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科普----立春
肃宁人民广播电台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2
东方歧黄 楼主
 立春,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中国民间将其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后来民间又将其作为节日,改叫“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
2013年02月04日 16点02分 1
level 12
东方歧黄 楼主
(一)打春牛  打春牛本是农民为祈祷丰收的年景而举行的祈祷活动,后来传入城市,成为人们祈福驱难并伴有自娱自乐内容的重要民俗活动。相传神农氏出生前,天下百姓以吃飞禽走兽来维持生命。后来人类繁殖多了,飞禽走兽被吃得越来越少,弄得百姓常常无食可吃。神农出生后,目睹这一切,于是尝百草分五谷,教百姓耕田种地,开始了农业。三皇五帝也都很重视,到了西周,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一面制历,一面下旨,命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仪式。立春这一天,地方官洗净身子,穿上素衣,步行郊外,聚集百姓,设桌上供,烧香磕头,在供桌前做只土牛,让扮做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也叫“打春牛”。意思是打出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同时伴有颂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羊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以此抒发对丰收的祈盼。旧时,被打的春牛有纸牛和泥牛之分。是由地方长官或村庄里威望较高的长辈主持派人制作,在立春之日将春牛放置一个空旷场地,率人们绕春牛转3圈后对牛进行拜祭。然后用丝绸缠扎的鞭子往牛身上猛打3下,是为“打春牛”,以督促人们春回大地,赶紧耕种。无论是泥牛还是纸牛,都是先用竹子、铁丝、柳条等扎好骨架,或糊泥、或糊纸。若是泥牛,在打春牛时必须将糊在牛身上的泥巴打掉,把骨架同纸牛一样烧掉为止。届时,人们要燃放鞭炮,敲锣打鼓,以此迎接春天的到来。
  春牛图
2013年02月04日 16点02分 2
level 12
东方歧黄 楼主
  以春牛为装饰图案的年历
2013年02月04日 16点02分 3
level 12
东方歧黄 楼主
(二)扮春婆  扮春婆,是在立春的前二三日时,由一些好事者面涂脂粉,做些扭

丑态,人戏称其为“春婆”。在市井抢吃抢喝,叫做“春婆抢春”。  (三)扮春官  扮春官,是一些喜热闹之人,通常是请一些光头人装扮,着纱帽大红官衣,倒骑牛背,进行表演,他们时而被人们拖下牛背,时而将纱帽甩掉,露出光头,引逗人们发笑。
  扮春官
2013年02月04日 16点02分 4
level 11
神农氏?哈哈!我们老家有他的雕像!下次照一张给你瞧瞧!
2013年02月04日 20点02分 6
什么啊,我说打春呢
2013年02月05日 00点02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