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8
MM没因为教授秀气和呆萌喜欢上他,那么听完普二,你们一定会爱上他,而且爱很久很久滴。。。。
2013年01月20日 05点01分
1
level 8
柏林音乐会的圆满结束,国内媒体作了大幅报道:
在连续三晚的音乐会上,李云迪与柏林爱乐合作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终于揭开神秘面纱。钢琴戏份之重几令演奏者不堪负荷,被称为"最难演奏",对演奏技巧要求极高。出乎听众意料,伊始落手轻柔,却在不知不觉中扣紧听者心弦,继而音符强度与频率不断加强,随着主题深入扩展音符张力,持续加快的速度令在场所有人呼吸几欲骤停,直至高潮部分的快速滑音,弹指间顷刻掀起无形飓风,将钢琴的表现力飙至极限。
协奏曲长达35分钟,整首乐曲强音为主,须演奏者一气呵成,有很多段落的音符密集程度惊人得匪夷所思。有一段钢琴独奏甚至需要左右手交替弹1500个16分音符,中间完全没有停止,精确估计一秒钟要弹10个音之多,而且每个音必须非常平均,拍子必须非常精准。李云迪在练习中已经感到非常过瘾,每次弹奏都觉得自己进入疯狂状态,如同变身"琴魔"!每每弹毕,要花许久时间才能从乐曲意境中抽离。
在演出当场,指挥小泽征尔也为李云迪的琴声动容,乐曲一毕,示意柏林爱乐的全体团员起立,一起为这场完美演出鼓掌。
管乐首席、双簧管演奏家梅尔这样评价这位首次合作的年轻艺术家:"李云迪是我们乐团合作过的最有才华的钢琴家。"
音乐会后,指挥大师小泽征尔这样评价李云迪:他是一位音乐诗人,而他的指尖充满才华,通常这两件事很难联系一起,但在他身上却完美结合了,现在很难找到像他这样的人,这就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也是为什么我爱上了他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同台演出的原因。
《每日镜报》称:毫无疑问,和郎朗相比,李云迪在音乐性上更有棱角,更有趣。
《柏林报》的简·布瑞施曼在乐评中写道:李云迪弹奏的普罗柯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使钢琴的声音吸收和超越了乐团各声部的演奏,这可不是"普通的变戏法";小泽和柏林爱乐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一交响曲,极具煽动性,足以使人晕倒。
《柏林早报》的乐评人克劳斯·盖特尔写道:他是一位拥有绝佳演奏技巧并富于冒险精神的钢琴家,他很早就已经领会了钢琴演奏的最高数学原理,但是这首"捶击"作品可把钢琴害苦了!李云迪在连续三天的音乐会上弹奏了这高难度的乐曲。无论如何,所有热烈的掌声都是给他的。
音乐会结束的第二天,李云迪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与小泽征尔及柏林爱乐合作的拉威尔《G小调钢琴协奏曲》的录音工作中。
仍旧在柏林爱乐大厅,从早上九点半到十一点半,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完成了演奏录音。之所以这么短时间三方达成默契,首先是高水平的合作,其次因为早在一星期前阿格里奇和柏林爱乐合作过该曲,所以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至此,李云迪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及柏林爱乐大厅这两个举世闻名的音乐厅完成了个人音乐专辑的录制。不久,全球乐迷将会从这张新专辑里欣赏到李云迪在小泽征尔指挥下与柏林爱乐精彩演绎的普罗柯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及拉威尔《G小调钢琴协奏曲》。
李云迪说:"拉威尔的作品和普罗柯菲耶夫的作品可以说是完全的两个极端,虽然都涵盖了比较强大的和声以及大量的不协和音,不同的是拉威尔的音乐让人很放松。他采用了新颖的和声和配器手法,来描绘色彩与抽象感觉,而且还带有一些爵士音乐的韵味,旋律之优美令人过耳难忘。对钢琴家来说,演奏的难度也正在于要表现这种色彩和韵味,就好像莫奈的画给人的感觉那样。简单来讲,拉威尔的配器法独创出许多乐队语汇,因此弹奏这首曲子除了强调独奏家具备一定的技巧来表达色彩外,还需要对作品和声部分、对乐团各声部有整体性的把握。
2013年01月20日 05点01分
3
level 8
征服柏林
对于柏林音乐会,一位国内乐迷在现场观看了李云迪的音乐会,也许我们可以从她的叙述中感受到当晚的演奏气氛:
oh my god!云迪的触键完全就是金刚指,柏林爱乐跟小泽配合得简直是天衣无缝,但最最令昨晚观众印象深刻的是云迪的技巧,真是太强太强了! Cadenza(华彩乐段)开始弹得很轻,左手三连音和弦从未间断,张力随着主题的发展越来越大,音符越来越多,右手从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到了三十二分音符(注意,速度没变慢,反而持续加快),他的左手慢慢从七和弦连续三连音发展到了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同时又发展出一条中声部的旋律,需要左手跟右手交错换着弹……当Cadenza达到高潮时,云迪快速的滑音真是震撼人心,感觉钢琴的表现力已达到了极限,BPO进来的时候小泽也好激动。第一乐章结束我就差点鼓掌了。
之后三个乐章也是一样的令人深刻,但我文笔不佳无法描述,唉!总之乐曲一毕全场起立不说,连全体BPO团员,小泽都在鼓掌,观众掌声更是雷动,持续将近4分钟,甚至更长,很多观众狂喊"bravo(太棒了)"。这时我觉得好感动,我们伟大的云迪把一向挑剔的柏林爱乐、挑剔的柏林听众彻底征服了!
没办法听到现场的朋友们没关系,因为这场演出DG唱片已经录下来了(舞台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麦克风),德国最大的广播电台也作了现场直播。身为中国人真为云迪感到骄傲!!
2013年01月20日 05点01分
4
level 11
一直以来都认为云迪与柏林爱乐合作的普二的钢协是最完美的,百听不厌!
2013年01月20日 05点01分
7
level 8
我就是因为普二变成脑残粉的
PS 露珠 有天晚上我仔细在听后面的拉威尔 发觉第二乐章有一段教授跟着哼了!马上想到我最喜欢的古尔德 我都从床上蹦起来了!太激动了
2013年01月20日 05点01分
9
你这阶段已经绝对不属于脑残粉了、、、、、、
2013年01月20日 05点01分
我爸爸当年是这版普二的脑残粉啊,当年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放这张cd……
2013年01月20日 06点01分
level 9
我觉得朗朗和李云迪的区别是一个把音乐当生命,一个把音乐当事业,个人想法。 想喜欢郎郎真的很难。
2013年01月20日 06点01分
14
看到这个感慨一句《每日镜报》称:毫无疑问,和郎朗相比,李云迪在音乐性上更有棱角,更有趣。
2013年01月20日 06点01分
其实我是颜控→_→
2013年01月20日 06点01分
别这样很主观的比较 教授的乐迷很烦 郎桑的乐迷也很烦 别给人那种说云迪必须提一下郎朗的感觉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回复 goonerGCC :体力是真的好。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level 9
这场音乐会的dvd或视频简直是找遍各处也不得。。。
2013年01月20日 06点01分
16
因为根本没有。。。
2013年01月20日 06点01分
回复 淡淡几许 :是的 但总抱有一丝幻想,连演三天 场场爆满,一个视频片段都没有流出来,只能说观众素质太发指的高了。。。时光不能倒流,当时没在现场无法感知感受,只能日后尽量争取不错过。。算是对得起自己 对得起云迪挚爱的音乐和他的钢琴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回复 mylovelyxuan :没找到过。。。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回复
@疯狂美剧控控 :什么?日本亚马逊上没有找到啊,德国美国都找了,木有。
2013年01月21日 08点01分
level 11
我专门买了那张专辑。。。假期在家里单曲循环。。。过瘾!!!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19
能问一下是哪张专辑吗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回复 XHWJWXT :乐动柏林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level 7
我听普二情绪波动太大了,hold不住天天听啊。。。小心脏受不了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21
MM可能不太习惯吧。其实可是很多钢协波动都超级大啊,还有交响乐,刚刚还很宁静,到了高潮处突然音量放大数倍震耳欲聋。普二除了波动大还阴暗晦涩一些。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回复 淡淡几许 :情绪跟着从疯狂边缘走到看见点点光,我说不来,反正差点听哭了,然后赶紧来首德彪西治愈一下
2013年01月20日 07点01分
level 11
普二属于越听越有感觉。。乐动这张应该很多人都在等吧 TVT。。
刚看完新浪漫主义的时候花痴的都不行不行的了,那个时候真是无与伦比的美好,不仅仅是说颜,整个状态。。全部。。都无与伦比的美好啊 。。
2013年01月21日 02点01分
24
同感,很有张力很有画面感,很耐听。
2013年01月21日 02点01分
level 8
普二是瞬间秒杀了我.
当时开着普二写论文,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又是这样!!),完全沉浸他的演奏之中,回过神来已经50分钟过去了…………连着拉二一起听完了。
我腿部和手臂的肌肉都绷紧了,甚至说手指都会颤抖。
我相信这首乐曲不仅仅是技巧的高峰,不仅仅是倾注了感情,更多的是灵魂的燃烧。是争斗、是冲突、甚至说是**,本身带着年轻的张力和与命运的角力。怎么说,就像是杜普蕾的埃尔加,听得血脉贲张,几欲落泪。
PS:
我会说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现场听云迪弹普二么…………就算在柏林也买飞机票去听…………可惜现在他都不怎么弹大曲子了。
2013年01月21日 03点01分
26
他不是技巧型的,当然技巧夜很好。他真是在卖灵魂,然后通过大吃大喝把灵魂补回来。。。
2013年01月21日 03点01分
大曲子应该手的负担会很大吧,在一个帖子里看到说教授之前腱鞘炎差点开刀什么的。。
2013年01月21日 03点01分
回复 淡淡几许 :噗哈哈哈哈哈 。。。。(正经)所以才能打动人
2013年01月21日 03点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