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jj(厦门)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7
♂♀突然想让你们认识一下厦门♂♀你们想知道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们JJJ厦门的语言、景点、招牌、人文、饮食………
2005年06月28日 03点06分 1
level 7
厦门概况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º04′04〃、北纬24º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面对金门诸岛,与台湾宝岛和澎湖列岛隔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而称“鹭岛”。宋太平兴国年间,因岛上产稻“一茎数穗”又名“嘉禾屿”。元朝时,曾设立“嘉禾千户所”。明洪武20年(公元1387年),为防御倭海相望。行政建制始于宋朝,隶属泉州府同安县辖下,因传说寇筑城,号“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7年(公元1650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为抗清驻兵岛上,称“思明洲”。康熙年间又改称“厦门”,设厅,直至鸦片战争后,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辛亥革命后1912年再称思明,设县;1913年复称厦门,立市。新中国成立后,厦门列为福建省省辖市,至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94年被定级为副省级市。  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地区和同安组成,属海港风景城市。其主体--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区外岛屿星罗棋布,港区内群山四周环抱,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九龙江北岸的沿海部分,由杏林湾和马銮湾分隔而成集美、杏林、海沧三个小半岛。地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o左右。  全市辖下思明、湖里、集美、翔安区和同安六个行政区,土地总面积为1565平方公里。各辖区密切相关、各具特色。厦门岛内分成思明、湖里二个区:思明区以旧城区的传统商业闹市为主,涵盖了厦门大学、南普陀寺及环岛路系列景区;包括原来的开元区:以一些传统工厂区和旧城区周边扩展的新市区为主,包括了被定名为万石风景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及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湖里区则属于新兴的外商工业投资区;鼓浪屿是本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岛外的集美区拥有以旅游、教育为主的著名侨乡--集美镇,传统上以种植业、渔业为主,同时也是新建的台商投资开发区;杏林区是建国后发展起来的已具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和新兴的台商投资开发区,又涵盖了新开发的市区、港区、工业区--海沧台商投资区;同安区则是全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轻工、食品行业的原料基地,自1997年由"县"改制为"区"后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翔安区:管辖原同安东部五镇一场。这五镇一场是:新圩、马巷、内厝、新店、大嶝镇和大帽山农场,区政府设在新店镇辖区内。按照设区的要求,把马巷、新店两镇分别改为马巷、舫山街道和新店、刘五店街道。   20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206万。全市人口中以汉族居多,另有回、满、壮、畲、苗、及高山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因素,拥有众多的归侨、侨眷及厦门籍侨胞和港、澳、台同胞。 我就是畲族的~~~
2005年07月16日 16点07分 2
level 7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面,与厦门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5分钟可达。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乃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日光岩上尚存水操台、石寨门故址。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日、德、西、葡、荷等13个国家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同时,商人、传教士、人贩子纷纷踏上鼓浪屿,建公馆、设教堂、办洋行、建医院、办学校,炒地皮、贩劳工,成立"领事团",设"工部局"和"会审公堂",把鼓浪屿变为"公共租界"。一些华侨富商也相继来兴建住宅、别墅,办电话、自来水事业。1942年12月,日本独占鼓浪屿;抗日战争胜利后,鼓浪屿才结束一百多年殖民统治的历史。  鼓浪屿面积仅1.91平方公里,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卫星岛,常住居民1.6万人。岛上岩石峥嵘,挺拔雄秀,因长年受海浪扑打,形成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  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清洁幽静,空气新鲜,岛上树木苍翠,繁花似锦,特别是小楼红瓦与绿树相映,显得格外漂亮。  鼓浪屿楼房鳞次栉比,掩映在热带、亚热带林木里,日光岩奇峰突起,群鸥腾飞……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鼓浪屿是"音乐家摇篮","钢琴之岛",小小鼓浪屿有钢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国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各个角落小道上,就会不时听到悦耳的钢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声,轻快的吉他声,动人优美的歌声,加以海浪的节拍,环境特别迷人。音乐,已成为鼓浪屿的特别绚丽的风景线。  鼓浪屿有许多钢琴世家,那里有音乐学校、音乐厅、交响乐团、钢琴博物馆。每逢假、节日,常举行家庭音乐会,有的一家祖孙三代一起演出,使家庭、团体、社会充满音乐气氛。  鼓浪屿音乐人才辈出,蜚声中外乐坛的有钢琴家殷承宗、许斐星、许斐平、许兴艾等。中国第一位女声乐家、指挥家周淑安,声乐家、歌唱家林俊卿,男低音歌唱家吴天球,著名指挥陈佐湟,还有李嘉禄、卓一龙等,可谓群星璀璨。   鼓浪屿是"建筑博览馆",许多建筑有浓烈的欧陆风格,古希腊的三大柱式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罗马式的圆柱,哥特式的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的浮雕,门楼壁炉、阳台、钩栏、突拱窗。争相斗妍,异彩纷呈,洋溢着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  鼓浪屿已修好一条环岛路,全长6公里,由道路、隧道、曲桥组成,以电瓶车代步。  环岛路以轮渡码头为起点,向东往皓月园-大德记浴场-观海园-菽庄花园-港仔后浴场-英雄山隧道-鼓浪石-鼓浪别墅-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工艺美术学校-内厝澳-燕尾山-三丘田旅游码头-海底世界-轮渡码头;向西反之亦然。  鼓浪屿的夜显得清静幽雅。尤其是夜景工程建设后,代表着自然景象的日光岩、代表着异国建筑风格的八卦楼、代表着音乐岛钢琴造型的候船厅和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郑成功雕像等,在各色灯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发光。特别是有几条激光射线跨越鹭江海空,变幻摇曳,令人眼花了乱。  隔江远眺鼓浪屿夜景,犹如一座大花盆聚集着炽目艳丽的花丛,与厦门中山路的霓虹灯、高层建筑的射灯和许多彩色聚光灯,交相辉映,闪耀夺目,使岛上、海上、天上三维空间灿烂迷人。   鼓浪屿:菽庄花园 日光岩   菽庄花园原是台湾富绅林尔嘉的私家花园,五十年代起献给政府辟为公园。     林尔嘉对花园精心设计,力求再现板桥别墅的风貌,又具江南园林的韵采,利用不大的一湾坡地,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每春秋佳日,登高望远,海天一色,杳乎无极”,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纳入花园怀抱。他在园内设置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观潮楼、小兰亭等10景,并把台北板桥别墅里的小板桥也搬了来,小巧别致,独具一格。
2005年07月16日 16点07分 4
level 7
    菽庄花园风光万千,但最有特色的是:     藏海:一路走来不见海,到了花园门口甚至进了大门仍不见海,一堵高墙挡住了视线,偶回首,园门内侧楣上高悬“藏海”匾额赫然入目,顿时领悟藏海的意蕴,转出月洞门,突然“海阔天空”,大海奔腾而至,这种先藏后露的手法,收到了惊奇的效果。     巧借:林尔嘉把临海的坡面,海湾里的礁石,涨落的潮水,全部利用起来,围地砌阶,造桥建亭,使原本十分狭小的海湾,借四周自然美景为铺垫,变成涵纳大海,视野宽大,颇具层次的海滨花园。特别是走在四十四桥上,面地辽阔的海空,谁也不感到其小,却感到花园之大。远方的南太武,山下的屿仔尾,罗列的担屿、青屿、浯屿,眼前的日光岩、英雄山,前方的海沧嵩屿角以及翻飞的海鸥,都成了花园的外景。四十四桥上的渡月亭,是菽庄观海赏景的最佳点,每逢中秋,夜深人静,海浪轻摇,欣赏那海色月色,真乃人生乐事!     菽庄花园近年又新建了许多设施,规模也扩大了。特别是将听涛轩改建成“钢琴博物馆”,展出由鼓浪屿旅澳收藏家胡友义先生毕生收藏的世界名古钢琴30台,其中有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制造的“士坦威”,奥地利的“博森多福”,德国皇室专用的皇家钢琴,稀世珍品镏金钢琴,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最大的立式钢琴,最老的手摇钢琴,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八个踏脚四套琴弦钢琴,表现了一百多年来世界钢琴的制作技术和发展水平,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钢琴博物馆使鼓浪屿琴岛名符其实,增添光彩!  日光岩又称龙头山,耸峙于鼓浪屿中南部,与厦门的虎头山隔鹭江相望,史称“龙虎守江”。日光岩海拔92.7米,是鼓浪屿的最高峰。山间蹬道盘旋,迂回曲折。随处有诗联题刻,以明万历元年(1573年)丁一中所题“鼓浪洞发天”为最早,距今已有400多年了。     日光岩顶就是天风台,是鼓浪屿的最佳观景点。放眼四顾,厦门市区、鼓浪屿全岛、环鼓的大海,厦门大学、海沧大桥,九龙江入海口、南太武屿仔尾漳州港,海沧投资区、湖里集美东渡港,或远或近,尽入眼底。游厦门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     日光岩上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水师的“龙头山寨”。寨门、搭架军帐的梁洞和指挥水师操练的水操台遗址,今均完好。还有“郑成功纪念馆”,藏有郑成功及其水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众多珍贵文物。      日光岩上的摩崖石刻有八十多处,有张瑞图、何绍基、郑成功、丁一中、许世英、蔡元培、蔡廷锴、蒋鼎文等人的诗文题刻,其中以“鼓浪洞天”、“鹭江第一”、“天风海涛”、“闽海雄风”、“脚力尽时山更好”等,或笔力雄健,或意蕴精深,是日光岩上的一大文化景观。     近年,日光岩注重环境保护,增添了旅游设施,完善了旅游环境,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成为我国首家通过该标准认证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近,鼓浪屿又被授予全国AAAA景区. 好久没去了~~~
2005年07月16日 16点07分 5
level 7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市区五老峰下,建于唐朝会昌、大中年间,初名泗州寺,五代时曾称泗洲院,宋代又易名为普照。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一度荒废,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重建,明末又毁于兵火。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由靖海侯施琅重建,因为寺院是观音菩萨的主要道场之一,又在我国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占地3万多平方米,寺院西侧新建的禅堂是迄今南普陀面积最大的建筑,耗资300多万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依次铺在南北纵向的中轴线上,加上左右厢房、钟楼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佛学院教舍,所有建筑依山傍势、层层托高、庄严肃穆。大雄宝殿建于1926年,缘瓦石柱,雕梁画栋,集中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传统工艺,该寺本由临济宗一派世袭主持,1924年,临济宗的转逢和尚,将之改为十方丛林选贤制,会泉法师当选为第一任方丈,接着是太虚、常惺、性愿、觉斌、大醒、会觉、广心、慈舟、妙湛。大雄宝殿前面的两个报恩塔,是1992年6月13日由信女李秀玲捐献,方丈妙湛法师监制的,佛教讲究报三宝恩、报国家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所以,这两个塔命名为报恩塔;大悲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为八角三层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仰视藻井,别致美观,为国内同类建筑所罕见。1962年,大悲殿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木构斗拱,作装饰用。藏经阁藏着大量佛教典籍,文化和名人字画,如明版《大藏经》、宋印影《碛砂藏经》、《佛说阿弥陀经》、血书《妙法莲华经》、28尊缅甸玉佛、唐代铜佛、明代铜塔、明观音施甘露像,以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等人的墨宝。寺后五峰林立,谓为“五老凌霄”,绿树兀石间,有碧泉、净业洞,大虚亭、兜率陀院、须摩提国、阿兰若处等古迹以及大量的摩崖石刻,其中,清光绪乙已年(公元1866年)振慧和尚改写的“佛”字,高一丈四尺,宽一丈,国内罕见。天王殿前,有放生池和荷花池、凉亭。放生池建于清光绪30年,池内鱼翔浅底,可供游人观赏。新造的荷花池,将重现南海莲香的景色。两池之间,有1993年阴历2月19日信士张涛洪涛敬献的七佛塔,七佛塔由释迦牟尼佛、迦叶佛等七尊佛像组成,富有南亚佛教建筑的风格。   1925年,创办当时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闽南佛学院,1934年,弘一、和今两法师又增办佛教养老院,迎来了南普陀建寺以来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到1937年,佛学院因抗战而停办,佛学院共培养学僧200余人,不少人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做出巨大贡献。1985年,佛学院重新办学,现设养正院、预科班、正科班,各为两年制,1992年起佛学院又增设二年制研究班,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南普陀素菜  普陀素菜,堪称一绝,以遵循佛教饮食传统为宗旨,坚持素菜素料、素菜素做、素菜素名。菜肴质地纯美、色、香、味、形俱佳,取名优雅别致。同时,学习、借鉴外地素菜用料和烹饪的经验, 取其精华,溶入自己独特的调味方法,在保留原有“半月沉江”、“南海金莲”、“香泥藏珍”、“普陀粉丝”等名菜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古越莼菜”、“竹荪如意”、“莲中圣果”、“南海珍珠”等数十种新菜肴,目前,南普陀素菜已拥有高、中、低档菜近百种。南普陀素菜实在是中国素菜中的“瑰宝”。喜爱素食、斋饭的宾客到此都要品尝一顿素斋。南普陀寺的素菜不因袭旧制,模仿荤腥食物命名,保持不动荤腥的戒律,如办素菜时先上桌佐酒的冷拼盘,具有红、黄、绿、白等颜色,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命名为“彩花迎宾”,着眼雅致动听。又如以草菇、蘑茹为主料,荸荠、香茹为辅料的盘菜,名为“双茹争艳”;以发菜豆腐为主料的菜汤,因发菜又名“青云”,豆腐色白如壁,命名为“白壁青云”。郭沫若地1962年游南普陀寺时品尝“当归面筋汤”素菜,看到一碗圆形的菜肴,半边是香菇,半边是面筋,色泽分明,加入当归,味如鸡汤。宴罢写《游南普陀》一诗。以“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之名入诗。后来,这道菜便取名为“半月沉江”。 传说中的“吓大”就在旁边
2005年07月16日 16点07分 8
level 7
以上是厦门比较著名的几个景点还有什么8大景点20小景的以后在介绍不过真的没什么好看的~~~那些景点就是有点虚无缥缈的传说罢了比较想跟你们介绍语言、人文和饮食想知道什么下次告诉你们~~
2005年07月16日 16点07分 9
level 7
刺猬啊~~你厦门话溜的教教我们啊~~
2005年08月20日 14点08分 10
level 6
我也想这么办
2005年08月23日 11点08分 15
level 7
那交厦门话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2005年08月24日 05点08分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