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钓学问大
尧乡渔村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6
转帖〕手竿库钓漫谈
一、手竿库钓的特点及难点
水库,是指通过人工修建,具有给水、防洪、发电、灌溉、观光等功能的较大型水域。它和湖泊的主要区别在于:水库是在自然河道或溪流的基础上依地形人工修建的,湖泊多是在平原低洼地带自然形成;水库有防洪灌溉等诸多功能,湖泊多是自然形成的封闭水体,形成的时间长、岸边淤积严重、水较浅、水质肥沃。
1
、水库的分类
按储水量的大小,水库可以分为小型(小二型、小一型,储水量
10

1000
万立米)、中型水库(
1000
万立米-
1
亿立米)和大型水库(大二型
1
亿立方米以上)。
按水库所处的地形,水库大体上可以分为平原湖泊型水库、河流山汊型水库。湖泊型水库多处于平原地区,形成的时间较长,岸边长期被库水浸泡,有较多的淤积,水质相对肥沃。
2
、水库鱼情的特点
水库会因为下雨、发电、灌溉而发生很大波动。水位下降会造成鱼群的相对密集,钓获容易;水位上涨水面变大鱼变稀,富含陆生物的岸边会被浸泡,为鱼类带来更多的食物,鱼吃钓饵的机率会减少,增加垂钓难度。
3
、水深对鱼情的影响
水库深浅大小不一,大型水库升温慢,各地较大的水库开竿时间较晚,但会先于大型的河流(这些河流多发源于西北地区寒冷地带)。过去说“春钓滩”,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的水库,适合垂钓的深度会有很大差异。在较小的湖泊型浅水水库,钓一米深的地方收获颇丰时,在深水水库可能还是
3

4
米的深水区出鱼。不过,“春钓滩”的趋势还是存在的,比如我们在本地石门水库,
4

8
日还是钓近
4
米的深水,仅仅相距
20
天,
4

29
日前后已是
2
米左右的浅水出大鱼了。
4
、地形对鱼情的影响
水库淹没了自然的溪流,过去能够在流水中繁殖的鱼类,如青鱼、鲢鳙鱼,没有了流水对鱼卵的支持,失去了孵化条件,只能实行人工放养。能够产出粘性、有附着力鱼卵的鲤鱼、翘嘴鲌、红梢等,能适应水库这种相对静止的生长条件,能够得以大量生长。加之地形复杂,鲤鱼捕捞困难,一般的水库也就是上述几种鱼允许垂钓。
2013年01月04日 08点01分 1
level 6

5
、水质对鱼情的影响
水库的建成时间一般很短,水底的泥质和水体十分清瘦,鱼的可食之物不多,对食物不大挑剔。大、中型水库,春天用饵强调“腥”、“甜”,这是不变的法则,除非您实在不愿意惹翘嘴鲌、红梢之类。
6
、鱼的品种变化
水库初建成时,水库中的鱼类组成主要取决于原河道和池塘湖泊。由于水流变缓,淹没区多为良田,所以水质肥沃、浮游生物丰富。淹没的陆草、杂树为草上繁殖的鱼类提供了很好的产卵条件,使鲤、鲫、白条、乌鳢(黑鱼)等草上产卵的鱼类大量繁殖。数年之后,陆生草类腐烂、库生水草贫乏,这些鱼类的繁殖条件恶化,数量开始下降。不过吃浮游生物又能适应产卵条件的鱼类(比如翘嘴鮊、蒙古红鮊、鱤鱼、鲶鱼、马口、狗鱼、白条等)数量大增,会形成水库的优势种群,某些经济鱼类繁殖条件受到限制,不断受到压抑而数量锐减。若遇特大洪水,水位回升并超过原来高水位的水位线时,又可以淹没大量陆草和树木,这些鱼类的数量又可望再一次回升。由于水库的地形复杂,像鲤鱼等底层鱼很难捕获,渔民们一般不养鲤鱼,以容易捕捞的鲢鳙和草鱼为主。
二、做好一个窝
1
、窝子是钓点和饵料的结合
是三分技七分饵,还是三分技七分位?不少钓友特别在意用什么漂、什么配方的饵,调几目、钓几目,对鱼窝不太重视,随便扔点诱饵,就希望把鱼糊弄上来。这样的钓友每到一个地方就匆匆忙忙地和饵料、撒诱饵,以为诱饵撒的早了鱼就会早点被诱到窝子里。“打好”窝子后也不管探探水下的地形是个什么状况,就急急忙忙地伸竿开钓。
我更倾向于钓位大于钓技的观点。因为我们钓的是鱼,在鱼不去的地方,饵料再好也无法钓鱼。钓鱼最关键的因素是必须找有鱼的地方,这是钓位的重要性。再进一步:饵料是诱鱼的,也是钓鱼的,在同样钓位,饵料的味型、状态和用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钓位只有和饵料结合起来,才有了窝子的概念。在一个窝子中,诱饵和钓饵又会对鱼情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鱼饵的使用和对鱼窝的维护,是所有垂钓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
、做好窝子前需要选好钓位
第一节中我们谈过水库春钓滩的情形。选择深水还是浅水,是做底窝还是浮窝,这些尽管没有一定之规,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水体的深浅和大小不同,气温对水体的影响力不同,小型水体气温上升快,开竿的时间较早。山汊型的大型深水水库水温上升慢开竿较晚,小水面钓浅时,大型水库还需要钓深。不过春钓滩春钓草夏钓潭等等是个大趋势,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
、窝子是临时的,要及时补窝
“鱼窝”是鱼儿临时呆一呆的地方,不是鱼的长期驻地。如果鱼在这里长驻,就是鱼儿的巢穴了。过去我常在汉江大桥上夜钓,靠近桥墩附近是我们经常选择的钓点。在这里,我们不需要使用任何诱饵就能钓到鱼,因为那里是鱼儿们的老巢。大家都知道的北方冰钓也属这种情形。总的来说,认识鱼窝的“临时”特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诱饵的重视程度,知道要在合适的时间使用适量数量的诱饵,通过合理数量的诱饵把鱼留在“窝子”里。
2013年01月04日 08点01分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