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h有道
楼主
一部黔军抗战悲壮史 为黔籍抗战老兵立传来源:贵州日报 | 日期:2010-04-14 13:42:02 | 字号:大 中 小 收藏到网摘: --> 导读:1947年生于山西省和顺县。毕业于贵州大学哲学系。贵州教育出版社原编审、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贵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

梁茂林介绍贵州文化老人陈福桐先生所作并题写的纪念抗战七言律诗。

齐赤军(左)与贵州籍抗战老兵李文德在滇西松山战役主战场遗址前留影。

长篇纪实作品《贵州“草鞋兵”》封面 梁茂林简介 1947年生于山西省和顺县。毕业于贵州大学哲学系。贵州教育出版社原编审、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贵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编辑学会会员。曾在中学和贵阳市委讲师团当过教师,从事编辑工作20年。先后组稿编辑图书140余种,主要著作有《走进西部旅游丛书·贵州·贵州人文之旅》、《中国导游十万个为什么·贵州(1)》、《走进西部旅游丛书·贵州·贵州风情之旅》《贵州:让历史和现实告诉未来·回眸与思考--贵州学校教育初探》、《贵州“草鞋兵”》等。 拿着齐赤军、梁茂林历时5年编著,较系统客观反映黔籍官兵抗战历史的长篇纪实作品《贵州“草鞋兵”》,平实、生动的书名,意味深长的“草鞋兵”3个字,顿时唤起几多遐想,几多思索。 一部黔军抗战的悲壮史 从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中国军民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有近80万国民**军贵州籍官兵开赴全国各个战区。黔军士兵每人每月两块钱伙食费外
加3
毛钱草鞋费,背着一床毯子,一把雨伞,脚穿草鞋上战场,以简陋装备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殊死拼杀,唱出一曲曲壮烈悲歌。 这部书24万字,作者用翔实的资料,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惨烈的战斗细节,官兵的遗书遗言、小传碑文等,记述了黔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的一幕幕悲壮情景。8年抗战,从出兵人数和人口比例看,贵州位于各省前列。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22次大战,多数有黔军的身影:南口争夺战、忻口防御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3次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滇西反攻……一次次大仗、硬仗、恶仗,贵州籍官兵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书中还介绍,民国时期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就读的120名贵州籍教官、学员中,9人后来成为高级将领并担任重要职务。在黄埔军校执教的91位黔籍教官和就读黄埔各期的1092位黔籍学员中,有79位先后晋升少将以上军衔。 201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日前,《贵州“草鞋兵”》由中央统战部华文出版社出版。阅读这部书,人们透过历史的硝烟追忆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为黔籍抗战老兵立传 “《贵州“草鞋兵”》即将出版时,齐赤军不幸因车祸辞世了,令人痛心和遗憾。”谈到挚友小齐,梁茂林神情伤感。 齐赤军籍贯是山东临清,1956年生于贵州遵义。他的父亲1943年参加八路军,解放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自由勋章。从小听父辈讲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故事,齐赤军立志长大要参军。1972年,他入伍来到驻滇西某部,军营位于当年滇缅抗战的战场。服役期间,齐赤军接触、认识了不少抗战胜利后留居滇西的贵州籍老兵。听老兵讲述亲历的腾冲巷战、松山攻坚战、徒步翻越野人山的惨烈场景,在龙陵松山拜谒“国民**军陆军第八军第一百零三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他的心灵深受震撼,下决心要把抗战老兵们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记录下来。退伍后,齐赤军先后从事新闻和房地产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多方征集、研究黔军抗战史料,还数次重返滇西腾冲、龙陵等县走访了20多位黔籍抗战老兵。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齐赤军撰写的论文《碧血洒松山抗战垂青史——松山攻坚大战中的贵州部队》发表。一次,他与多年未见的老师梁茂林不期而遇。围绕黔军抗战话题,小齐和梁茂林谈了很久。之后5年时光,他俩合作共同完成了长篇纪实作品《贵州“草鞋兵”》。 从研究教育史转为研究黔军抗战史 “与滇军、川军等部队相比,人们对黔军抗战历史知之甚少。《贵州“草鞋兵”》算是对这段历史较为深入研究的一项成果。”63岁的梁茂林当过教师、编辑,稳沉中充满激情。 “原先,我是对研究贵州教育史感兴趣。”若干年前在撰写《黔人抗战史话》一书中“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贵州军人”这部分内容时,梁茂林发现几个现象:一是凡文化水平高、作战指挥出色的将领,均生长在贵阳、遵义、兴义等清末民国初年教育办得好的地区;二是抗战时期贵州部队处境特殊,虽已编入国民**军战斗序列,却由于种种原因被认为是“杂牌”军。实际上,黔军众多士兵入伍前亦耕亦猎,吃苦耐劳,一经训练便形成战斗力,能征善战,精忠报国;三是以往叙述抗战历史的书籍大多从“将”入笔,对“兵”着墨很少。
2013年01月13日 17点01分
1






加3
毛钱草鞋费,背着一床毯子,一把雨伞,脚穿草鞋上战场,以简陋装备与凶残的日本侵略者殊死拼杀,唱出一曲曲壮烈悲歌。 这部书24万字,作者用翔实的资料,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惨烈的战斗细节,官兵的遗书遗言、小传碑文等,记述了黔军将士前仆后继英勇杀敌的一幕幕悲壮情景。8年抗战,从出兵人数和人口比例看,贵州位于各省前列。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22次大战,多数有黔军的身影:南口争夺战、忻口防御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3次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血战滇缅、滇西反攻……一次次大仗、硬仗、恶仗,贵州籍官兵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书中还介绍,民国时期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就读的120名贵州籍教官、学员中,9人后来成为高级将领并担任重要职务。在黄埔军校执教的91位黔籍教官和就读黄埔各期的1092位黔籍学员中,有79位先后晋升少将以上军衔。 201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日前,《贵州“草鞋兵”》由中央统战部华文出版社出版。阅读这部书,人们透过历史的硝烟追忆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为黔籍抗战老兵立传 “《贵州“草鞋兵”》即将出版时,齐赤军不幸因车祸辞世了,令人痛心和遗憾。”谈到挚友小齐,梁茂林神情伤感。 齐赤军籍贯是山东临清,1956年生于贵州遵义。他的父亲1943年参加八路军,解放后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自由勋章。从小听父辈讲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故事,齐赤军立志长大要参军。1972年,他入伍来到驻滇西某部,军营位于当年滇缅抗战的战场。服役期间,齐赤军接触、认识了不少抗战胜利后留居滇西的贵州籍老兵。听老兵讲述亲历的腾冲巷战、松山攻坚战、徒步翻越野人山的惨烈场景,在龙陵松山拜谒“国民**军陆军第八军第一百零三师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他的心灵深受震撼,下决心要把抗战老兵们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记录下来。退伍后,齐赤军先后从事新闻和房地产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多方征集、研究黔军抗战史料,还数次重返滇西腾冲、龙陵等县走访了20多位黔籍抗战老兵。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齐赤军撰写的论文《碧血洒松山抗战垂青史——松山攻坚大战中的贵州部队》发表。一次,他与多年未见的老师梁茂林不期而遇。围绕黔军抗战话题,小齐和梁茂林谈了很久。之后5年时光,他俩合作共同完成了长篇纪实作品《贵州“草鞋兵”》。 从研究教育史转为研究黔军抗战史 “与滇军、川军等部队相比,人们对黔军抗战历史知之甚少。《贵州“草鞋兵”》算是对这段历史较为深入研究的一项成果。”63岁的梁茂林当过教师、编辑,稳沉中充满激情。 “原先,我是对研究贵州教育史感兴趣。”若干年前在撰写《黔人抗战史话》一书中“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贵州军人”这部分内容时,梁茂林发现几个现象:一是凡文化水平高、作战指挥出色的将领,均生长在贵阳、遵义、兴义等清末民国初年教育办得好的地区;二是抗战时期贵州部队处境特殊,虽已编入国民**军战斗序列,却由于种种原因被认为是“杂牌”军。实际上,黔军众多士兵入伍前亦耕亦猎,吃苦耐劳,一经训练便形成战斗力,能征善战,精忠报国;三是以往叙述抗战历史的书籍大多从“将”入笔,对“兵”着墨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