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7
2007高考浙江卷作文题目:行走在消逝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007年06月08日 14点06分
1
level 7
从文化状态入手 杭州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赵忱忱很喜欢今年的作文题,她说,“读起来很有诗意,也很有发挥的余地。” 她认为,“消逝”的本身是一种成长的经历,也是一种有些无奈的选择,而“行走”则是我们成长的脚步,并可以推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她觉得如果自己来写,会从“流行文化盛行,经典文化渐渐消逝”为切入点展开。她说:“经典文化如果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消逝将会是一种极大的悲哀,我想,我们应当多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多读些古诗文,读些大师之作,珍惜并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保留住即将消逝的精华。这将是我们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是社会文化品位的提升。”
2007年06月08日 14点06分
2
level 7
让历史人物做主角 另一位杭高学生李林斐,是个有些书卷气的男生。用赵忱忱的话说,在写作方面,他比自己厉害多了。李林斐觉得,《行走在消逝中》这个题目相较各省试题更具思辨性与文学气息,在全国作文试题中是一流的。 他说:“我们既可作个人情感之抒发,又不妨以充分的史实掌故,为论点之阐明。重要的不是消逝之事本身,而是对消逝的看法。” 李林斐对此篇文章的立意是,应以豁达之心对待已逝的美,而以积极之心在路途中找寻填补。如果他来写,则会全篇以苏轼为主角,作成一篇文化散文。写自己的成长得失 已经成为保送生的盛诗雯,觉得从自己成长中的失与得入手写,可能更好把握。她说:“看到这个作文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成长,还有时间的秘密。我们的成长,便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从小到大,停停走走,看过路边的风景,听过林间的鸟鸣,闻过野花的香气,这些都在时间的消逝中慢慢成为脑中抽象的概念,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 但如果从人文方面来看,她觉得写像苏轼这样的际遇也是可以的。比如,苏轼谪居黄冈,人生落寞,失去了金银财宝,失去了显赫的社会地位,而正是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消逝,才为后世留下了如《赤壁赋》、《定风波》这样让人豁然开朗的名篇佳作。
2007年06月08日 14点06分
3
level 9
昨天看了浙江卫视,说了这事.很多方面太做作了.很没意思...
2007年06月09日 05点06分
4
level 1
现在的学生是有点学问了, 我看这个作文题有点难度的.
2007年06月13日 01点06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