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技巧 兼谈领导技能
管理吧
全部回复
仅看楼主
level 11
南燕的风 楼主

暗示很重要,它有
4
个功能(好吧,实际上是两个功能)
1,
有些话你想说,但不能直说
2,
有些话你不想说,但要小心不要无意间泄露
3,
别人委婉的表达了他的看法,你要能听懂
4,
别人不小心表达了他不想表达的信息,你要捕捉的到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对暗示技巧的熟练掌握了

考虑到贴吧里有现成的教学资源,特开此贴,帮助各位掌握暗示技巧。当然,管理吧高手如云,我相信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很多人都掌握了,然而我也确实看到,有些人没掌握,至少并不熟练,希望这个帖子能帮助到大家。

首先按照国际惯例,先给出定义:暗示,就是把你想要表达的话,藏在某些话的前提中

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老练的推销员跟你聊天的时候会提起他与商会的某某某吃饭,和某某某打球,会很亲切的指名道姓的谈起某位领导的生活细节——好像他就在旁边看着,这便是在暗示:我人脉极广,买我的帐,就是开一道门。他永远不会告诉你,实际上这些生活细节他只是听来的,与某某某吃饭的是他的上级,他只是个陪酒的。
娱乐粉丝们的八卦心理也源于此,这种话题能满足小市民对娱乐圈的向往。当他们谈及娱乐圈的八卦新闻时,实际上是在暗示:我是这个圈子中的人。如果这个时候你很不识趣的来一句:“这么详细的数据你是从哪儿弄来的?”恐怕会让他们很不快——这无疑会把他们拉回现实——从娱乐新闻上看来的。
2012年12月25日 01点12分 1
level 11
南燕的风 楼主

前面说到贴吧有现成的教学资源,没错,用于案例教学的失败案例,贴吧恰好有一个
,
适合深度解析,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隐去头像和姓名。
事件背景介绍:
吧友
A
发表了帖子,吧友
B
去评论,评论有人身攻击内容
吧友
A
使用楼主权限删除了人身攻击的言论
吧友
B
使用小吧主权限报复性删除吧友
A
在管理吧的所有帖子,并禁言
吧友
B
出于心虚,发帖公示此事,并扭曲事实
案例中给出的图片,正是公示贴中吧友
B
的部分言论摘录
关于事件本身的过程及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那是遥远的过去,发生在管理吧的一个小插曲,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失败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优秀的公司会把每一次失败当成宝贵的财富,做成案例公示,优秀的贴吧也会如此。

众所周知,一个公正的管理者,首先要对事不对人,而上述案例中,发言者的攻击对象却是以“人”为主,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无意识暗示。
所谓无意识暗示,是指暗示者在自身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小心透露出的信息,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还有谁和
XXX
是一个类型的”。这句话的问题就在于,它暗示了:我已经把
XXX
打入某一类型。
类型,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的好处在于能让人迅速了解一个新接触的事物——通过和类似事物的对比。其副作用在于,人的复杂性让其很难以单一维度归类,武断的将其归为一类,容易形成偏见。对于人的认识,要尽力避免使自己陷入刻板印象,从而产生误判。

大多数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是公正的,所以可以猜测,她并不希望自己表现出偏见。这并不是她希望传递的信息,但她确实传递出去了,所以,这句话作为无意识暗示的失败案例,供各位参考。

我知道有人要问了,既然这句话不能这么讲,那么该怎么讲?实际上这句话应该是“对事”的,比如“我相信
XXX
是一时不智,没能正确约束手中的权力;
XXX
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法过了”,无论具体使用哪些措辞,切记一个原则:帮他人开脱,矛头指向行为,而非人。这样做,会让你看上去更像一个公正的领导者。
2012年12月25日 01点12分 2
注:经知情人介绍,事件背景并不完全像我理解的那样,吧友B最初的回帖并无人身攻击内容,因误会而被删,特此修正。更多内幕详见6L
2012年12月25日 08点12分
level 11
南燕的风 楼主

既然谈到了领导者该有的表现,那就多谈几句:不要让人发现你的挫败感
挫折
-
攻击,这是一个典型的反应模式,心理学认为,当人受挫时,就容易产生攻击欲望,所以掩盖受挫感的最好方法,就是收起你的攻击欲望。当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面对另一个人时,若他有足够的心理优势,就不会产生攻击欲望,反而会产生一种类似于面对无助的小动物才有的保护欲。而一个内心感到挫败,不够自信的人,才会采取“对人不对事”的处理方式,通过打倒对方来战胜恐惧。
综上所述,对事不对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回避对立立场,给双方留下了余地;同时这让你看起来更像一个公正的管理者;最后,这种选择是内心强大者和内心脆弱者的分水岭。

从暗示,过渡到领导技巧了,现在让我们回到暗示上。
还是这句“还有谁和
XXX
是一个类型的”,不过这次的重点,在于“还有谁”。这种说辞让我产生了一个很强的画面感:吧友
B
抬起枪口,指着前方问,还有谁(敢站在我的对立面)?
这个“还有谁”,潜台词就是“和我站在一起吧”,吧友
B
非常喜欢用人头攻势,她不考虑谁更有道理,而是考虑哪方的人头更多,这句“还有谁”,就是一个拉票行为,由此可见,吧友
B
放弃了讲道理的方法。

爱攒人头,爱对人不对事,谁更理亏,我想可以判断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这件事的全貌渐渐清晰起来,不因为别的,完全是吧友
B
一次次失败的暗示导致的。由此可见,掌握暗示技巧多么重要,不求修炼到能主动暗示的程度,起码也要做到不会一不小心泄了老底。

好了,暗示教学到此未知,但停留在理论学习的阶段,永远不可能成为暗示高手,多看,多听,多分析,时日一长,便能习惯成自然。
2012年12月25日 01点12分 3
给楼主点赞!
2014年10月05日 02点10分
level 11
南燕的风 楼主

题外一句,真正公正的领导者,根本不会让事态发展到这一步,这也是吧友
B
让我非常不满意的地方:身为管理者,没有学会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个帖子中,案例部分虽对头像做了掩盖处理,实际上还是辨认的出是谁,这是我故意留下的。可以预见的是,吧友
B
会更改头像,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她没改头像,甚至还出现在这个帖子里,意味着她将迅速成长起来,一个敢于直面错误的人并接受批评的人,潜力将会是惊人的;如果她改了头像,那么她还是会成长,至少在暗示技巧上,然而内心的强大却需要时日的磨练。
2012年12月25日 01点12分 4
难道这就是你说的矛头指向事。。这个脑壳好用[Yeah]
2013年03月13日 17点03分
我是个局外人,第一天到这个吧。我对你的见解非常感兴趣并且表示欣赏。个人感觉你这段话倒更像打人一巴掌再给颗糖。我是外行人,仅谈直觉上的认知,不论对错,若有得罪,望海涵。
2013年04月09日 08点04分
level 9
静等吧主授精了。
2012年12月25日 01点12分 5
level 13

好贴。
图文并茂,以案例说话,概述全面生动,心理分析恰当,不当知错指的非常准确。
给你授精!
有一点我需要更正一下“吧友
A
发表了帖子,吧友
B
去评论,评论有人身攻击内容”---这里面的人身攻击内容是不对的,青云当时呼叫的是我和@管理学伪大师 ,而波以为是讽刺他是管理学的伪大师,故气愤,直接删除了了青云的回复帖子。可见青云的初衷是活跃氛围,交流观念,认为这个帖子值得好好看看,呼叫我和伪大师,是好心回帖。
但遭到无辜删帖。
然后都知道了。所以事实描述清晰还是有必要的。
此后的两人都感觉受到了无视、委屈和侮辱,作出非理智行为,事情说开了,也就过去了。
但值得吧务警醒是必要的。如何妥善、大度的处理事情是值得思考的。
管理者要有宽大的胸襟,要首先受到制度约束和吧友监督,要时刻记得你是为兴盛管理吧而存在,为服务吧友而存在。对于吧友的一些行为根据情况要适当的说服教育,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有人说管理吧没有指定明确的制度,其实删封贴在百度已经规定的很全面。我始终认为由大家共同形成的管理吧的氛围会影响和约束大家。另外,管理吧的吧务处理事情如果再完全照搬制度就太低级了。要的就是你对局势的掌控能力,你有百度给你的禁封权利,你如何不用而屈人之兵,如何依靠你的权和威来处理事情,我认为这更是一种考验和锻炼。
真诚的邀请南燕的风参加到吧务队伍中来,我们需要各类智力型的人才。
@祝思妍 请表态
2012年12月25日 03点12分 6
昨天我和他谈合并管理吧和管理学吧,强强联合,他无视了。怕是看不上咱管理吧啊。
2012年12月25日 03点12分
@祝思妍 呵呵。
2012年12月25日 03点12分
谢谢邀请,我愿意为管理吧略尽绵力
2012年12月25日 08点12分
至此我发现这种带学术和文化的贴吧就是高深和内涵得多。大家不要光顾着充实生活上需要的知识,民族传承的文化也不可忽视呀。诸位在管理方面强我何止百倍,汉语言上我倒是可以教教大家,如何区别使用“白勺的”、“土也地、”“双人得”。哈哈
2013年04月09日 08点04分
level 1
好帖
2012年12月27日 18点12分 7
level 1
贴吧不是一个平等的地方,需要吧务的素养和思想。
南燕不合并,我认为这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2012年12月27日 18点12分 8
level 1
所谓公正和不公正,皆能得利,介乎你的选择你的思想或受外界什么条件的影响、制约。
利多利少,怕大怕小,思想的形成;都是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
2012年12月27日 18点12分 9
level 1
公正思想养成,不公正思想养成,要改变都需要强大的心力
2012年12月27日 18点12分 10
level 8
感谢南燕如此详细的解释!学习了。[Yeah]
2013年01月19日 03点01分 12
level 1

2013年02月13日 07点02分 13
level 7
懂的管理不懂的好,还是不懂的管理懂的好。换句话说就是:能力强的管理弱的好,还是弱的管理强的好
2013年02月13日 09点02分 14
没有一个在任何环境下都正确的答案,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组织架构、所属部门、管理层级,以及...政治因素。
2013年02月14日 02点02分
这句话好难理解
2013年11月20日 06点11分
level 1
没了?
2013年02月17日 11点02分 15
太精彩了!
2013年02月17日 11点02分
level 14
真是好贴啊,学习了。
2013年04月07日 02点04分 16
level 2
精辟。受教了
2013年04月09日 08点04分 17
level 1
[顶]
2013年05月09日 08点05分 18
level 6
2013年07月25日 12点07分 19
level 9
听楼主说这个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个电影里铁娘子老年的时候说的一些话,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看过。。。。如下。。watch your thoughs,for they become words. watch your words,for the become your actions . watch your actions,for they become your habits.watch your habits ,for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and watch your character ,for it become your destiny.what we think ,we become. ///支持楼主。
2013年08月01日 04点08分 20
马克
2014年01月22日 15点01分
1 2 尾页