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务
level 14
鉴于分析哲学是欧美主流哲学,在聊维特根斯坦以前,不妨侃点扯淡的电影剧情,比较好玩一点。
这个电影是07年的,不过国内引进是2012年的事情。
2013年01月17日 00点01分
1
吧务
level 14
先扯个支线情节。
电影里有一个年轻时代很有前途的数学家,后来变成精神病人了。怎么变成精神病的呢?
因为他有一次发现某个精神病人的行为很符合某个前沿数学模型的模式,于是惊叹原来精神病人往往是智慧远远超过正常人的超人,决定把自己的研究课题定为研究精神病人行为的数学分析。
而后为了研究深入的需要,自己伪装精神病人,要求被送入精神病院,以方便直接接触不设防的精神病人,直觉体验精神病人的行为。
最后,真疯了。
2013年01月17日 00点01分
3
level 11
把我之前写的影评贴上来献个丑好了。。桩兄貌似看过
一个精通数学,并笃信真理存在于数学世界中的少年,只身来到了牛津大学,只为拜访一位名满天下的宗师级哲学教授。讲座上,少年奋力捍卫自己对数学的信仰,却引得哄堂大笑,而少年所崇拜的教授,将他驳得哑口无言后,大声宣告:“真理是不可知的!”。凶杀案发生了,命运再次将少年与教授捆绑在了一起,他们在寻凶的路上彼此了解,交流信仰,成为了忘年交。最不像谋杀的谋杀,凶手只杀本应死亡的绝症患者,这无疑给警方带来了无比艰巨的难题。而对于凶手给出的数列,少年的数学信仰一下子变得手足无措,而教授却可以坦然面对,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经历了神性的洗礼,少年逐渐开始明白,教授是对的,真理不可知,“绝对肯定”是不存在的。凶手最终被抓住,是个为了给女儿寻找健康肺脏的父亲,少年可以放下了,放下那困扰他许久的哲学。然而,老天又跟少年开了个玩笑,在离放下只有一步之遥时,他发现了整个连环命案中致命的疏漏,他看穿了一切,看穿了阴谋与算计。一切看似具有必然联系的事情,其实毫无关联,一切毫无关联的偶然,却又被更深层次的必然串联在一起。一起偶然所引发的必然事件,蝴蝶扇动一次翅膀,却在世界的另一头引起了一阵飓风,蝴蝶效应。教授输了谋策,他设的局最终被少年看穿,但他赢了哲学,少年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数字也会说谎,真理就像数列般不可预测。教授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少年一个哲学道理,真理时不可知的!少年,沉默了………
一切看似具有必然联系的事情,其实毫无关联,一切毫无关联的偶然,却又被更深层次的必然串联在一起。真理既是必然的,也是永远不可知的。
——《牛津杀手》
2013年01月17日 00点01分
4
你这个评价很煽情,但是没有深入解释哲学问题
2013年01月17日 00点01分
回复 无聊时玩霸图 :哈哈哈~~我就是个煽情货~~哲学的话,个人看来这部电影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真理的无序性及不可知性,蝴蝶效应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13年01月17日 00点01分
回复 yakoles :你的总结是对的,混沌学的由来就在这里。不过你这个影评没有说清楚
2013年01月17日 01点01分
吧务
level 14
回到正题,说说主线情节。
说一个搞数学的留学生,来到牛津大学求学,他的导师是著名的数学家。
很快,学校旁边的小镇接连发生三次谋杀案,死者都是即使不被谋杀也可能很快去世的老人。每个死者身边都留下了一个奇怪的符号,三个死者,三种符号。
留学生和他的导师,都参与警方的破案。
留学生妄图依托其丰富的数学知识,破解这三个符号之间的关系,以预测第四次谋杀案会如何发生,杀手是谁。但是他一直找不到答案。
他认为是自己的数学水平还不够,于是请教自己的导师。导师给了他一张叠好的纸条,告诉他第四次是什么导师已经知道了,但是导师希望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答案,而不要真的打开纸条去看答案。
2013年01月17日 00点01分
5
吧务
level 14
于是留学生有了可以获得答案的信心,决定不去看纸条,而是继续去查阅更多的自己不了解的书籍,看是否能发现新的数学方法破解杀手设计的字符秘密,靠自己的理性破案。
很快,留学生从一个上古希腊符号的古书上,发现可以与三个符号完全对应的数列,第四个数列是数字“10”。留学生认为,这样的上古文献,能读到的人很少,于是可以调查一下哪些人能读到。
最终留学生发现,一个小学校车司机虽然没什么名气,却对这种古希腊数学很有兴趣,留学生于是明白了,司机就是凶手,他下一次要杀10个人。可是如何能一次杀10个人呢(英国是控枪的,不可能像美国人那样到处射杀人不被很快抓)?留学生判断,必然只能是利用本行——开校车——的机会,制造事故杀10个小学生。
于是留学生立刻联系**去抓这个人,可惜已经晚了,校车事故已经发生,10个小朋友连通司机自己都死于车祸。但是凶手已经找到,警方决定结案。
可是,故事还没有完。
2013年01月17日 01点01分
6
吧务
level 14
留学生打算回国了,在机场他想起导师给的纸条,打算打开看看是不是和那个古希腊数列一样。结果打开以后发现,原来是白纸,什么都没写。
留学生陷入困惑中,思考很久,终于明白了一切。于是他再次回到小镇找到导师,两人展开了一场对话。
原来第一个死者才是真的被谋杀的,被谋杀的原因比较狗血,就不写了。谋杀者依托与导师的特殊关系,要求导师帮助制造假证据迷惑警方。于是导师随手写下一个奇怪符号留在谋杀现场,只为了误导警方破案的思路。
但是导师知道,这种误导不会持续很久,警方很快会明白。于是导师又接连在两次自然的老人死亡现场,随手留下另两个与那两个老人有关系的特殊符号,造成有连环杀手在作案,每次作案后都留下奇怪符号的假象。
果然,警方被误导了,连留学生这样额高智商人士都被误导,想破解三个符号的关联,认为这是连环杀手挑战警方智力的游戏。
其实真相是,这三个符号之间根本无数列意义,只不过是导师依据死者特点,随手画的,只为了造成符号与死者有关系的假象。
2013年01月17日 01点01分
7
吧务
level 14
但是,“一个完美的谋杀案不是不会留下证据,而是可以找到替罪羊”。新闻报道在报纸上公布“连环杀手奇怪数列挑战警方”,让很多人都开始思考这个数列的意义。
那个小学校车司机,读过古希腊的那本书,以为自己知道了真相,他想利用这个“真相”为自己服务,让真正的连环杀手(其实不存在)为自己顶罪。他的女儿生命垂危需要器官,但是医院没有。于是他打算杀10个小朋友,为医院储备足够的人体器官。
于是他真的去制造事故了,他死了,还以为有连环杀手为自己顶罪,自己女儿有救了。
其实,他才成为了为真正的谋杀者顶罪的“连环杀手”。
2013年01月17日 01点01分
8
回复 白日星 :那个导师自己并不知道第四个数字是什么,更不可能知道司机要借用这个来犯罪,一切都是未知的
2013年01月17日 01点01分
回复 白日星 :知道这个生僻的冷门的古希腊数列的,只有留学生和那个司机而已。因为这个数列本来就是随机的。
2013年01月17日 02点01分
回复 白日星 :但是,一旦一个思维成为人的定式,人的行为本身就会造成既成事实。
2013年01月17日 02点01分
回复 白日星 :是人的行为赋予了数字意义,而不是相反
2013年01月17日 02点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