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惨不忍睹的合唱
朱之文张晓磊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0
一楼度度, 准备挨砖
2013年01月21日 19点01分 1
level 10

朱之文 菜花甜妈的 追寻
2013年01月21日 19点01分 2
唱得太生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女声比男声好一点,可能是音调有些高。
2013年01月21日 23点01分
level 10

耿莲凤,朱之文《沂蒙山小调》
主要是配合有明显失误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3
失败。
2013年01月21日 23点01分
估计没彩排
2013年01月22日 12点01分
level 10

朱之文、苏丹《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
闹得忒欢,大跌眼镜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4
还不错。
2013年01月22日 00点01分
老朱声音和形象都在模仿,但舞台表现给人感觉是笨拙的欢快,好听点是闹腾,不好听是胡闹。
2013年01月22日 03点01分
level 10

朱之文 林依轮 《爱你到底》
通俗歌原唱者功力得到体现,显得老朱跨界不成功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5
还可以。
2013年01月22日 00点01分
差距,可以听见,仍需努力,差地这点不好追,高层次问题
2013年01月22日 12点01分
这个新春歌会重新编排了, 那种配合不和谐的部分去掉了。编排过后, 感觉怪怪的, 好像微博有吐槽的, 说基情隐喻。 这样林依伦的演绎更容易让人想歪。 老朱因祸得福了。 呵呵
2013年02月14日 03点02分
level 10

杨洪基, 米粒,朱之文《不怕不怕》
助演还不错。选歌显露的是缺点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6
这个歌太惨不忍睹了,著名的把久经沙场功底过硬的杨老都带沟里了的歌。。。老朱更纯粹是打酱油的。。。
2013年01月24日 13点01分
level 10

朱之文 祖海 刘和刚 米粒《常回家看看》
抢拍明显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7
不好。
2013年01月22日 00点01分
level 10

大衣哥朱之文 与旭日阳刚 合唱橄榄树
听不出歌曲的意境,支离破碎的合作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8
level 10



李菁、朱之文 真像一对亲兄弟
纯粹应景之作。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9
不好。
2013年01月22日 00点01分
level 10
此类是因为选歌不当,歌唱得太生,有时候唱起来不知所云。当然,这还是唱歌。 其他关于访谈的,耍嘴皮子的,代言的, 正常型粉丝的,对于媒体,电视台,明星, 老师以及帮助过老朱的人 进行肆无忌惮的攻击的, 更是惨不忍睹。 如果没有有效的约束的话,对于老朱的形象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2013年01月21日 20点01分 10
你活像一位小鬼判官一样调侃别人,难道你和大腕们合作的毕老朱号码?你说说你都和哪些大腕合作过? 侃你也是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主。
2013年01月22日 07点01分
回复 梦中飞天101 :你除骂和莫须有外能佛句人话儿不?
2013年01月22日 14点01分
回复 梦中飞天101 :一楼俺就说了,是有准备挨砖的,可是你能不能说清楚啥是毕老朱号码? 知道你又激动,又貌似很有底气,但是也得把话说清楚是不?
201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回复 梦中飞天101 :你也当回判官,讲出点道道来? 溺爱害人,指出老朱欠缺需要完善学习的地方是真为他好,比你什么都讲不出就会瞎起哄强百倍!
2013年01月23日 05点01分
level 11
呈现出来的应该是精品,这类合作不如不做。
2013年01月22日 00点01分 11
是,朱之文也好,导演也好,对朱之文都应该有正确认识。
2013年01月22日 01点01分
回复 孤独的鹰54321 :应该罚老朱天天听他这些合唱。~~~
2013年01月22日 01点01分
回复 巫女迷人的微笑 :你还真听了,我有时候听一两句就不敢再听了。他的组合,大概和祖海《我和我的祖国》、于文华的《沂蒙山小调》还说的过去,和祖海的组合最好。
2013年01月22日 03点01分
回复 孤独的鹰54321 :老鹰老在这惨不忍睹的地呆着,立场导向有问题。虽然俺知道你默不作声地给那俩加了精。俺觉得老朱的合唱是对独唱的有益补充,只要是在认认真真的唱歌,有些跨界的,应景的也正常,但是自己的独唱要唱好,唱精,发挥得稳定。不过,老朱的独唱俺分析不了,老鹰啥时候试试身手呗。
2013年01月22日 03点01分
level 6
我今天在家,从你的贴子出来就开始听,你是高人,三个分类都讲的好,我喜欢那个神曲,月赛那个,这些匆忙之做,不上大雅,晚安!小~~晚安![HI]
2013年01月22日 03点01分 12
慧姐要笑死俺了。你也晚安。
2013年01月22日 03点01分
level 13
@巫女迷人的微笑 唉,也是想不到的结果。我始终以为大家都静静的在这里听朱之文的歌,不要干扰他,让他去好好学习,补齐自己的短板,能更好的发挥出他的特长。但是事与愿违,粉丝功利心太强了,朱之文也也跳进了功利漩涡,朱之文和他的个别有影响的粉丝都很现实,都是钱到自己兜里是唯一目的。
关于朱之文的独唱、组合,我过去还真说过不少。首先,朱之文最擅长的是中音美声,他的民族唱法相当一般。他很适合演唱主旋律的那些气势磅礴的大歌,小调、小曲他不太细腻,更不适合与擅长小曲、戏曲的人组合。但是,他对那些大歌的把握又有困难,情感、气息等都需要提高。《多情的土地》很合适,但是他根本难以很好的把握。他在歌曲的选择上受到很大限制,也没有合适的原创,再加上他对学习提高的态度,决定了它选歌的范围很窄。其实,按照他的经历和演唱水平,他不足的地方就是一层窗户纸,就差这么一点,很可惜。
2013年01月22日 04点01分 13
发声气机是自发的,还需要上升到自觉的高度,即认知和控制
2013年01月22日 04点01分
回复 玉带围 :呵呵今非昔比了,量变到质变。可惜天赋了。
2013年01月22日 05点01分
level 1
人的进步是靠椅天一天地成长的,步是一夜之间就能成熟的。你满嘴刁钻胡侃,难道你真是合唱界的大腕么?
如果不是少在这里先吃罗卜淡操心,爱听就听,8爱听就别听。
2013年01月22日 07点01分 14
合唱界的大碗都在精蝇吧。
2013年01月22日 08点01分
不是孔老二吧,不是就好。你尽管在这里发扬珍珠吧唯我独尊的作风,但是你底气不足,因为你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几乎等于零。所以,你还是回到你那个吧吧,大家一般高。
2013年01月22日 11点01分
合唱界的大腕不光混合唱界,还争贴吧这点地界么?
201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你总结下大哥12月份比7月份唱功进步的地方呗?拿出具体例子,剖析
2013年01月23日 05点01分
level 9
看到贴子题目,感到“合唱”这事挺重要的。
想请教楼主一个问题:两个人在一起同唱一首歌,
是叫合唱呢?还是叫二重唱?
或者是既叫合唱也叫二重唱?
先谢谢了!
2013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15
外事不决问百度,内事不决问老婆。[抛媚眼]
2013年01月22日 16点01分
鹅速速去读了也,探探楼下。
2013年01月23日 02点01分
回复 巫女迷人的微笑 :俺小时候有种表演形式叫做表演唱,那基本谈不上是艺术,如果勉强说那也是艺术的话,可以算作民间说唱吧。这几个合唱与那种表演唱无二。
2013年01月24日 13点01分
level 8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戏剧中,已经有歌队的表演。在今日的音乐理论定义下,多以“齐唱”与“合唱”做为声部多寡的区隔,古代希腊、罗马戏剧里的歌队,则被称为“齐唱”而非合唱。近代西方的合唱,起源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的唱诗班。经过素歌、清唱、神剧等阶段,最后发展到市民世俗音乐合唱。不过,一般人习惯将二人以上、同时唱歌的状况,都称为合唱;底下再细分为“齐唱、重唱、合唱”三类。”
2013年01月23日 02点01分 16
level 9
谢谢 @巫女迷人的微笑
@小狐仙酸葡萄 两位朋友解疑释惑!
也翻查了一下百度,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答案。
基本上是两种说法:
一种从广义上说(如16楼),凡是两人以上都可称为合唱。
一种从狭义上说,多声部才算合唱。即至少要有两个声部,每个声部至少须两人以上。这样算下来,至少须由四人、并且至少唱两个声部才算合唱。
现在看来,可能两种答案都是对的。
2013年01月23日 05点01分 17
level 13
惨不忍睹我不睹了,揪心。
2013年01月24日 11点01分 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