“生前”应为大型乔木类植物,表明当时自贡地区具有大树参天的地理环境。目前,该市文管部门已提议建立专门的硅化木展示陈列馆,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   采石:意外挖到“黑炭”   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硅化木的一段已露出地面,长约1米,宽60厘米,呈焦炭状黑色。正在现场发掘的地质专家称,这只是整根硅化木的很小一部分,根据观察及推测情况看,估计该硅化木的长度在10米以上,树的直径大约为1米。“如此大型的硅化木在整个四川都属罕见”。   据采石场工人介绍,前几天,他们在打地槽时意外发现,一些像焦炭一样的东西吸附在石材表面,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几名工人小心翼翼地沿着黑色石块的方向细致挖掘,发现地层里还存在大量这样的“黑炭”;与此同时,其他工人在距第一个地槽约10米的地方发现了同样的“黑炭”迹象,怀疑为一长段延伸的“黑炭”组合物体。为防止“黑炭”受损,工人们停止在该地段采石,并通知文物部门前往鉴定。   鉴定:亿万年前硅化木   接报后,自贡恐龙博物馆地质专家立即赶赴现场勘查,并对“黑炭”进行分析鉴定,最终确认,这块黑糊糊的东西的确为“树化石”。该馆地质工程师江山告诉记者,这株树化石形成时间大概在中侏罗纪早期,距今约1亿6千万年,与该市此前大安凉水井长山岭的硅化木形成于同一时期。江山认为,该硅化木“生前”应为高大乔木类,但具体属于松柏类、银杏类、杉木类还有待研究。   硅化木化石表面为何会闪闪发光?地质专家解释,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地下后,一些存在于地质层内的矿物质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成为填充物而进入化石,最终成为能反射光线的晶体,而这类晶体大多为石英。   提议:建硅化木陈列馆   地质专家称,该硅化木的发现与出土对研究自贡境内的地质结构、地理环境形成等具有重要的实物佐证价值。它反映了当时自贡地区的古地理环境潮湿湿润、树木参天,为古生物(如恐龙)的栖息、生长及繁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随着这株大型硅化木在自贡的出土,加上此前在大安凉水井长山岭发掘出的两株大型硅化木(一株长23.3米、直径1.03米;另一株长13米,直径1.08米),共有三株大型硅化木在自贡大安区“见天”。自贡市文管部建议,修建一个独特的硅化木展示陈列馆,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据悉,目前,大安区文体部门已就此事向政府专题汇报,力争促成该硅化木陈列馆的落成。 
2007年06月16日 09点06分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