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5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陆空三军都在研究将核能运用于作战行动中的可能性。对陆军而言,一个明显的应用领域就是为装甲车辆提供动力。一些研究考虑过开发一种装甲平台来搭载一个小型核电站,可以为整支部队的车辆输送能源。这种设置可以在车辆抵达行动区域前节省大量的燃料。其他的一些项目则尝试开发用于单个车辆的核动力发电装置。第三届和第四届“问号”会议的议程中都包含了核动力坦克的概念。第一个计划叫做TV-1,装备有一门经过改进的T140型105毫米主炮,车重约70吨,车体和炮塔前部装甲厚达14英寸。它的核动力空气循环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能够满负荷运转500小时而无需补充燃料。第三届“问号”会议期间的TV-1设计方案需要一个很长的开发周期。到1955年8月第四届“问号”会议期间,核技术的进步已使得开发更轻型的核动力坦克成为可能。本次会议上提出的R32计划是一辆重为50吨的车辆,装备有一门经过改进的T208型90毫米滑膛炮。这种坦克预计能有4000英里的巡航距离,但前装甲厚度被削弱为4.8英寸,与垂直方向呈60度安置。毫无疑问,任何的原子能动力的车辆都会非常的昂贵,而且它们的辐射程度要求频繁地更换成员以避免过多的暴露在辐射之下。尽管有这些明显的缺陷,直到 1959年,还有人研究在M103底盘上安装核动力装置的可行性。当然,这些后继的实验都只是为了测试推进系统,坦克的炮塔必须卸除以腾出足够的空间给反应堆。这张是TV-1的模型图。
2007年06月01日 09点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