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邮戳,重在研究
邮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每个人都有喜欢收集邮戳的权利,也都有喜欢收集日戳的方式。
就我个人来说,我希望收集日戳,能进行研究,不是仅仅的盖完了,放在书架上就完了。
邮政日戳,是记载着一封邮件的传递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份历史的证明。
20多年前,我在火车邮局上工作的时候,在偏僻的小站停车时候,经常有村民将别有2毛钱的信封投进火车邮筒,那时候国内邮资是2毛钱,我都要取下钱,贴好邮票,端正地盖上火车邮局寄出。有次列车停站的时候碰上老乡,问他,他说,你这寄信快,要比通过乡邮电所寄信更快。
今天,火车邮局依旧存在,很多已经不办理平信收寄业务了,而在一些停靠车站,集邮爱好者上车唰唰盖完邮戳,就走了。尽管有火车邮戳研究会,但对于火车邮戳的研究,由于缺少内部和专业人士的支持(通过邮政内部的文件资料档案来了解具体可靠的证据),很多时候的介绍文章都非常单薄。
在20年前,从上海寄往北京的平信速度,可以通过邮戳来感受到变化,那时候,当天上午发的信,下午就会到发往火车上,次日到京,第三天就能投递,而今天,北京-上海间的平信速度就没有过去那么令人满意了,而当年的证据,就是邮戳。
过去,北京有黄帽子信筒,由分拣局的摩托车取信,上午扔信筒里,市区下午就能收到,加盖的戳是中心局分拣开筒科,如今,戳记还在,速度却变慢了。
还有,随着城市的变化,有的邮电所成立了,有的邮电所取消了,而消失的邮电所,如果有一枚实寄信,实寄明信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明证。
而简单的盖个戳卡,有个邮戳,无法获得更多更有效的信息。邮戳的发展和演变也无法全景展示。
说了这么多,是希望收集邮戳的爱好者,能是一位有心人。用过期的明信片收集邮戳时,多写几句话,记下邮局的位置,邮政编码,邮局的特征,地名来历,寄出的时间,这些在将来,也许是记录邮政史最有效的资料呢。
2013年01月14日 01点01分 1
level 15
楼主说的极是,不乏做为集戳的指导意见,让戳友们好好学学。[顶]
2013年01月14日 01点01分 2
level 9
[顶]
2013年01月14日 01点01分 3
level 13
力挺
2013年01月14日 02点01分 4
level 12
我这没有落地戳怎么办
2013年01月14日 02点01分 5
level 15
学习了~~~
2013年01月14日 02点01分 6
level 8

说的太对了
2013年01月14日 02点01分 7
level 10
[压力]
2013年01月14日 02点01分 8
level 14
[顶][臭美]
2013年01月14日 02点01分 9
level 12
支持,中国邮政还有弄丢我的明信片唉[泪]
2013年01月14日 03点01分 10
level 14
高见……[顶]
2013年01月14日 04点01分 11
level 12
学习了
2013年01月14日 04点01分 12
level 7
学习了![呵呵],不知道广州会不会有火车邮戳?或者亲能代办?能交个朋友吗?[勉强]
2013年01月14日 04点01分 13
level 9
说的真好,学习了。
2013年01月14日 04点01分 14
level 13
顶阿
2013年01月14日 05点01分 15
level 13

2017年01月08日 16点01分 16
level 11
我好不容易找到一节外挂邮车的火车邮局,结果人家拒盖!
2017年01月08日 17点01分 17
之前有人给我看过火车邮戳,不过他是找了关系,才给盖的。
2017年01月09日 16点01分
@邮炸鬼 必须啊!
2017年01月09日 19点01分
@赤城泉钞 没办法啊!我大天朝集个戳,还要拉关系,要不怎么说是人情社会。
2017年01月10日 03点01分
level 13
看到前辈几年前的帖子,对“今天的邮戳就是明天的历史”这句话感受又加深了[真棒]
2017年01月08日 17点01分 18
level 14
[真棒]
2017年01月08日 23点01分 19
level 16
学习了!
2017年01月09日 01点01分 2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