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2
      
	  高山清韵
	  
	  楼主
	  
	
	旅游的几个小插曲
旅游回来,就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几篇流水账,但总觉得不够尽兴,所以有几个小插曲还想补充一下。
一、 带伤旅游的感受
12月11日的晚7点,为12号的旅游做准备工作,整理好了该带的衣服,和火车上吃的东西,心里一直是乐滋滋的。喝水的杯子一定要带上,想起来家中有个小巧的保温杯,还没有用过,于是决定把它带上。这杯子是要往小包里放着的,随身携带方便,所以首先要确定它会不会漏水。正好我刚坐开一壶水灌到了暖瓶里,于是就往保温杯里倒了满满一杯开水,旋紧了盖子,把它倒过来看是不是漏水,这时只听砰的一声,盖子被冲开了,也不知怎么回事,一杯开水全部倒在了右手的小臂上,刹那间,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坏了,我被烫伤了,左手不由自主向倒上开水的小臂抹去,又立刻发现,有一块皮已经被我抹下去了,我立马醒悟,不能再抹,把抹下来的那块皮放到花盆里,赶紧跑到卫生间拿出牙膏,把烫了的地方涂满了牙膏,接着披了一件大衣赶快下楼去买烫伤药。
小区门口就有药店,9点才关门呢,匆匆忙忙买了烫伤药膏,感觉自己处理有点困难,就到了一起出去旅游的老乡家。这时的右臂已经是火辣辣疼的厉害,不过顾不得疼了,到了她家说明情况,就请她帮我包扎,老乡一边埋怨我不小心,说试杯子干嘛不用凉水非用开水,我一想也是,我为什么要用开水试呢,不过事已至此,后悔也于事无补了。烫伤的地方还涂着牙膏呢,我跑到她的卫生间,用凉水洗净牙膏,她开始给我涂上药膏,帮我用纱布包了起来。
回到家里快九点了,这时接到了女儿的电话,询问我明天出行的准备情况,我就顺便说了被烫伤的情况。女儿一听急了,说要出门了,烫伤了怎么也得找个专业的地方处理,怎么能自己弄弄拉倒呢。她立马开车过来,带我去找诊所。到了社区诊所,医生建议我们去烧伤医院,于是女儿又带我去了烧伤专科医院。到了医院,整个小臂烫伤的地方除了没皮的地方都起了大水泡,医生用剪刀把所有的水泡剪开,用碘伏给我消了两次毒,涂上一层厚厚的白药膏,(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然后用哪种多层的厚厚的大绷带裹住,再用一卷绷带缠好。医生说这药要两天一换一次,出门在外找不到医院也可以自己换,前几天的渗透液会多,以后就少了,自己换药,只要把药膏涂到绷带上包扎好就行,说这药有消炎作用,不会感染的。花了二百多元的医药费,都是女儿付的。经医生包扎过,舒服多了,感觉也不怎么疼了,女儿把我送回家,自己回家10点多了,我心中很是欣慰,感觉有个女儿真好。
就是这样,我晚上还是洗了个澡。我想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找了个塑料袋把胳膊套进去,在手腕和肘弯处各套一个橡皮筋,把伤了的小臂保护起来,自己就可以洗澡了,发现这个方法挺管用,就带了几个橡皮筋,再后来旅游时住旅馆洗澡都用这种方法。记得原来在老家也曾被烫过一次,抹了烫伤药是不包扎的,要让伤处晾着,医院却是包扎的很是严密。
第二天坐了一天一晚的火车,清晨到了武夷山,吃完饭就是爬山,上午爬了,下午又爬,出了一身汗又一身汗,小臂虽不很疼,却也极不舒服,所以晚上住霞客旅馆后,洗完澡就请同去的姐妹们帮忙换药。一层层打开绷带,发现没皮的地方已经把多层绷带浸透了。没办法去找卫生所,只好把最里层的两层扔掉,把伤处涂满药膏。不是专业医生,包扎的技术差点,虽不如医生包扎的舒服,也可以将就了,换完药胳膊就感觉舒服点。再后来我就一天换一次,没按医生说的两天一次;怕被感染,就每天喝一粒阿莫西林,一直到完成旅游,顺利回家。回来后发现,除了没皮的那块还有点不干巴,其它地方都干巴了,所有被烫伤有皮的地方都变成了黑色,两天后,坏死的皮全部脱落,没皮的地方也变得光滑,现在已经痊愈,只是颜色发红,估计恢复本色要假以时日。





![[顶]](/static/emoticons/u9876.png) 
	![[献花]](/static/emoticons/u732eu82b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