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 最后,古籍拍品种类的丰富多样化特点注定了受众群体广泛,如碑帖拓本、宗教类经书、乐谱乐理类古书等分别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近现代文学艺术家的手稿、著作、信札等又吸引了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档案学等多门类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关注。
• 在古籍拍卖热火朝天进行的同时,我们又迎来了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础性工程、现存汉文古籍总目录《中国古籍总目》的出版,这为古籍善本拍卖领域在宏观上增加了文献指导性的支撑力量——26卷目的著录,完整地梳理了海内外现存汉文古籍的品种、版本及收藏现状,将为古籍鉴定、评估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促进古籍拍卖在良性的发展轨道上走得更加坚实。
• 古籍善本收藏贴士
• 概念
• 古籍: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
• 古籍善本:清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
• 范畴:目前所说的古籍善本,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印谱、信札以及其他文献。刻本是使用雕版技术印制的书籍,其顶峰期的宋元刻本在流通市场上已是凤毛麟角,继而由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引领风潮;墨迹本为文人稿本、手抄本等,一般存世量稀少,且多为孤本;碑帖、印谱、信札、文人墨迹等,是近年来古籍拍场上重要的品种,其中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尤受欢迎。目前市场上多为清代或者民国时期的书籍。
• 收藏原则
• 除看年代外,还要注意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随着印刷技术的日新月异,除进入图书馆、博物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保护外,流通于民间的线装古籍日益稀少,能称得上是“善本”的线装古籍更是屈指可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雕版线装古籍,已成为不可再生的社会资源,稀缺性可见一斑。收藏古籍善本,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还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鉴伪欣赏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 古籍善本的价值
• 一般来说,古籍善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史料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字体、雕刻、印刷体现的艺术价值,名家稿本、精校本的学术价值,以及文物价值。
2013年01月13日 14点0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