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躺枪啊......
反腐女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9
刚才去李云迪吧遛达一圈,于是被雷到了......这个我想不用解释了不是NC到一定程度就是低级黑啊..................帖子里也很没营养,反正全是什么李云迪长得帅所以应该同的NC言论............这让初中英语课文就有”Li Yundi, a well-known Chinese pianist, always loves music."的吾辈情何以堪一看就是没背课文= =窝最近都没上韦伯所以完全单机,不过在承认腐女多NC的时候咱也得承认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部分低级黑存在的..................
好吧我只是单纯地来吐槽而已......以上。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1
level 11
觉得李云迪帅爱上他跟是腐女有什么关系?= =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2
觉得他帅爱上他没关系,但是觉得他帅就应该同的话就有关系了[喷]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level 8
迪黑在行动[哭着跑]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3
李云迪弹琴很好听的......虽然不是粉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level 11
去那里逛一下的说准备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4
level 8
讨厌把李也一起黑进去的高人。一股贱婢跪下的气势扑面而来【无讽刺无黑
  送给那些喜欢阴谋论的人。
  step1——双方所处的环境
  古典圈——比较的封闭也有范式,需要那些比较固定的消费者,来维持自己因为需求量小而成本较高的现实
  pop——需要更多的元素即以吸引眼球,需要吸引流动性质的消费者,用消费量弥补自己的高成本
  step2——双方的需求
  公平的说,阴谋嘛,都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唱片的销量。【我根本没有说W或者教授的意思,我知道教授不喜欢commercial。教授这点我很佩服。W我不知道我不做评价,但是W古典出身家世显赫,应该不会在乎这些。我这么说只是纯粹阴谋论】
  step3——成本和收益
  W的成本——绯闻(影响强),口诛笔伐。
  收益——营造了美好的形象。增加了自己身上的古典气息。增加的所谓的因为pop庸俗而不听的人消费的可能性。
  Professor的成本——绯闻(效果较弱),口诛笔伐,被古典圈职责心浮气躁,不思正业,失去一些机会
  收益——普罗大众知道了这个人,增加了一些传播古典乐的可能性,但是不足以强到有强烈的消费动机
  潜在成本——W消除绯闻的成本
  P长时间内被称为不务正业,演奏水平下降。除非不在和流行圈接触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W一些绯闻
  P古典圈的音乐了解的人很少一旦被指水平下降,普罗大众很快会失去兴趣,也不会去了解到底怎么样。因为了解到底怎么样有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W成本收益不明,要看绯闻的影响。
  P纯亏损
  Conclusion——教授在这场博弈之中实在是完败。教授抱大腿?笑话一个!
  真是太可笑了。不要在伤感情了好吗?
  再让我们分析一前一后的微博。
  用博弈论分析,这岂不就是最著名的囚徒困境?在W发微博之前,ok,大家都是一样的,互不知晓对方的行为【只是假设,勿喷】
  在重复的博弈中,囚徒困境证实的是。如果最糟糕的可能性发生了,那么最好都选择最坏的可能性,损失反而最小。
  但是这还不一样,W选择说了,Professor已经知道了,选与不选都得赞同W,损失
  才最小。
  这没什么,这是最理性的选择,无可厚非。搞阴谋论黑李教授的,你们真的够了。。。
  教授只是钢琴家,根本不会想这么多。王先生也是一个热忱的歌手,喜欢自己的事业。
  这样很不好吗?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5
李教授的音乐人脉不需要从小泽征尔吕思清扩展到张惠妹,李教授的交际人脉不需要从俗称查水表圈的红三代扩展到黑人,李教授的品牌代言不需要从奔驰劳力士杰尼亚扩展到矿泉水瓶,李教授的最高奖项不需要从肖邦奖扩展到金曲奖,这就是我对所谓给李教授带来的好处以及为什么李教授不需要炒作的全部看法。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口=好强!!!迪黑西奈[黑线]
2013年01月05日 10点01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