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看看!有收获
定边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QQ2227500231 楼主
 作者姓名:胡凌云
  发稿刊物:天津《每日新报》
  作者单位:天津《每日新报》
  拍摄时间:2005年12月28-30日
  拍摄地点: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定边县张崾先乡高台村,张塬畔村
  投稿类别:专业组(2006事件类组照)
  洗脸只能用一口水
  嫁人要看水窖大小
  母亲用嘴轻轻含上一小口水,再吐到孩子的手上。孩子用这一点点水
  搓了搓沾满泥土的小手,然后抹在脸上擦了几下,脸就这样洗好了。
  这样的洗脸方式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并不少见。由于缺水,清洁卫生对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早已成了不敢想的奢望。曾经有一个来自西部的女同志在北京看见同房间的人洗澡放了一大缸水,当场放声大哭,说这一缸水够他们用一个星期的。
  同样由于缺水,生活在西北部的人们不得不用非常浑浊的水做饭。家里用剩下的脏水也舍不得倒,留着给牲口喝。家里来了客人,一般用馍招待,除非是非常重要的客人,才有幸被敬上一小杯水。
  定边县砖井镇西高圈村不是一个缺水村。一口井打下去,就会渗出地下水。然而,这里的人们却依然承受着水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惑。
  在西高圈村,水的含氟量高达 7.8。由于长期饮用高氟水,村里很多人早年就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特别是妇女,由于生育、哺乳、生理等原因,弯腰驼背、脊椎变形、牙黄、手脚关节增生肿大,症状比男性更加突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加重。
  赶到高台村的时候, 68岁的高成金老汉正要赶着毛驴去驮水。这里水窖储存的雨水只够用 4个月左右,大部分时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水。早晚共两次,总共 3个多小时,崎岖艰险的山路,高老汉每天都要走。由于道路危险,驴车是过不去的。高老汉把两个水桶架在驴背上,牵着缰绳出发了。
  焦黄干裂的土坡路映出高老汉瘦小干枯的身影。他走得很快,快到我们几乎跟不上。渐渐又有两三个人牵着驴子加入了驮水的行列,而道路也变得越来越陡峭艰险。沙土路顺着山坡急转陡上,窄到只容一头牲口通过,而路的另一边就是峭壁深壑。路上有时还会看到大块大块的土疙瘩,那是从干裂的山坡上滚下来砸在路上的。赶上大山滑坡,路还会被全部堵上,村民们只好腾出力气来修路。
  驴子在陡坡上艰难地行走,四条腿吃足了力气,还是不停地踉跄打滑。在一角陡峭的拐弯处,高老汉停了下来,望着路边的峭壁说,自己家唯一一头驮水的骡子几天前就是从这里滑下去摔死的。
  第二天早上竟然下雪了。这是高台村今年迎来的第一场雪。一早起来,一些村民就赶着把场院扫干净。雪落厚了,就能扫到土窖里存起来了。
  在我国西北部很多地区,年降水量只有 3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 1500到 2000毫米,有些地方的年蒸发量甚至达到年降水量的 10倍左右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 110立方米,是全国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 720立方米的 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占有量 2970立方米的 3.7%。
  张承志在《离别西海固》中写道:“我是一条鱼,生命需要寻找滋润。而你是无水的旱海,你千里荒山沟崖坡坎没有一棵树。”离开高台村时突然想起这句话。雪越下越大,山坡荒路沟壑渐渐从焦黄色变成了银白色。真希望雪下大些,再大些,把老乡家的水窖填得满满的……
2013年01月19日 04点01分 1
level 13
也就锅锅我看你的贴一。
2013年01月19日 04点01分 2
level 13
也就锅锅我看你的贴。
2013年01月19日 04点01分 3
我的贴我自己也不看,都不知道是些啥,
2013年01月19日 04点01分
level 14
锅锅也看了。
2013年01月19日 05点01分 4
level 9

2013年01月19日 05点01分 5
level 13
现在好多了吧!
2013年01月19日 06点01分 7
level 9
2013年01月19日 07点01分 8
level 14
我来水1/3分走人。。。。
2013年01月19日 08点01分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