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0
山头视野
楼主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一个不算太偏远的小山沟里,曾有过这样的一场婚礼:一间大约12平方米小房间,土炕上摆着一个小饭桌,桌上一小盆白米饭,两碗现在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家常菜(不记得有肉),三副碗筷,正席坐着新娘,两旁一个是新郎,一个是陪客,没有其他任何亲友的祝贺,没有鸣放一根鞭炮,没有摆放一块喜糖,一场沉闷的婚礼在三人放下碗筷的同时就结束了。
婚礼中的新郎就是曾经的邻居大哥,那个陪客就是我。
那时我们是邻居,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家搬到了岭南,大哥在老宅子翻建了新房,同时我们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来往逐渐少了一些,对过去的事情也逐渐的淡忘了。
今年我退了下来,进入冬季整天囚在家里,大哥也从打了两年工的东北回家来过冬,上面婚礼中的大嫂已于五年前离开了人世,大哥的一双儿女都离开了小山沟,到外面闯世界去了,大哥孤零零的一个人守着老宅子,吃过早饭就会来到我家串门,这样我们几乎天天见面,自然会让我想起那场世上罕见的婚礼,想起大哥的点点滴滴。
说起来大哥真是个苦命人,不足五岁失去了父亲,招了个继父关系没处好,再加上那个年代生活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更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到了二十五六岁还没混上个媳妇。为此大哥精神有了疾病,又是跑又是唱,我曾记得趴在厢房上偷听大哥与神汉对唱,那时没有娱乐活动,我还觉得蛮有意思呢!每次神汉来给大哥治病,我都要偷偷的去听到最后。
大哥精神好转不久,就分家另过了,自己一个人住在上面提到的那间小房子里。好在那时的村干部有点人性,把一个进厂子的指标给了他,从此大哥成了一名工人,一位同院居住的好心婶娘介绍了个对象,于是有了上面提到的那场婚礼。
亲生母亲就住在一个院子里,由于关系没处好,没有参与大哥的婚事,那位婶娘准备的饭菜,做好后确回自家去吃了,唯一的亲姐姐已出嫁,也没有来参加弟弟的婚礼,大哥偏偏选中了我,让我充当唯一的陪客,现在想起来还真是荣幸!我年轻时是一个特内向的人,不善言谈,整个婚礼我不记得说过什么话,只是陪着二位新人吃了一顿饭,现在想起来真的有点不够意思,要是现在咋着也得弄出点气氛呀!
看看现在年轻人的场场婚礼,不管穷的富的,一组婚纱照就是几千元,豪华的婚车至少也要七八辆,少说也要摆上十几桌,桌上少不了鸡鸭鱼肉,喜烟喜糖取之不尽,这样比起来,大哥那场婚礼还叫婚礼吗!但大哥同样养育了一双优秀的儿女,可惜的是大嫂走的早了点,要不大哥的晚年会更加幸福快乐的。
我们都老了,年轻人不愿意听我们讲过去的往事,但过去的点点滴滴老是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没人听就自己写,写出来留给愿意看的朋友看,留在自己的空间自己看,它会让我们满足现状,不再有更高的奢求,也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因为幸福是比出来的,比过去好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